第195章 文化扩张(九)(1/2)

点击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http://www.doupo7.com全新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这是我们新制的上浆纸,贤侄看看中不中。”四月初,万磊来到赵鸿儒的私人制纸工坊,视察纸业生产,赵鸿儒拿出一纸新制的白纸递给他看。

万磊摸了几下,并在手上折了几个对折,好现纸质不错,表面光滑,应该适用于印刷。其实,他之所以对制纸业如此上心,是因为很快就要开印期刊,要用到大量的印刷纸。

中国制纸业发展了上千年,制纸工艺还停留在手工生产阶段,不只是产量少,品种也很少,价格也很高昂,一般百姓用不起。

其实,中国的造纸业虽然源远流长,不过到了元代,因为统治者的原因,造纸业凋零,只在江南还勉强维持生产,很多造纸工艺都失传了,到了明代,造纸业才又有所恢复,不过主要的纸品还是宣纸,竹纸,宣德纸,松江潭笺等,这些纸并不适用于印刷,得另行生产。

一般印刷纸的生产分为制浆和造纸两个基本过程,制浆就是把植物纤维原料离解变成本色纸浆或漂白纸浆,造纸则是把悬浮在水中的纸浆纤维,经过各种加工结合成合乎各种要求的纸页。由于生产周期长,造纸厂一般需贮存足够用4~6个月的原料,使原料在贮存中经过自然发酵,以利于制浆,同时保证纸厂的连续生产。

制纸的原料为芦苇、麦草和木材等,不过工艺非常复杂,所用到的设备也很多,还要用到各种漂白剂和上浆料,如果没有万磊的技术支持,赵鸿儒的纸作坊肯定是没法弄出这种印刷纸,更没法走上规模化生产的道路。

“每天能生产多少?”万磊关心产量,如果产量不足,那就没法大量印刷各种刊物。

赵鸿儒伸出手掌摇了摇,有些得意地说道:“每天五令。”

“不错,以后工艺纯熟了,技术再加以更进,应该能生产更多。”一令是五百张,五令就是两千五百张纸。这些纸都是有规格要求的,四尺长三尺宽,可以切开来做成大小统一的印刷纸。

当然,印刷刊物不只是要有纸,还得有经济高效的印刷术。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代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

相比于雕板印刷,活字印刷的效率也很高了,不过,万磊并不满足于此,他更喜欢采用油墨印技术。而这个技术也非常简单,用涂蜡的纤维纸作为模版,用铁笔把要印刷的资料刻于其上,铁笔刻写之处,纤维便出现微孔,然后将油墨刷于版上,用滚筒压紧推动,使油墨透过蜡版,粘附在下面的纸上,这样就能连续高速地进行印刷作业,一天印个几万份都不成问题。

蜡纸并不难生产,用蜡浸过的纸,就能用来刻写并用来做油印底版。难搞的是油墨,明人用的墨多以水稀释,这种水墨的粘度不够,所以要用油墨来当印刷的原料。而油墨可不只是往墨里面加油这么简单,它有很高的工艺要求,如果油与墨的配比不当,或者是添加的组分不当,搞出来的油墨就不能用。

因为油墨的粘稠性质,用纸也有特殊的要求,那些吸水量大的宣纸是不能用的,它会导致字迹模糊。所以,要用到吸水性相对较小,而且表面光亮的纸张,这种纸张就是适用于油墨印刷的印刷纸。

“贤侄,这种纸好是好了,只是不能用来书写,只怕不好卖啊。”赵鸿儒有些担心地说道,他作为纸业老板,对各种纸品自然进行了比较,由于印刷纸的吸水性不强,还真不能当成书写纸。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