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招娣一叠声地吩咐下去,早有人去找人通知管事了。
林黛玉抱着幼弟,见林招娣如此激动,便道:“这葡萄酒也好、红苕酒也好,如果真的如姐姐所说,真的会受欢迎,那么姐姐也该先将这酿酒作坊弄起来呀。”
“不用。如果采买到了葡萄,就让他们直接把葡萄送到家里去,我自然会弄的,倒是不要现成的作坊。至于红苕,地里一批批地收割,一批批地送来就是了。至于作坊,今年大概也不需要,今年第一次做红苕酒,自然用不到这个。只要在家里找个院落,砌个专用的灶就好。”
细细地回想酿葡萄酒和红苕酒的程序,林招娣迅速地得出了结论。红苕酒大概没有多少人喜欢,自家跟军队里的将士们也不熟,恐怕不能往军中大佬那里送。至于葡萄酒,今年第一年酿出来的,大概只够送人的,剩下的大概还不够自家人用的,还不能卖。所以,能够用来换银子的,也只有红苕酒了。
林黛玉道:“姐姐,你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如果酿成了红苕酒和葡萄酒,该怎么处置。京里的勋爵贵胄之家,喜欢烈酒的大概不多,但是喜欢葡萄酒的人却不少。我估摸着,等这两样酒都酿出来了,葡萄酒只怕刚刚够自家用的和送人的,而红苕酒大概除了军中的将士们,就只有那些蛮夷会喜欢。所以,红苕酒,我们就拿来换银子,葡萄酒,我们就拿来送人。”
“姐姐从来就没有酿过葡萄酒和红苕酒,怎么就知道这一定能成的呢?我听说,宋代的时候,中原也有人酿过葡萄酒,结果根本不能跟外藩进贡的相比。”
“你忘记了?葡萄搁久一点,就会有酒气。不过是多试两次就好,也不费什么事儿。至于红苕,我曾经听人说过,这种吃起来有甜味的东西都可以酿酒。反正先拿酿糯米酒的酒曲试试。”
“姐姐,我听说外头送来的红苕有一篮子呢,姐姐何不先拿那个试试?”
“不行。虽然我有拿红苕酿酒的意思,但是那也是在红苕有多余的情况下。我们家要修水利,需要的人手也不少,我们家已经备下了不少粮食,却也刚刚够工钱的。如果红苕真的如那游记上那样高产,多多少少也是个补益。至少口粮这一块就省了许多了。”
“也是,我看那些流民饿怕了肚子,只怕真的会只要粮食,不要银钱的。”
自打确定了要修水利的事情,林黛玉就不时地跟人打听一下各种事项,有空的时候,也会算一算,自然知道家里的钱粮的状况。
“说起这红苕高产的事情,我就想起了那本游记。当初还是我先找到那本游记的,对这红苕的事情也不过是看过就忘,也亏得姐姐有心,居然想起它来,还专门让人去通州去找。找了这几个月,才得了那么一篮子。只是,姐姐,这红苕真的那么高产么?它到底是产自南国的。南国的气候和水土跟京师都不一样。姐姐有多少把握做成这事儿?”
林招娣一愣。
对了,如今的红苕对于中原人来说,不过是个稀罕物件,更不要说什么相关的情报了。
“不妨事儿。当初螃蟹不也被人当成蜘蛛,每人敢吃么?我今儿个就做一次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好好地试一试。地方我都已经弄好了,就等着那篮子的红苕发芽之后,移植到地里去了。”
“怪道呢。我说这几日姐姐怎么把那些红苕都放在箩筐里,还铺了一层薄薄的土,不时地洒点水上去,原来是等它生根发芽。”
“是啊。我也不求它能跟在南国那样,一亩地收个三四千斤的,我只要它能接近一千斤就足够了。”
“姐姐还说不贪心呢。江南最好的地,一季也不过打三四百斤的稻子呢。这红苕如果真的能收上一千斤,还不成了宝贝。”
“就是它再宝贝,它也不能用来纳税。除了用来给流民们做口粮,也只有用来酿酒才能够换上银钱,用来缴税。”
“姐姐忘记了么?我们家是不用缴税的。”
“我当然知道这个。只是,如果这酿酒的法子真的成了,我们再向百姓们收红苕,百姓们见它有利可图,才会广泛种植。也只有这红苕被广泛种植了,灾荒之年来的时候,百姓们也不致于饿得那么厉害。至少,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也有份果腹的东西。”
“原来姐姐是这么想的,倒是我糊涂了。”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