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洁
1945年11月21日生于湖北郧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理事,河北省作协主席团委员,河北作协创作室专职作家。从1981年以来,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160余万字,其中《童年旧事》、《贺坪峡印象》、《大血脉之忧思》、《山苍苍,水茫茫》等22篇作品在省内外及全国获各种文学奖项24次;《小狗威威》、《跋涉者》、《橄榄色的世界》被分别收进小学、中学、大学课本;中篇报告文学《橄榄色的世界》、长篇报告文学《山苍苍,水茫茫》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我发现,在经历了人生太多的苦难之后,我们才会警觉除却人类自身和我们自己的苦难外,我们身边的另一类生命所遭际的苦难与不幸。它们面临的残酷境遇,恰恰是我们带给它们的。比之人类,它们的弱小、无辜都使我产生深深的忧虑。儿童的天性中是最喜爱小动物的,而儿童的天性中又是最能毫无顾忌地戕害弱小生命的。
这是儿童天性的悖论。我在这种悖论中长大……蟋蟀“比尔”及其他童年的夜晚,仿佛遍地响着蟋蟀的叫声,那此起彼伏、抑或是无休无止的声音使夜晚充满了诱惑。
在这些夏日的夜晚,我总是和弟弟、申子哥他们一起溜出家门,拿上手电筒,或顺着墙边、或来到一片长满灰灰菜的生地里逮蟋蟀,我们那时不叫它们蟋蟀,而是叫蛐蛐儿。白天,我们早已做好了各种不同大小的装蛐蛐儿的泥罐子。泥罐子做得精致而光滑,内里掏着一些拐弯抹角的洞,地道似的,我们企图让逮住的蛐蛐儿住进去有家的感觉。泥罐子上面我们做着泥盖,防止蛐蛐儿逃跑;泥盖上留着嘹望口,好观察它们在房子里的动静。
我们撬石搬土,在一些潮湿的地方寻找我们心中的“勇士”。这些“勇土”都是公蛐蛐儿,我们能认出公母,我们甚至能根据呜叫声音大小来辨别它们的性别和年龄。我们常常能逮住一些被我们称为“王子”、“公爵”的漂亮英俊的公蛐蛐儿,也能逮住一些叫“关公”、“赵云”的英勇善战的公蛐蛐儿,我们不要母蛐蛐儿,因为母蛐蚰儿不会“战斗”,它们从不参与“男人们”的战争。我们有严格的规矩,谁逮住的蚰蛐儿算谁的,装进各自的泥罐儿,以待第二天“决斗”。泥罐儿可以互相赠送,但决不允许相互偷蛐蛐儿,谁偷谁是“美国”,立即不再跟他玩。那时正值抗美援朝时期,人们把坏人坏事都称为“美国”。
有一次申子哥的弟弟偷了我弟弟的“赵云”,且不小心把“赵云”强健的腿弄掉了一只,我弟弟大哭起来。我弟弟的“赵云”剽悍英俊,它有着漂亮的黑褐色,脑袋上两只细长的触须就像大将赵云手中那支百战百胜的长枪,它还有两条强劲健美的后腿,决斗时两腿蹲得很长,很有力!它的两只尾须翘起,像扇起的两翼黑色披风!夜间,它呜叫的声音也特别嘹亮,能从弟弟睡觉的屋子传到我睡觉的屋子,“姐,听见了吗?赵云……”弟弟在那间屋子里喊。“听见了……”我扯起嗓子愉快地回答。我和弟弟因有“赵云”而骄傲着。现在,“赵云”残废了,弟弟和我都哭的不吃饭。
申子哥执仗正义,揍了他弟弟一顿之后,随之将他的“关公”
赔偿了我弟弟。他弟弟好几天被我们骂成“美国”,不理他。“关公”
是我们仰慕敬畏已久的蛐蛐儿,它不仅有黑里透红的身体,而且十分地勇敢顽强,每次决斗,它不是咬断对方的腿,就是对方的触须给拔下来,弟弟的“勇敢者l号”和“勇敢者2号”都曾在“关公”
阵前毙命。申子哥将红色“关公”赔给我们,那刻,我们对申子哥也充满了敬畏。后来,申子哥成为我们“家属院”十几个孩子的“王”。
一开始,我是认不准公蛐蛐儿和母蛐蛐儿的。有一次,我自己逮住了一只肥硕的大蛐蛐儿装进我的蛐蛐儿罐儿里,罐儿里有一只弟弟送我的蛐蛐儿,这只蛐蛐儿名叫“比尔”,弟弟给它起的名字——弟弟在看一本连环画,“比尔”可能是连环画里的什么人物。“比尔”
在与申子哥他们的蛐蛐儿决斗时,表现得不英勇,总是退让、逃跑,于是弟弟把它送给了我。我想,我那只肥硕的大蛐蛐儿进去后,三下五去二会把“比尔”打得落花流水的。没想到,相反的事情发生了:我的大蛐蛐儿和“比尔”非常友好,它们用长长的触须相互碰了碰,然后又很久地碰着不动,像是在紧紧地握手。过了一会儿,它们的身体开始接触,先是拥抱,不久,尾与尾便接在了一起。很久很久,它们都很安详、很安静。不像我在弟弟和申子哥的罐儿里看到的现象:来一个“不速之客”,立即“吱吱”地咬起来,直到缺胳膊断腿。其实,更多的时侯。我是不喜欢看到这种场面的。我主要是觉着断了腿的蛐蛐儿,身体一定很疼。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