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冲字数,正文满十万删(2/2)

点击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http://www.doupo7.com全新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曰:

豫呵,其若冬涉水;

犹呵,其若畏四邻;

俨呵,其若客;

涣呵,其若凌释;

沌呵,其若朴;

混呵,其若浊;

旷呵,其若谷。

浊而静之,余清;女以重之,余生;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蔽而不成。

{古代精通于道的人,神机莫测,很难记述其本来面目。也正因此,只能勉强将其之特征描述如下:

犹豫其事啊,就象是冬天涉水过河一样;

踌躇谨慎啊,就象是害怕四邻一样;

恭敬庄重啊,就象自己是个客人一样;

涣然释疑啊,就象是冰凌消融一样;

纯真敦厚啊,就象是原始天然之朴一样;

混混沌吨啊,就象是糊涂不清一样;

心胸豁达啊,就象是空旷广阔的山谷一样。

使混浊的东西安静下来,所余就必然是清澈了;使女人怀孕,所余就必然是生产了;坚持此种追求必然性的处事之道者并不追求极端完美,而正由于不走极端,这才掩盖了他们的真实面目,使得他们似乎不成其为精通于道之人。

-----

"善为道者",很显然就是指那种大智若愚之人,因此才会具有如此特征。在这种大智若愚的前提下,处事总是使得事情具有客观必然性:"浊而静之余清,女以重之余生",同时不走极端:"葆此道者不欲盈",这就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客观保证和奥妙之处,确实值得我们在实践中借鉴和效仿。老子如此告诫和要求人们,的确是独具慧眼,高人一等。}

第十六章归根

致虚极也,守情表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

天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达到空虚无物的思想境界,笃守无情无欲的平衡心态,身旁万物都在运作变化,我来观察它们的生死循环。

世间万物虽然种类如此繁多,但最终都要叶落归根。归根即万物完成了一次完整生命循环而复归于平静,而静代表着万物复归于其生命起点。复归生命起点是永恒不变的客观规律,而能够认识到这种规律,那就是已经明理。如果连这点常理都不明白,那就是昏庸愚昧;昏庸愚昧而胡作妄为,那么遭遇凶险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明白常理就能够明辨是非、正确处事待物从而无所不容;而明辨是非基础上的无所不容,其实就是公正无私;能够公正无私、一视同仁,那当然就可以做统治天下的帝王了;帝王作为天子,自然也就是天本身的代表了;天据道变,是道之具体化身和体现;大道能够推行,当然就会鸿运长久,终身不殆了。

-----

用一种出世心态客观地观察世界,就可以明白叶落归根,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乃是客观世界的永恒规律。知道这个常理,并能身体力行而避免妄自尊大、自以为是,就可以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道了。这是用天道循环的大道理晓示君王,从而使他明白如何为君才能"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为君(第十八章刨根,第十九章绝学无忧,此处原多分两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

信不足,案有不信,犹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刨根)

故大道废,案有仁义;智慧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乱,案有贞臣。

(第十九章绝学无忧)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最好的明君,百姓只是知道有个君王;其次者,是那种百姓对他很亲近并称誉他的功德的君王;再次者,是那种让百姓感到害怕的君王;最后,是那种昏庸无道、最终难免被推翻而自取其辱的君王。

诚信不足,民众自然就会不信任你,说话思虑再三的人啊,才是重视诺言的人,如此,在大功告成、诸事遂愿时,百姓才会觉得毫无滞碍,一切自然而然。

所以,大道废驰,才会提倡那些仁义礼教;奸诈巧伪之智技产生了,才会存在严重的伪诈现象;父子等六亲不和,才会需要孝慈;国乱君昏,才会需要、产生和存在贞臣。

因此,弃绝圣贤之誉、奸诈巧伪之智,百倍有利于民众;弃绝尊卑分明之仁、善恶立判之义,百姓就会恢复孝慈;杜绝智巧之谋、可欲物之利,则盗贼自然就会绝迹。这三句话,仅以其为文还不足以完全说明问题,因而还需要再进一步阐释如下:不饰雕琢,保持本色;不谋私利,清心寡欲;弃绝那些自以为是的有为之学,就可以万事无忧了。

-----

本章提出了好坏君王的标准,说明君王要无为、"贵言",而不能轻诺寡信,这样才可能做到一切自然而然;指出了出现各种社会问题和弊病的根本是"大道废"等;解决"大道废"之具体应对措施就是三点: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或进一步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而应对"大道废"的这三点措施,其实也就是老子对他在第三章中提出的治世大纲的进一步具体阐述,也为六十章进一步提出"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立天下,其鬼不神"的观点埋下了伏笔。

应该说,圣智仁义巧利这些事物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因而在老子时代,它们的产生和存在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东西,而并不是谁想绝就能绝得了的。正确的方法只能是取长弃短,当私则私,当绝则绝,而不是人为地搞什么全面弃绝。所以,在当时条件下的三绝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这也只能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人为幻想,也与老子自己提倡的一切按自然规律办的"无为"思想相矛盾而不可能具有现实意义。所以,应该说,老子对现实社会中存在问题的本质的认识是一针见血而异常深刻的,但提出的解决方法--因噎废食的弃绝倒退而不是否定之否定的发展则是不正确不可取的,因而他的社会治理方案基本是失败的,而这就为后来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绝其道"奠定了客观基础。

圣智仁义巧利这些方面取代了古代的纯朴自然,这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私有制的必然产物,从而只能由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消灭。所以,古代的纯朴自然必然要恢复,但那是否定之否定,而不是简单的恢复和倒退。老子在他那个以农耕为主的科学技术水平时代,就能提出这种否定现行私有社会制度和复归原始公有社会制度的观点,类似于近代的空想社会主义观点,这确实是非同凡响,高瞻远瞩,确实在人类中领先了几千年!虽然他未能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但这也在情理之中,因为生产自动化在他那个时代还是根本没影的事情,只是在他身后两千多年的现代,才露出了端倪。所以,他的认识和思想实现了他那个时代所能实现的最佳水平,这才是问题的本质。}

第二十章明志--人生观

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恍呵,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若乡(享)于大牢(宴)而春登台;我泊焉未佻,若婴儿未咳,累呵,如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呵!

鬻人昭昭,我独若昏呵;鬻人察察,我独闷闷呵。

忽呵,其若海;恍呵,其若无所止。

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悝,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唯诺与诃责,相差能有几何?而由此推论的美善与丑恶,它带给人的差别(如升官与杀头)还能与此相若?所以,别人畏惧自己的东西,自己也不可能不畏惧别人!且看样子啊,这种情况还不知何日才会完结!

众人熙熙攘攘,如同分享大宴美餐而又春天登台观赏;而我自甘淡泊,根本就没有这种轻佻的念头,就象一个无知无欲还不会笑的婴儿,身心疲惫啊,却又似乎无处可归。

众人皆有余裕,只有我有失遗,只因我有一颗愚人之心,蠢笨啊无比!

卖货者似乎都很明白聪睿啊,只有我好像糊涂昏愦;卖货者似乎都能明察一切而忙来忙去啊,唯独我闷声不响而无所作为。

这现象啊,犹如大海而无边无际;看样子啊,还要继续下去而似乎永无止地!

众人皆有所作为,只有我愚顽而忧虑,我就是要独异于众人,只重视追寻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根本问题。

注:食:探索,解决;母:源头,根本。

-----

在本章,老子深深地感慨世风日下,人们唯诺诃责,昭昭察察,沉湎于世俗享乐名利,无休止地尔虞我诈,而自己却"愚人之心",鹤立鸡群,出污泥而不染,以致知音难觅:"知者希,则我者贵矣"。但面对此情此景,他仍然坚定不移地明志决不同流合污:"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表现出了一个圣人所具有的宽阔胸怀和远大理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既质朴无华,又忧国忧民,"措而弗始,为而弗志,成功而弗居,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为天下浑心"的光辉人生观。

事实上,他也确实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通过实际探索世界本原而在人类历史上首先提出了一个数千年之后依然光芒四射的朴素辩证唯物论的世界观--玄论,以及相应的方法论、认识论、社会观、人生观等,真正做到了世界第一和"死而不忘者,寿也"。

第二十一章道之特性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恍唯忽:忽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忽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请呢,其请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

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

{即使一个小孔的品德之内容,也都完全是由道所决定的。道这种物体,唯有变动叵测的形状和表象:没有物体形状啊,其中却有表象;没有物体表象啊,其中却有物体;幽虚难测啊,其中却存在着变动规律呢,这种规律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作用应时,非常守信,因而无论现代还是古代,其之盛名一直不去。

顺此探查各种物体的起源,我是如何知道各种物体起源之原理的呢?正是由道的这些特性。

注:请,情况;有请,表明存在内在变动规律。对于一种变化叵测的东西而言,唯有变动规律可以不变。

-----

本章老子对他提出的作为世界本体的道的特性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明确指出道是客观存在着的物体,只是其形状和表象都变幻叵测而已,但运动变化中却存在着运动规律。这就证明老子的思想完全属于唯物主义范畴,而不是有些人所谓的什么唯心主义。在他那个时代,老子能够打破对神灵上帝的崇拜而提出这样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并由此来解释宇宙和万物的起源从而"知众父之然",这确实是一件振聋发聩、举世无双的创举,比几千年之后的许多现代人还要高明进步!

"孔德",乃是指一个小孔的品德或品质。老子这里是用"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为例,来说明道的影响和作用无所不在,同时也说明了道与德之间的主从关系:无论怎样的德,都必然唯道是从。然后,再由此引申出对于道的特性的说明。大部分人都把"孔德"解释为"大德",这很明显与本章所论毫不相干,也不合逻辑。因为首先大德只能是指大恩大德之意,意指恩惠,而老子这里所说的德则显然只能是指物体的品德,否则"大恩惠之容,唯道是从"就无法理解了。其次,既有大德,那就必然要有小德,如此就不可避免地要产生矛盾:一是品德可以论以优劣高下却不能论以大小,二是大德唯道是从,小德是否就不从呢?显然无法自圆其说。}

第二十二章自戒

炊者不立,自视不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自我吹嘘者不会建立名望,自以为是者不可能名声昭彰,自视高明者恰证明了他不明事理,争名夺利者必然要劳而无功,自我炫耀者其名望不会久长。它们的道理就在于:有如多余的食物和累赘行动,连动物都可能会厌恶。因而求上进者,决不能如此处事。

-----

自吹自擂,争名夺利,乃画蛇添足、不明事理之举,效果只能适得其反,因而必须自戒。}

第二十三章用玄

曲则全,枉则定,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

不自视故明,不自见故彰,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

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全者,几语哉!诚全归之。

{能曲以顺变则可保常全,能枉以应变则可保无恙;地势低洼,流水自来从而自然盈满,已经破旧的东西,剩下的就只能是向簇新转变;选项很少则对错立即可得,选项太多则歧路迷惑难辨真伪而不知所措。因此,圣人应用玄律来对待和处理天下一切问题。

不自视高明,才能够心明眼亮;不自以为是,才能够彰显才能;不争功邀宠,踏实肯干,则功劳自来;不炫耀自满而若洼地集水,则自然享誉久长。

唯有不争从而使得无从言争,才必然会使得无人能够与之去争,古人所说的曲全辩证关系,道理也与此完全相类似啊!所以,诚然能够做到以曲成全,那么你就算是做到家了。

-----

本章承接上一章,从反面进一步论述了不自吹自擂争名夺利反而可以得到名利等,因而只要能按玄律--对立统一规律处理一切问题,做到以曲成全,自然一切都能获得成功。}

第二十四章理同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有况于人乎?

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少说话才是自然长久之道:狂风无法持续一个早晨,暴雨也不可能下一整天,狂风暴雨是谁造成的呢?是天地,但天地尚且不能持久,何况是人哪?

因此,能够从事情而认识和领悟出道--规律的人,那就是与规律同行;能够从事情而认识和领悟出美德的人,那就是与美德同行;而只能从事情认识和领悟出过失的人,那就是与过失同行。与美德同行者,规律自然就会为他带来奖励;而与过失同行者,规律自然就会给他带来惩罚。

-----

能够从自然现象、做事情中认识和发现其中的道理规律,然后据理而行,按规律办事,自然就能获得成功而相当于得奖。这种要领悟、了解和遵从自然规律办事的思想,正是老子的"为无为"思想的具体阐述。

另一方面,"从事而道"的观点则是老子对于自己的认识来源的具体表述:对于客观规律如"希言自然"的认识来源于对客观现象如飘风暴雨等现象的观察与思考,来源于干事情--实践过程中的领悟和发现,这显然是典型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第二十五章道之定义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物混然而成,先于天地而生,寂寞无声空虚无形啊,独立存在而永不改变,可以看作是天地的母亲。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将其称之为道,又勉强为其取名曰大。但道之大却不同于普通物之大,道之大无边无际从而也就象逝去一样而无从追寻,而无从追寻也就等于说异常遥远而无影无踪,无影无踪也就是说恰与有物之大相反而复归于无物。

道是大,作为道之子的天、地因而也是大,而帝王作为天子当然也是大。一个国家中有四大,帝王则是四大之一。

人居于地,处事当然只能效法于地,地则效法于天,天效法于道,而道则一切顺其自然。

-----本章再次论述了道作为世界本体的特性,给出了大道之名的定义,指出了道虽然虚空无形,大而化之,但确实是客观存在和可以认识的。道的本质就是自然,因而人效法于道,就是要效法于自然,就是一切都要按自然规律办事。}

第二十六章为君之戒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

唯有环官燕处,则昭若,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

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重是轻的根基,静乃躁的克星;因此君子出行,整天不离作为根基的辎重。

只有被反叛官员包围并象燕处焚巢一样危险,则一切问题才都会昭然若揭,那有统驭天下之君王,不知道自己一身系天下安危的道理的呢?

立足于轻如轻浮、轻率、轻信等就等于失去了根本,而不能克服躁如浮躁、骄躁、躁进等就等于失去了主宰的地位。

-----

本章告诉君王要立足于稳重和安静,戒除轻信和躁动,要明白自己身居要害之位,时刻潜伏着危险,决不可轻举妄动。}

第二十七章师与资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用筹策;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

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袭明。

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资,唯知乎?大迷!是谓妙要。

{擅长行走者,不留车辙痕迹,擅长言辞者,不留话语瑕疵,擅长计数者,不需要使用算筹,擅长关门者,不用门闩而门不可开启,擅长结套者,没有绳索约束而不可脱其羁縻。

因此,圣人非常擅长使非能者转变为能者,从而没有被遗弃的无用之人;物尽其用而没有被遗弃浪费的财物;而这就是所谓的袭明--明察秋毫。

所以,能者,乃是那些擅长为他人老师的人;而那些非能者,则是能者因材施教的材料或学生。不重视老师,不爱惜学生,这是重视知识吗?正是个大糊涂虫!这才是其中的奥妙和窍要。

注:袭,"无孔不可袭入"之意。

-----

本章通过列举多种能者之能,以圣人所做到的人无弃人、物无弃财、花腐朽为神奇为证而论证了教育的重要性,指出了不重视老师和学生,就是不重视知识的大糊涂虫。

许多人都认为老子反对学习知识,提倡愚昧,本章就给了这些人一记响亮的耳光。老子所反对的只是奸诈巧伪之智技,而不是反对所有的知识、智慧和技术。很显然,老子不但不反对本章所列举的一系列能者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通过教育来普及它们,以使那些非能者由此转化为能者,因而才会指出"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袭明","善人,善人之师",才会斥责那些不重视老师和学生的人为大糊涂虫。}

第二十八章大制无割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知雄之刚强而能守雌之柔弱,就可如同天下河溪一样。如同天下河溪,能恒久保持如此品质,则可使自己复归到如婴儿一样的纯真初始状态。

知清白之荣而能守侮辱之枉,就可如同天下虚怀容纳万物的深谷一样。如同天下深谷,能恒有如此品质就足够了,就可使自己返朴归真了。

知何为白,却能若不知而守黑,大智若愚,此乃通行天下的定式。能够按此定式处世,恒保品质不出差错,则可使自己回归到无形无象的无极限状态。

朴一旦被割裂解体,就只能成为专用之器了,而圣人一旦被任用,就只能成为特定的官长了,因而要实现原始自然的理想社会制度,就不能有这种散割。

-----

老子在本章提出了一个为人处世的品德标准和目标,就是要做到知雄守雌、知荣守辱、知白守黑,或换言之,就是要在更高一级的层次上实现否定之否定,回归纯真质朴,虚空若谷,无形无象,大智若愚,从而能够在心理上返老还童,复归于原始之朴和无极限之最高境界,并把这一点作为通行天下的定式来看待。这种品德标准以及追求否定之否定、返朴归真的处世之道,确实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一个人真要是能做到这一点,那当然就是名副其实和超凡脱俗的大圣大贤了。

基于这种品德标准和认识,老子认为朴只能笃守、回归,而不能散割,圣人不能被用为官长,否则就有了界限而失去了原始自然,失去了纯真质朴、无形无象。所以,在他看来,理想的社会制度就是保持自然、原始:"大制无割",显示了老子对于纯朴的原始公有制社会制度的向往和憧憬,也是他得出"小邦寡民"的认识和结论的思想根源。

但由老子对现实阶级社会制度所持的否定态度也可知,老子认识到了阶级社会的制度缺陷,认识到了这种社会制度"损不足而奉有余"、"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等致命弊病,因而期望打破和废除这种不平等、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恢复原始天然生产时代的生活资料公有制度,这确实是他智慧超人、高瞻远瞩、具有非凡洞察力,和同情、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伟大一面。但在他那个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他又不可能认识到只有通过否定之否定的生产全面自动化--高级天然生产才能最终实现这一目标,从而不可能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法而只能简单地选择倒退--"小邦寡民",这又是他受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所制约而必然要具有的历史局限性的一面。

能够认识到现实社会制度需要否定,这证明了老子思想认识上的超凡脱俗,而不可能提出正确的解决办法,则是历史发展所具有的阶段性而导致的客观必然性!而这也就是老子及其思想在后来的悲剧遭遇的根源。不过,老子做到了他那个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所允许和所能达到的最佳结果,而这也就是他高山景行、非同凡响、令后人敬仰的根本原因。

但在实践中,老子提出的这种道德标准却被完全歪曲了,演变成为一种影响炎黄子孙达数千年之久的明哲保身、但求无过,不当出头鸟、没有斗争性和开创性的品德标准,从而实际上成为一种存在致命缺陷和弊病的品德标准,对于中华民族的知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创造以及普及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而中华文化的这种致命伤,对于中华民族因科技落后而在近代沦落到被动挨打,对于周朝以后的封建王朝成为一种超稳定社会结构而延续两千多年一直到二十世纪初而不能产生任何创新,可以说都起到了关键和基础作用,以至最后不得不借助外力的帮助才打破了它的桎梏。而作为这种传统制度的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当然也只能同时被代表外来的西方强势文化如马克思主义取而代之了(因为优胜劣汰是宇宙间永恒不变的客观规律)。所以,孙中山先生说:"中国由草昧初开之世以至于今,可分为两个时期:周以前为一进步时期,周以后为一退步时期"--《建国方略》,这的确是一针见血、一语破的之言。}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

上一章目录 加入书架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