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兴国
引言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上海市浦东新区洋泾中学
与潍坊街道联合,开展社区社会服务,即配合潍坊街道区域内的各方面力量,开展互助活动,为老年人提供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方面的各种服务,以便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如今,洋泾中学的中学生志愿社区服务活动,其影响早已越出该社区以外,引起社会的注意。该校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实际成效究竟如何?如何考察这种成效?更值得研究的是,这些从小就习惯于接受长辈服务的孩子,为什么能够主动地去为他人服务?为什么能够在相当繁忙的学习活动之余坚持不懈地去做服务工作?他们如何在起初志愿、或不甚自愿参加的情况下,越来越自觉地参加这种活动,并在活动中自己破译“志愿”、“服务”、“责任”的含义?对学生社区服务活动如何指导?关于这些饶有兴趣的问题,我们通过短期调查,初步得到了一些答案。
洋泾中学开展社区服务活动的做法大致为:学校和潍坊街道居委会联合成立“中学生参与社区服务联合委员会”。其成员包括:学校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政教处主任,校团委书记,高一年级班主任,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民政干部,潍坊二村、六村、七村、 十村党支部书记等。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社区服务试点工作;学校建立“社区社会工作”教材实验基地,选定高一年级4个班学生作为服务者,潍坊街道建立“社区社会服务”实践基地,确定6名孤寡老人作为服务对象;社区服务计划从高一年级做起,逐渐向全校辐射,服务对象也随之扩展。
一、 社区服务态度
尽管在这项活动开始的时候,多数学生是出于自愿参加的,但事实证明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态度实际上是各不相同的。在参与社区服务活动过程中,他们的态度才真正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同时,服务对象对社区服务的态度也是不同的,他们的态度比学生的态度更能影响社区服务的进行,一部分服务对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社区服务后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一)学生对社区服务的态度
洋泾中学93级高一学生4个班级206名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社区服务活动的学生200名,参与率达97%。事后,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社区服务的态度,在“你是否愿意参加社区服务活动”一栏中,80.8%的学生选择“愿意”,8.6%的学生选择“开始不愿意,后来愿意”,1.4%选择“学校组织的活动,不得不参加”。
实际情况比问卷调查所显示的还要复杂。通过学生的社区服务记录、小结、服务对象对社区服务的评价,大致可以把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起始动机概括为:社区服务于己于人都有益,愿意积极参与;自己是团员、班干部,应该参与:它是学校开展的活动,不得不参与;多数同学都参加了,自己不参加不好;它影响学习,不想参加。
学生对社区服务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行为状态,影响着组织者能否达到组织社区服务的预期目的。学生的社区服务记录和小结显示出了这方面的信息。由于对社区服务态度的差异,学生在社区服务中的行为表现基本上可分为两类:认为社区服务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于人于己于社会有益,认为自己是团员、班干部应该参与的学生,在社区服务中积极、主动。例如,有个学生在第一次公众服务记录中这样写道:我们一进门便首先向老奶奶讲明了我们的来意。她听后热情地招呼我们。一开始,老奶奶总是说没有什么活要干的,用不着我们费力了。我们三人犹豫了一下,想到这是我们第一次社区服务,总要干些什么,万事都应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嘛!此时,我们向四周望了望,发现室内并不怎么干净,特别是厨房内的那扇窗,已积了好些灰尘。于是我们便主动地开始进行劳动……
另一个同学在记录中记下了这样一件事:
推开房门,正巧遇上老人在洗脚,寒暄之后,我们见老人吃力地弯下腰去绞毛巾。这时的情形再明了不过了,谁去帮老人一把呢?大家用目光交流了一下,周围的眼神似乎在说:“服务中好像没这个项目!”我想:既是来服务的,也没什么可挑挑拣拣,总不能袖手旁观。于是,我卷起衣袖,蹲了下去……
这两则记录,还透露了这样的信息:虽然学生在态度上积极主动,但仍不免有任务观点。
另一类学生因是被动参与,更把社区服务看作是学校布置的、不得不完成的任务,看作“社区社会工作”课必须做的作业。这种情况在老人对社区服务的评价及学生记录中都有反映。例如有位
老人说现在来他这里服务的学生很多(据调查了解,93级高一4名同学曾在老人处服务过,94级高一6名同学分两组现在老人处服务,故而给老人造成有多人的印象——调查者),有些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已,对社区服务工作的意义也不了解,自己也毫无体会可言。
学生记录的本身也反映出这个问题,如有的同学在记录的“服务内容”项中写道:“老人说无事可做,我们只好离开”,下面是老人的签名。
因此,有同学在记录中感慨地写道:“
作为社区服务者的我们,不应该每次去像完成任务似的,扫扫地、擦擦窗后,便作好记录回家;更重要的是陪老人谈谈心、聊聊家常,了解老人真正所需要的,使他们的晚年更快乐。”但从整个社区服务的过程来看,学生对社区服务的态度及服务的行为状态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既表现在对社区服务的态度,也表现在对“服务”的理解上。在态度上,学生经历了由不愿意到勉强到主动参与的过程;在对“服务”的理解上,学生则从“任务”的观点转变为“责任”的观点。在“上海市中学生品德测评实录卡”中,我们读到了学生在进入高二年级向高一新学生移交服务对象后的小结。这些小结用充满深情的语句记下了他们半年来的态度变化。兹摘录其中的一段作为例证:从开始的不大情愿、多少有点勉强到自觉地、习惯性地每周去看看她,与老人相处了半年,要真分开了确实还有点伤心。
学生对“服务”的理解转化为对高一新生的期待上:真希望高一同学接好这一棒,我们已经打响了第一炮,创出了洋泾中学生的形象;真想对高一同学说:嗨,拜托了。
由于态度是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等三方面构成,因此,根据这三个成分,我们又可以将参与社区服务的学生态度变化分为两种类型。
1.认知成分→行为倾向→情感成分
学生通过与老师的言语沟通(“社区社会工作”课或班级会议或校年级学生会议),认识到社区服务的意义,因此,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服务(行为倾向),在参与服务的过程中得到老人的赞扬与肯定或者看到老人的欢愉而产生满足感、自我价值的实现感以及同时涌现的社会责任感。
2.行为倾向→情感成分→认知成分
学生并没有认识到(或虽认识到但由于其他原因如学习上的压力而不愿意)社区服务的意义而表现出不得不参加这项活动时,由于自己的行为所形成的客观效果如减轻了老人的负担,多少解除了老人的寂寞等,或者受同组同学的影响和同组同学共同做好服务工作,从而得到老人的肯定与感谢,由此而产生某种兴奋感与满足感,体会到社区服务的真正意义。前面所述8.6%的这部分同学开始不愿意后来愿意就说明了这种变化的过程。
关于学生对社区服务的态度问题,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什么呢?
1.当学生对社区服务的意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时,学生就可能在社区服务中表现出积极的行为。因此开展社区服务时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社区服务的认知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对社区服务的认知水平,使学生认识到社区服务的意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宣传发动工作。
2.由于学生对社区服务的认知在程度、范围或包含的内容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换句话,学生对社区服务意义的认识有的深刻,有的可能只止于表面,有的可能未必认识到,此外,由于认识到某种行为的价值并不意味着个体就能表现出这种行为,因此,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意义与价值便受到限制。与提高认知水平相结合的是让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哪怕学生表现为勉强的行为倾向;通过参与使学生以自己的行动赢得他人的肯定与赞扬,在获得满足感与兴奋感时体会社区服务的意义,从而达到社区服务的预期目的。
3.由于态度是由模仿他人的行为而习得,因此,应事先了解学生对社区服务的态度并将不同态度的学生(大致上两类)编为一组。就调查情况看,“愿意参与”的学生占2/3以上,因此,三个人一组的学生中,持积极态度的学生就能够占到两个人,不会因为持有消极态度的学生占多数而受到负面影响。通过同组的学生来相互影响确实是比较有效地改变学生对社区服务态度的方法。
4.同伴学生的相似之处使得学生的行为和语言更具有说服力和号召力,因此请参与社区服务的高一年级的学生为即将参与社区服务的低一年级学生作报告、谈体会、谈经历与感受,也不失为一条形成学生积极参与态度的途径。
(二)服务对象对社区服务的态度
中学生毕竟年轻,在对社区服务的态度影响方面,服务对象对社区服务的态度其影响一般说来比学生对社区
服务的态度影响更为直接与明显。因为服务对象如果拒绝学生服务的话,那么学生无论怎样努力都可能是徒劳的,但在具体情况下,需要区别地看待学生态度与服务对象态度对社区服务的影响。
调查中发现,服务对象对社区服务的态度大致可划分为:欢迎、无所谓或怀疑、拒绝三种态度。老人的这三种态度在学生到来时表现出四种行为:热情接待、不冷不热、冷淡、“下逐客令”。
1.欢迎。就调查来看,2/3以上的老人对学生的到来表示欢迎。一些老人在对社区服务的评价中写道(一般是老人口述,学生记录):“洋泾中学与潍坊街道结对子进行社区服务,我们这些老人都觉得这个活动搞得很好,在我们的晚年生活中能结交这些可爱的孩子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快乐……”
学生在记叙中也较详细地记下了老人对他们的欢迎:
“老人接待我们十分热情,笑着把我们迎进屋,又忙着为我们泡茶,这反而弄得我们不好意思了。”
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持不得不参加社区服务态度的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而不知不觉改变自己的态度。这是老人的态度对学生态度的影响。
2.怀疑。一些老人或囿于对以往“学雷锋”的偏见,或囿于对现在的独生子女的偏见而对社区服务持怀疑态度。
刚开始,我对他们的服务表示怀疑,认为这只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学生“学雷锋”没场所而想出的新花样,学生们不过是为实践而来的……(摘自老人对社区服务的评价)。
这是囿于常识的怀疑理由。
刚开始看到这些小孩来,心里也有些不安和顾虑,这些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也许什么都不做,要他们来为我服务,他们能行吗?(同上)
这是人们对现在的独生子女的一般看法。
这些持怀疑态度的老人在学生服务过程中,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都改变了自己原先的态度与看法,并和学生成了“忘年交”,彼此之间建立了很深的感情。
在这里,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起了主要作用,它影响了老人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3.拒绝。老人拒绝学生服务的情况在全部服务对象中是比较少的,原因也各不一样。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因学校与街道提出的“为孤老服务”的口号。有位老人对居委会干部说:“我不希望他们来为我服务,我不是孤老,虽然腿不灵便,但儿子、儿媳、孙子还有老伴都在身边,并不困难,无需他们服务。”只是在居委会干部的再三坚持与动员下,他才同意学生来试试。
(2)因多年独居而养成的清静性格。惧怕学生的介入打破生活习惯。因此干脆闭门不见学生。
(3)因学生的穿着而拒绝学生入室。如一位老人在居委会干部问他拒绝学生服务的原因时说:“学生穿得那么好,能做什么!”
(4)因学生的观点与老人不一致而遭拒绝。如一组学生在谈到日本坂神地震中日本人向中国留学生伸出友爱之手时说了句“日本人真不错”,便遭到老人的逐客令,自此以后不见学生,虽居委会干部做工作亦不通融。
老人拒绝服务的原因虽各不相同,但根据事物的性质可分两类,囿于成见的拒绝和根本不愿意的拒绝。这些拒绝接受服务的老伯或老太在居委会干部的坚持下,有的终于“让步”同意学生“登堂入室”;而有的则坚持到底,服务小组终没能突破老人的“拒绝”关。一个服务小组的记录很能说明这一点:1月17日与老人稍“聊”几句,即被“请”了回来。
1月24日来到老人家中,答复是:“不用服务,谢谢。”
10月31日与前次情况相同,我们仍无法沟通。
11月14日唉,我们又一次失败了。
11月28日尝尽了失败的苦处。
12月12日同样的结果,同样的怏怏而归。
12月19日连扣数下,高声喊叫“老伯”,未见人开门。请求更换服务对象。
根据我们对老人的态度的调查与了解,我们作如下几点讨论。
1.在开展社区服务之前,像学校掌握学生对社区服务的态度一样,街道也需了解老人对社区服务的态度,并将了解到的情况(欢迎、无所谓、怀疑、拒绝或虽拒绝但经做工作又同意学生来服务)提供给学校,以便针对老人的态度而分派相应的学生,如将持怀疑态度的老人与积极主动的学生结成对子。
2.了解服务对象——老人的真正需要,以便学生在进入老人家里后能够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尤其对那些持怀疑或拒绝态度的老人,了解的情况越具体越好。除了老人的态度、需要外,还应能提供老人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精神状态、家庭情况、生活经历等。
3.由于老人的拒绝可能导致服务小组社区服务活动的失败,因此作为协调工作的委员会办公室应了解老人拒绝的原因,如果囿于成见,则可以通过具体的工作来消除老人的成见。如将“为孤老服务”口号改为“为老年人服务”,让学生穿着朴素点等。如果确实不愿意,那也不要勉强,否则便会在学生记录中出现“请求更换服务对象”的建议。
二、 社区服务内容
所谓社区服务内容是指学生在社区服务中为老年人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服务。它将学校里特定年级的学生与街道特定群体——老年人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新的较为特殊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老年人的某些需要得到满足,学生也受到一定教益。这是社区服务中的核心问题。通过对服务内容的调查,我们试图描绘洋泾中学社区服务开展过程的一般特征,提出几个有待注意的问题。
(一)社区服务展开的时空环境
洋泾中学的社区服务规定原则上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第一学期定在周一的最后一节课,以后改在周五最后一节课。学生可根据老人的需要作一定的调整(包括调整服务次数)。服务时间一般1小时。在实际服务中,各服务小组的时间并不一样,有的略多于1小时,有的组略少于1小时。
就时间安排来看,社区服务是有计划进行的,每学期各小组服务次数平均在8次以上,克服了以往服务一次性、突击性的缺陷,坚持不间断地进行社区服务,定时提供社区服务。
面向家庭:学生走进老人家庭或敬老院(高一年级为家庭老人服务,高二年级为敬老院老人服务),在家庭的氛围里,为老人提供体力劳动服务,或与老人谈心聊天,消除老人的寂寞感。深入家庭的社区服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服务源。学生可根据老人的需要,力所能及地满足老人的要求(调查中发现,老人大都很明智,没有发现老人提过分的服务要求)。这种环境特点使得学生即使在替老人家务劳动或与老人一道劳动时,也可边做边学边与老人聊天,活跃了气氛,融洽了感情。
(二)社区服务的内容
洋泾中学社区服务与其他活动的根本不同点在哪里呢?我们对所收集到的50个服务小组一个学期(1994.10.18—1995.2.18)的社区服务记录作了统计。5个服务小组共上门41次(除去一次到社区听老人作报告)。平均每组上门8次。服务内容包括:与老人聊天谈心、家务劳动、聊天兼做家务劳动、借书、读书读报、陪老人上街、洗澡、看电影、购物、帮老人修改信件、送老人就医、买药、为老人咨询、唱歌、捶背、安装电器、辅导老人孙女功课、为老人过重阳节、向老人拜年、看望生病老人。没有服务内容的包括:无事可做而离开,老人不在家,老人拒绝服务。
现就统计结果作如下说明:
1.社区服务无论就其服务形式还是服务内容都是多种多样,上述服务内容的统计的项目非常粗略,实际服务内容远不止我们列举的这些,它们还包括安装、维修电器,陪老人下棋,讲故事,和老人讨论家务事中的难题,向街道反映老人遇到的困难,提醒老人天气转凉加衣服,为老人铺被褥,为老人地板打蜡等等。
2.服务内容因人而异。大多数服务是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老人的特殊需要而主动提出的。每次服务内容不是单一的,而是兼有几项活动。
3.聊天占了全部服务内容的37.5%,加上兼有聊天的服务,近乎一半以上。这说明老人真正感到痛苦的是精神上寂寞与孤单,他们需要别人的关心和安慰。聊天的内容丰富多彩,下面另作分析。
4.在学生总共上门的398次服务中,遭老人谢绝服务或不在家的共92次,几近1/4。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可能的归因,除了老人生病住院、外出走亲戚、参加社区活动、老人正在打麻将或老人正在生病等外,那就是老人不愿让同学上门服务。因此有6组同学在记录中请求更换服务对象,如:老师:我们的服务对象对我们说,他们无需服务,只得早早回家。希望能安排一个需要服务的老人,让我们有事可做,也不枉“社区服务”这个名称。
因此,值得组织者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考虑老人的需要与意愿,而不能强迫老人接受学生的服务。否则,只会使老人不愉快,也浪费学生时间。
5.由于在社区服务中,学生与老人的聊天谈心占了主要内容,因此,最初由学生为老人提供的单向服务已变成了双向交流与影响。除了个别老人为服务小组同学讲《新概念英语》、开设书法讲座等直接“服务”外,一些老人的经历给学生的启发很大。这种双向交流与影响也许是社区服务的最成功之处。
(三)学生究竟应该为老人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内容?
这是一个刚开始连学校和街道都难以回答的问题。只大致说,为老人的日常生活提供劳动服务,与老年人交朋友,帮助他们消除精神上的苦闷等,仅此而已。具体怎样做,需要学生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作出决定。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刚开始为老人提供服务有这么几种类型:
1.直接提问:“老伯,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帮您吗?”一般都会遭到老人的否定回答,学生便不知如何是好。
2.从主动为老人擦窗拖地板开始,慢慢与老人熟悉起来,经过一个阶段(约两到三周)后了解老人的需要。
3.开始有目的地与老人聊天谈心,了解老人的需要,作出小组的社区服务计划。
4.和老人共同讨论,确定社区服务的内容和形式。这往往受服务者的态度影响,也受学生交往能力的影响。因此,在社区服务中,要对学生进行怎样与老人交往沟通的指导。一个基本原则是:根据老人的需要提供服务。了解与认识老人是学生社区服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对学生与老人聊天内容的进一步分析
聊天意味着学生与老人交流各自的信息,意味着学生与老人精神上的沟通,意味着两个不同的时代的比照。聊天对双方各自的意义是不同的。对学生来说,聊天意味着对过去世界的把握,对彼时空的一种想象性重构,从而感受到此时空与彼时空的强烈反差,意味着对老人们代表的这一代人的价值观理解;对老人来说,孤寂的时空被打破,老人有了谈话的对象,有了实现强烈的倾吐欲望的机会,从而得到暂时的精神上慰藉与欢愉。聊天不同于家务劳动,家务劳动只是一种单向的指向活动,而聊天则是互动的影响。
由于聊天是在学生与老人之间进行的,因此,聊天既涉及老人生活的内容,也涉及学生生活的内容。聊天的话题是广泛的,兴之所至、无所不谈的。不过老人的话题更偏重于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方面,这或许是老年人作为老年一代对年轻一代所寄托的社会延续的一种意识吧;学生的话题则倾向于使老人快乐,使老人在聊天中摆脱晚年生活中的寂寞。
能使聊天内容明确、清楚,却也不免使人有机械、划一的感觉。实际上,学生与老人的聊天是一个双方交流、沟通、互助的过程,是学生认识过去和历史、老人了解现在和未来的过程;学生与老人在每次的服务中都可能涉及几个话题,这主要取决于老人的兴致。
由于两代人之间的文化、阅历、对事情看法不同的差异,学生与老人的聊天有一个从尴尬拘束到自然的过程。
学生与老人的交流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1.与老人交流时要避开老人不感兴趣或反感的话题、引起老人伤心往事的话题。例如,学生记录了这样一件事:记得刚开始到敬老院服务时,有一位老奶奶因中风行动不便而整天闷闷不乐。跟我们谈着谈着,也许又触动了伤心处,竟哭了起来……费了好大劲,老奶奶才不再落泪。以后每次去服务,我们总是很小心地同她说话……
2.学生与老人难以交流,气氛僵硬,学生、老人都感难受,例如:我发现与一个沉默寡言的老人谈话很吃力,同组的两个同学在旁一言不发,我只好一个人与他谈,大约半小时就无话可说了。我感到有些压力。
为了使社区服务开展得顺利,需要了解老人的性格,将言语少的老人与那些善谈的学生结成对子。
一些学生亦开始在反思这个问题,例如一个学生在记录中写道:每次在老人家中总想帮老人做些家务,与老人聊聊天,但是家务活毕竟不多,话题更少。我觉得搞社区服务活动光有热心是不够的,社区服务是一门学问,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
3.学生与老人交流中还可能涉及其他一些社会问题,如社会腐败问题、物价上涨问题、宗教信仰问题等。教师要了解有关谈话内容的详细情况,利用班会或政治课,组织学生讨论,正确对待这些问题。
三、 社区服务的指导
当代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直生活在父母的关怀与宠爱之中,缺乏家务劳动的锻炼;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使得他们接触社会少,缺乏社会交往能力;服务的对象是老人,两代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不同,性格、文化的差异客观上造成了沟通的困难;
陌生人相聚时本能地封闭自我等等因素,使得学生在社区服务中需要不断得到指导与帮助,洋泾中学的社区服务非常重视对参与社区服务学生的指导。不过这里也有一个认识与发展的过程。在进行社区服务试点的第一个学期,对学生的指导主要由班主任教师在学生提出具体问题时提供。学校团委与街道只负责协调工作,如服务对象的重新安排与调换。学生在服务中遇到某个具体问题时并不写在记录中,而是直接向老师汇报,教师当面提出解决办法,由学生在下次服务中落实。
由于老人对家务劳动服务要求不多而造成的服务内容的变化,学生越来越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在社区服务中的指导功能越来越明显,指导问题便愈益突出。洋泾中学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开始系统地、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社区服务的指导。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洋泾中学对学生进行社区服务指导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进行。
1.开设社区社会工作课
在华东师范大学研究中心吴铎教授的支持和指导下,学校开设了“社区社会工作”课程,选用吴铎教授主编的高级中学实验课本《社区社会工作》。该书包括前言共十一章。学校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系统地向学生介绍社区的基本概念、社区的特点、国内外社区服务概况、社区服务的意义以及如何为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少年儿童服务等。社区社会工作课主要由学校的正副校长和团委、政教处老师来上。
社区社会工作课的开设对于指导学生形成社区的基本概念、了解学生居住社区的特点,认识社区服务的意义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在调查中学生反映,社区社会工作课对他们在实际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指导意义有限。学生在实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是应该为老年人提供哪些服务,而是怎样处理特定情境中的问题,如服务遭到老人的拒绝怎么办?与老年人难以交流沟通怎么办?遇到老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如要同学读 《圣经》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问题。
鉴于社区社会工作课的指导意义有限,我们提出几点建议:
(1)改进《社区社会工作》教材内容。将在社区服务中学生遇到的带着普遍性的问题吸收进教材,可作学生讨论材料;教材内容尽量贴近社区服务实践;注意收集学生社区服务记录中的感性材料,利用这些材料编写实用、生动的教材。
(2)社区社会工作课应由熟悉学生社区服务的老师如评阅学生社区服务记录的老师来讲授。这样,讲授时,能够联系学生社区服务的实际,既能提高学生社区服务的认知水平,又能与同学一道讨论社区服务遇到的问题,指导学生社区服务。
2.教师通过在学生的社区服务记录上写评语对学生进行指导
学生社区服务记录原来只是为了对学生起督促作用。一旦教师要求学生详细记录服务过程并写下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时,教师通过社区服务记录对学生进行指导便成为可能的了。通过评语对学生进行指导是贴近服务实际、经济有效及时的指导。实际上在这里,社区服务记录成了学生向教师汇报情况、交流信息的一个渠道。
教师的评语指导是多方面的,但教师的评语作出是以阅读学生社区服务记录为基础的,因此,需要指导学生作社区服务记录。对学生的记录进行指导包括记录形式的指导、记录内容方面的指导。
3.一些问题凭借社区服务记录不能提供指导,需要学校、街道联手了解情况,寻找原因才能解决
例如,一组学生的前几次服务都受到老人的欢迎,但以后老人便拒绝学生服务,甚至拒绝学生进屋。学生向老师汇报后,老师一方面和街道联系,做老人工作,调查拒绝服务的原因,一方面让学生回忆是否说错了什么话,做错了什么事,以试图在学生这一面找出原因。原因找到了:一次学生谈到日本的坂神地震,谈到日本人在地震时对中国留学生伸出友爱之手,学生脱口说出“日本人真不错”的话,老人默默念了几句“日本人”。老师和敬老院院长联手,通过敬老院院长做老人思想工作。
四、 社区服务记录
社区服务记录是服务小组的全体成员根据当次服务的实际情况即时记录的。在社区服务中,社区服务记录是社区服务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教师通过阅读社区服务记录,了解各个服务小组在为老人提供各种服务的详细情况,从而督促学生认真进行社区服务并认真作记录。例如,教师在记录中发现有一次只有一个同学参加社区服务,便在当次记录批道:为什么只有一个同学?其他同学缺席的原因是什么?希望能向我说明原因!
2.通过社区记录发现社区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记录中发现的问题有有关社区服务本身的,如教师连续发现在记录中学生写上“老人不在家”后批道:活动不正常,请团支部关心一下,及时与居委会联系,了解情况。有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如老人向学生打听推拿的地方,学生无从回答,教师批道:乳山路靠庄家桥有盲人推拿诊所。提供给她参考。
3.通过社区记录,及时发现典型事例,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如教师根据记录内容常批上“干得不错,继续下去”之类的评语。
社区服务记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服务对象姓名、参与服务成员(签名)、服务时间(×月×日×时×分——×时×分)、活动内容、服务后的小结、下次活动打算、服务对象意见(或签名)。记录作好后交班主任老师评阅,再发给学生进行下一次社区服务记录,这些内容便于教师了解情况。
鉴于社区服务记录在社区服务中的特殊作用,因此,社区服务记录的形式引起我们的注意。根据我们对自开展社区服务以来的79本记录的分析,社区服务记录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表格式(见记录形式一、二)
表格式的记录特点是,几乎包括所有社区服务记录要求记下的内容,但“服务内容”一项非常简略。记录形式是社区服务开始的第一个学期记录,仅有服务对象、时间、参加人员、内容几项。教师通过表格式记录,难以了解社区服务的具体情况。其最大弊端在于:很容易使社区服务流于形式。
2.提要式(见记录形式三)
包括要求记录的各部分内容,惟无下次活动打算。教师的批评指出了这种记录的不足。
3.分档式(见记录形式四)
学生将记录分成四个部分:记录一般内容部分,包括时间、服务人、服务对象;记录服务内容部分,概括地记录下当次谈话的主要内容;记录感想和计划部分;服务对象的评价部分。这个组的记录为整个社区服务记录所仅见。只不过张可如老人是退休教师,一般老人文化程度低,难以亲自写出评语。可由老人说出,学生记录再由老人签名认可。也不一定非要每次都有评语不可。
4.叙事式(见记录形式五、六、七)
记录形式五是单纯叙事。这种记录内容生动,大致可以看出当时活动的过程及效果。
记录形式六记录了一个过程,使人们能够对这一组的活动情况产生一个总括的印象。
记录形式七对当次服务内容择要点作详细记录,使人立即感受到社区服务的真正意义所在。
5.感想式(见记录形式八、九)
感想式记录可以看作是一个阶段后小组服务小结或老人对小组服务的评价。学校或社区亦可以参考这些感受或记录对社区服务作出综合性评价。
记录形式八是老人的感受,由老人口述、学生记录完成。通过老人的评价,我们可以了解社区服务的实际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记录形式九是学生在“洋泾中学社区服务工作表彰大会”后的小结,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社区服务的态度。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