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大殿内一阵嬉笑声后,宝山憋得不行便捂嘴笑了会儿,小六子一巴掌拍在他的后脑勺上,训道:“该你听的听,不该你听的别瞎听!”
说这话时,小六子也是一副笑模样的,知道这是主子又在搔魏珠姑娘的痒了。
用过午膳后,魏珠不便在太子居所久留,悄悄的回了西太院。
现在宫中无主,还处在一片混乱之中,不是能放心玩耍的时候。
听说,这次动乱是贤王与杨御史一同谋反所起,这杨御史不是圣上拟定了的太子爷未来的老丈人吗?若是为取得皇位,何苦要与贤王勾结,却舍弃了离皇位更近一步的太子爷呢?真是让人想不通!
魏珠弄不明白的问题乃是此事的根结所在。
景誉在随圣上出宫狩猎之前,曾收到消息,一直为御史千金问诊的那位孙太医已经找到。
也就是这个人,才让贤王按乃不住,决定趁父皇与太子离宫之时,孤注一掷,一举夺下皇位!
问其原因,就要从一个月前说起了。
在羊城盐案事发之时,这位杨御史便是助景誉一臂之力的重要对象,虽事后被牵扯出他的家属也参与了此案,但大义灭亲的壮举还是得到了圣上的赏识。
从那时,贤王便有意要拉拢这位御史大人。
无奈,杨御史一向清高,很少结交朝中大臣,更不要说是皇亲贵族,这也让贤王非常难下手。贤王几次拜访,他不是外出巡查,就是称家中有事,不便见客。
贤王费了些周折,查到御史大人膝下育有一女,名叫杨诗宁,这杨氏也是御史大人的独女,且此女品貌出众。杨诗宁很少外出,因母亲久病不愈,每月初一要到京郊附近的圆音寺上香祈福。
杨氏是御史之女,虽比不上王爷的身份尊贵,也是书香门弟的大家闺秀,怎愿与有家世的贤王有染?更无心入府为妾。
在几次“巧遇”之后,见勾搭不成,贤王竟然命手下人乔装成强盗,躲在去圆音寺的路上,打劫杨诗宁的马车。贤王假意救下她后,以躲避匪寇追杀为名,带这位不谙或事的杨大小姐到荒郊野外,并伺机将其奸污。
杨氏与贤王之事被家人知晓后,为保女儿名节,御史大人不得已与贤王勾结,助其夺取皇位。本想在此次秀女大选之时,想法办让贤王求了这门婚事去,也算给女儿一个名分。不料,一月后,圣上有意将杨氏指给太子爷,明示暗示了多回,御史大人有苦难言,只得静观其变。
更令杨御史与贤王始料未及的是,杨诗宁入宫不久后,孙太医在为她问诊时竟诊出了喜脉!
秀女,那是必须冰清玉洁的,出了这等事,牵连之人均是必死无疑。孙太医自知躲不开了,只得连夜逃离家中。
在贤王得知了孙太医落入了太子爷的手中后,也顾不上多加准备,趁宫中无主,布下天罗地网,只等着半月后圣上与太子归来,便可自投罗网,将两主一举拿下。
一切似是全在掌控之中,可未想到,本想以魏珠做为宫中一切平静的障眼法,却也毁在了这个丫头的身上!
当然,贤王永远不会知道,确切的说,他是折在了区区两道菜上面的。
提前归来代理政事的太子景誉在圣上回宫之前,先将贤王与御史关入天牢,又安排了人手将杨氏软禁在紫烟阁中。
谁料,仅差一步,刘妃先跑到太子的大殿前,哭喊撒泼。从贤王并未造反,全是太子爷捏造;到质疑太子身份,说其才是谋反的罪魁祸首。本末倒置,倒打一耙!
刘妃得宠多年,一向刁钻跋扈,说话却是出了名的不过脑子。再加上爱子如命,她就是不要命了,也得先把这锅水给搅浑了才肯善罢甘休!
景誉只得不与此泼妇一般见识,让人带走,好生看在千秋殿中,一切还要等圣上归来再做定夺。
算着日子,也就再过一日,圣上便可抵京。而圣上是未归,当天晚上,一个御驾前伺候的小太监先赶回宫中报信:圣上遇刺了!
说是在回宫的途中遭红花教行刺,圣上身中一箭,还好有随行的太医在,那时伤势并不重。但心系宫中内乱,处理过的伤口经日夜颠簸赶路,再次裂开、化脓,伤情再度恶化。
“伤重至此,怎么还能赶路呢?你们这帮狗奴才也不劝说?”一听父皇伤势严重,景誉急得五脏俱焚!
可也明白,主子是天,哪是奴才劝得住的?
有些事不能耽搁,即使是圣上病重。
在圣上抵京的当天,经他口述后,拟旨下发,令太子尽快将造反的一众人等进行处理,以免时日过久,民心不安。
念及侍奉圣上多年,刘妃死罪以免,活罪难逃,将其打入冷宫
刘妃被打入冷宫的第二日,贤王在天牢中叩谢皇恩,既定的与杨家父女一同发配边疆,马上就要永远的离开了这座寄托了他半生帝王梦的京城。
却不曾想,御史之女杨氏在流放途中一刀刺死了贤王,随后自禁。她是宁愿死,也不跟这个毁她清白之人相守一生。
随后,在圣驾回宫不到一月,先帝驾崩。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