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松知道在前世里,八路军因为装备、训练、联络等原因,虽然意志坚定但战绩一般,全歼联队以上的战役几乎没有,往往面对一个大队千余敌军都不能保证全歼,根据地更是被扫荡的支离破碎、不停地游击。究其原因还是实力不济,无法在正面抗衡。而现在形势有了很大变化,训练有素、装备完整,如果提前布局成功,获取足够重火力,完全可以发动对旅团一级敌人进行包围打击的战役。
想到这说道:“局部可能是劣势,可整体我们并不弱小。如果发挥出我军是一个整体的优势,在总部统一协调下十万部队相互支援,协同作战,让整个华北狼烟四起,就能打乱敌人的进攻部署,让他首尾难顾,疲于奔命,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被一点点的消耗掉。”
**拍案叫好“对,我一直在琢磨用什么方法把敌人困死、拖死,海松一下给总结出来了,就是人民战争的方法,我们训练武装几十万主力部队、地方部队,还有大量的民兵游击队,不就是为了打鬼子的吗?为了保护根据地人民吗?为什么要惧怕鬼子的进攻呢?军队的战斗力就是打出来的,只要我们战略明确、战术灵活,相互策应,一定能把根据地变成日军的坟墓。”
李富春说:“军事的问题我觉得海松说的方案是可行的,我担心的是经济问题,我们大规模扩大抗日力量,蒋介石不会承认,粮饷、弹药、被服装具、医疗器械都存在很大缺口,这些困难很有可能影响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我们能支撑多久?”
主席说:“敌后根据地必须坚持,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解决的办法一要靠陕北张掖的物资支援,二就要靠部队多打胜仗,伏击敌人的辎重运输线、减少根据地的负担。各根据地要推动减租减息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制定合理的税收标准保护当地工商业发展、还要在核心区域建立我们自己的兵工厂、被服厂、学校、医院、储备基地。”
任弼时说:“我这个第三阶段会很漫长,敌人的国力、装备摆在那里,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打退的,各根据地必须做好长期坚持、反复争夺的心理准备,还要做好应付大规模进攻的准备。陕北、张掖要加快工农业生产步伐,增加产出和收入,生产装备,支援前线。”
周恩来说:“后方不仅要提供装备物资,还要成为人才培养中心,热情安置内迁学校,鼓励毕业的学生进入当地工矿企业、兵工厂工作,选派优秀学生前往苏联学习航空、军工、化工、冶炼、机械等先进技术,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工程师、科学家,改进我们的设备,制造先进的装备。”
陈海松说:“各位首长想得很周到,这个阶段是我们积蓄力量的时期,各项工作全面展开的时期,任务非常繁重,又处在探索阶段,一定要教育干部提高政策水平,实事求是,从当地实际情况和民众的实际需要出发,严禁主观主义、经验主义、教条主义、一刀切等简单粗暴的现象发生,切实保障当地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
另外,我考虑利用现在的暂时和平,把我军将士的亲属能接来的都接到陕北、张掖安置,防止将来受到反动派的迫害,以免将士分心,也增加根据地劳动人口。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友军关系。我个人认为对这些真正的窝里横,只要他放弃的地区,我们就要坚决控制并巩固下来,建立民主政府,实行有效管理,赢得当地民众的支持。
相持阶段以后,蒋介石稳定住防线也会派人来敌后游击,建立政权,摩擦肯定少不了,我们要据理力争、决不退缩。
我唯一担心的是江南的新四军,陷身在伪顽包围之中,成为国民党右派报复的牺牲品,建议他们逐步北上在黄淮之间依托第八路军开展对敌斗争。”
叶剑英说:“我赞成海松的意见,尽快调新四军过江,江南是蒋介石统治的中心区域,肯定不放心我们在那里发展壮大,而且江南重兵云集,新四军可以发展的空间非常狭小,跳出来海阔天空,还能把我们的控制范围扩大到淮河流域,很有必要。”
李富春说:“安置我军家属的事我认为是有必要的,他们为革命做了很大贡献,也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我们革命者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也是珍惜亲情的,为亲属提供安定的生活条件也是分内的事情。只是陕北自然环境较差、人口过多负担太重,不知张掖能承担多少?”
“那就都安置到张掖去吧,那里养活200万以上的人口没有问题,大量的荒地等待开发,厂矿企业也需要工人,学校也需要学生,安置几十万人没问题。投奔延安来的人也可以向那里分流,那里很快就会迎来大批学校和工厂,请中央派出干部加强管理。”
彭德怀急切地想知道陈海松的五阶段理论,对着李富春说:“地方工作你们慢慢准备吧,海松,说说第四阶段。”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