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庐山2(1/2)

点击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http://www.doupo7.com全新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一个小时后,楼梯上传来脚步声,坐在外围和张砚田探讨文工团新节目的陈海松抬头见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上将在政治部部长陈诚上将、副部长周恩来中将陪同下从二楼走了下来。

陈海松立即起身迎上前去、立正敬礼,扬声报告:“报告委员长,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全国巡演团完成任务,前来汇报,请委座训示。第八路军独立旅少将陈海松”。

蒋介石面带笑容对军姿挺拔的陈海松回了军礼,过来握着他的手说:“不错,闻名已久。开始只知道你很能打仗,没想到搞宣传鼓动也很有一套。你朝气蓬勃、精力充沛的样子,我们不服老都不行了啊,继续努力。”“是!”

着一屋子闻声而起、略显紧张的演员们蒋介石冲大家招招手说:“很高兴见到各位,你们的任务完成的很好,送来的电影我和夫人都了,歌曲、台词都很好,我们也被你们感动了,你们的歌声胜过十万精兵。”

陈海松带头鼓掌,团员们也跟随拍手,蒋介石很高兴,**也不都是冷酷决绝的,这个陈海松就和周恩来一样知书达礼、尊重国府,可以进一步笼络。

转头对陈海松说:“你的演讲也很有说服力,振聋发聩、激浊扬清、对民众统一思想、集中意志、消除疑虑很有帮助。”

他又对众人说:“这些天你们辛苦了,来了就好好休息几天,你们周副主席也是同意的。我还有事,你们多陪陪夫人,再会。”说完,抬手挥了挥,走出了大厅。

周恩来也向大家挥挥手说了声晚上招待大家,拉起陈海松跟随蒋介石走了出去。

陈海松跟随三人以及陈布雷、俞济时来到庭院树荫下的桌椅旁,蒋介石伸手招呼几人围着小圆桌坐下,内侍们送上茶水。

蒋介石好奇地打量着陈海松问道:“河西之战听说打得很艰苦呀,最后的结局也很有戏剧性,给我们说说是怎么打得?”

陈海松也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在后世被称为“独夫民贼”的50岁的瘦老头,不像是个阴险狡诈之徒,却绝对是个工于心计长于算计的枭雄。除了脱下军帽后露出的光头和浓重的宁波官话外,很难和后世的影视形象联系在一起。

——————以下是冰雪的有感而发,不算字数,可以直接跳过。

站在现代人的立场上,冰雪对蒋介石没有什么仇恨,但绝对没有喜爱崇拜。此人只能说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产物,深受传统文化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只能站在封建士大夫和买办资本家的阶级立场上,仇视工农革命,对内残酷、对外软弱;精通权术,渴望独裁,极力排除异己;无视社会底层的困苦,追求一统河山的伟业,放任手下巧取豪夺,导致国家积贫积弱。

可生活在20世纪0年代社会主流人物中,谁又能比他强多少呢?整个民国史就是一个纷乱的舞台,多少不甘寂寞的枭雄、多少救国救民的英才、多少武夫、多少名流,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杀得神州板荡、闹得鸡犬不宁。

老迈的儒家文化找不出救国救民的良方,涌来的各种西方思想又水土不服。整个中国没有统一的意志,没有完整思想体系的支撑,就是混乱,文官贪渎,武将惜命,军阀割据,贼匪横行。

他能在这个乱世中脱颖而出,实现了中国表面的统一,领导中国打败了日本侵略不能不说是有本事的,但也仅仅是和同样背景的人相比。最终的败逃台湾其实就是一个历史阶段的完结,是以他为代表的封建制度留恋者们的失败。

冰雪认为,在当时无论是谁不解决中国社会根本矛盾--阶级压迫的问题,不解决中国农民的生存问题都没有资格领导中国。虽然因为抗战的需要,土地革命暂时搁置,但中国打破封建土地制度的革命是历史的需要,是大势所趋,终究会以代表工人农民利益的**的胜利而告终。

权谋不能赢得民心,独裁难以支撑危楼,这是它所代表的阶级的历史局限性所决定的。

——————

陈海松心想还不都是你布置的,恨不能致西路军于死地,失败了还想不通,你还是多想想凶残的小日本吧。笑着说:“都是打内战,没什么光彩的,只是利用了马家军的疏忽,搞了几次偷袭。

值得高兴地是结束了河西内战,保住了双方的抗日力量,马步芳亲口保证要派兵和我们并肩抗日。我们会在抗日战场上打出中**人的威风的!”

蒋介石暗想真是个滑头,处处占据大义,关键时刻竟打马虎眼,就你们六万人能发挥多大作用呢。又问:“顾主任他们回来后说你们在张掖做的不错,工商、教育、农林、交通都有很大发展,和你们在南方时的做法大不一样呀?”

陈海松了一眼周恩来,得到了放开说的示意后说:“委员长明鉴,我党一贯主张为人民服务,过去对人民的定义理解有偏差,用阶级的眼光来划定人民的范畴,除了工人农民都是斗争的对象,结果造成了偏激、过头,伤害了许多人。

现在我党已经吸取了历史教训,重新界定后认为在民主革命时期人民就是努力为中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工作的所有人,不管哪个阶层、哪个民族、从事何种职业,只要不分裂国家、不危害社会、不破坏民族团结,都应该得到保护和尊重。”

嘿,这不就是不存在阶级的划分了吗?那你们还叫**干什么?蒋介石感到很奇怪,还没顾上问,就听陈海松继续说道:“孙先生倡导三民主义,我们**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目标也是首先要在中国实现三民主义,我们在张掖的所作所为其实就是在实现民生主义的主张,这是国家稳定的基础。老百姓有衣穿、有饭吃、有书读、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人们才能安心生产、市场繁荣、社会安定。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