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己真的去了,带上几首好词儿,会很受欢迎的,不去,也未必十分挂念。自己要这样卖弄么?
突然找上自己,证明白玉娘与谭婉都在背下里有了小动作。都央求自己,看能不能抱有一丝希望。
分析了一下,说道:“陪我出去转一转吧。”
“好啊,”几个少年雀跃起来。
但让他们带了一些工具,几把铁锹,两把锯子,这才来到自家那两个土山上。
梨子已挂了枝,一个个小青果,在枝头十分可爱。绿叶成荫,山风清凉,景色怡人。岑大少叫道:“这里风景很好,你为什么一次不带我们来?”
“那好,我以后花一些钱,在这里盖一个小亭子,三五天举行一个诗会如何?”
作诗啊,岑大少吓得不敢说话。
穿过了梨树林,来到那片小竹林,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竹雕了。得寻一些好看的竹根,一边寻,一边让几人挖。武三郎抹着汗,问道:“大郎啊,你究竟要做什么啊?”
“一个月后,你们就知道我的用意。”
“能不能提前告诉我们?”
“不行,天机不可泄露,还有你们,也不能向外泄露,否则我就不安宁了。”
“喏。”
挖了好一会儿,吓跑了许多小鸟,踩死了若干小花草,毁坏了二三十根竹子,终于找到了七个比较满意的竹根,说道:“好啦。”
“这就好啦?”江二郎狐疑的看着这几个奇形怪状的竹根,不知道它与几个行首比赛,有什么牵连,于是问道。
“嗯,不过要经我的手变一变,一个月后你们来,便得知。”
几个少年离去,郑朗在家琢磨起来。
其实还是练手,不过这物事一旦出现在宋朝,若是自己的画与词搭配得雅趣,多少也会掀起轰动。
……
过了一个月,几个少年又来了。
临近七月,一路走来,皆抹汗,要喝井水。
喝了一大口清凉的井水后,讨东西。
郑朗将四个笔筒拿了出来,几个少年惊讶的把玩。
“这诗余儿好。”好在哪儿,看不出来。
“这画儿好。”好在哪儿,也看不出来。
但这个笔筒配上这些东西,立即显得很雅趣,魏三少大声道:“朗哥子,这物事我要一个。”
“三郎,不行,我刚试手,刻工粗躁,过一段时间,技艺粗长,我替你弄一个更好看的。”
“那这物事……”
“正好你们过来,”郑朗想了一想,道:“魏三郎,你家与我家一样,不在城中,家中的家客,城里的人多不认识。还是你来完成这个任务吧。”
“要我做什么?”
“你只要托一个生面孔的家客,将这四个物事,秘密的带到城中,每一个行首皆送一个,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也不能让她们自己知道,那么中秋节到来,蔡水河畔,就有好戏看了。”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