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陵王忠、安平王续之遇难也,朝廷为两王赎还。两王出广宗四里,张角反复,令骑士追击,兴武帝率亲随逆之。安平王续叹曰:“此子,若光武也!”[1]
注[1]:《灵帝诸王杂记》言:兴武帝,赴难广宗也,曾遭兵阵。先祖安平王续,时身在兴武帝之侧,观乎兴武帝军阵,言:“适逢衰世而出此大将,大汉即将中兴乎?光武即将复生乎?吾当助之!”光武者,言光武帝秀也。
中平二年二月,黑山黄巾余部起。常山太守京兆宋泓[1]辟帝为司马。[2]以功受兵曹从事,不行。
注[1]:宋泓,娴德宋皇后之父。别有小传,附在宋皇后之后。
注[2]《中兴四朝笔录》载:兴武帝为常山郡司马也,因募兵千人。其募兵之全书曰:“当此时,吾大汉远有疆塞驰马之惊,近有蛮夷操戈之患,外有西羌假命之乱,内有蚁贼余孽之忧。吾大汉何其艰难乎!然,大丈夫立于世间,当志不求易,事不避难。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不遇妖贼叛逆,何以识忠孝?今日,大汉虽遇艰难,岂非汉家子显名诉志之时?天于大汉,殷勤不已,故屡出袄变,以警志士仁人。夫时愈窘困,愈显君子之德。当此之时,可效何人哉?前朝有李杜,今朝有陈窦。吾大汉之人杰,岂唯四人哉!宁碎头颅,慷慨赴难,屡振世人之心者,亦多也!夫可为师不畏强权,为友不避刑难,何不以国家为念,何不以万民千户为念?大汉之仁人志士,若人人能秉持‘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坚’,大汉何愁不兴,天下何愁不靖?吾辟于常山,欲因小功而显大义,欲以素瓦而引珠玉之才,欲以步卒之能而引乐毅之将。凡仁人志士,磨刃十年未曾示人者,何不勇担重责,以靖扫天下为己任。杲愿以区区之位,为之驱使!宁负天下人,不可令天下人负我,愿诸君与我共勉此志。切之、切之。努力、努力。”书虽无文,察察之心可睹。德宗年间,以陈留王非兴武帝为臣不忠者,当读此书!
八月。初,北宫伯玉等寇三辅,遣左车骑将军皇甫嵩讨之,不克。灵帝以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讨北宫伯玉。张温以帝有武略,辟为破羌校尉。
十一月,张温破北宫玉于美阳,因遣荡寇将军周慎追击之,并以帝为慎运粮使。慎围榆中,不克,帝复攻之,亦不克。[1]帝引兵西进,转战山谷,遂平湟水。
注[1]:《夜谈前朝诸三公》载:时,七将出美阳,皆败。
中平三年三月,帝自湟水出,逐流而下,击金城。又要击韩遂,皆大破之[1]。以功进长水校尉,不就,作《陇西行》明志[2]
注[1]:《三辅诀别录》言:韩遂围望垣,四月不克。后,兴武帝援军至,合兵盖勋、董卓,共破韩遂、边章。
注[2]:《兴武帝诗词全集》载:时权臣当朝,贵戚横行雒京,兴武帝不愿违心侍奉,遂拒封官,并作《陇西行》表明心志,全文如下:“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伟哉,兴武帝之豪情!
中平三年八月,帝手书《大学章句》[1],设七讲[2],立格物之学[3]。
注[1]:《郑志》载:俗儒以不言经典而非兴武帝,兴武帝遂作《大学章句》。会郑公在场,遂求学兴武帝。郑公,郑玄也。
注[2]:《文典》载:兴武帝初讲六学,《格物》《数术》《方术》《申韩》《天下》《杂谈》是也。而后撤《申韩》讲《经济》。凡七讲。
注[3]:臣兴汉案:《郑志》言,兴武帝因俗儒非格物之道,遂作《大学章句》,以明义理。则兴武帝先讲《格物》,而后作《大学章句》。明也!
2010.5.19
《未完待续》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