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见的泛义动词性质及使用特点(1/2)

点击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http://www.doupo7.com全新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泛义动词”是笔者新论的动词中一个很特殊的小类,笔者已有《谈泛义动词的释义一兼评《汉语大词典》“作”字释义》(载《辞书研究》1991年第3期)、《论“打、作、为”的泛义动词性质及用法特点》、《论泛义动词“为”的语法体系和各种误释》(分别载《湖北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1993年第4期)三文作了基础性的论述。就古今汉语泛义动词全局而言,这仅是开始,还需详作讨论,本文即笔者关于泛义动词系列论文的又一篇。

不同的泛义动词在泛义指称用法上是共同的,但在使用的语法形式上则会有区别,笔者已论述的“作”、“为”,是很有特殊性的,主要表现在它们形成了独用指代、前附提示、后缀复指一整套的泛义用法。“见”字也是这种很有特殊性的泛义动词,本文的主旨是用众多的例句充分显示它的典型或成熟,以见它与众多的以及它自己作为具体动作动词的极大不同。

首先例示见字前附于具体动作动词预作泛义性提示的用法,我们把这种用法简称为“见∽”式结构。它的始源甚早,西周金文及《尚书》中已有用例。《匽侯鼎》:“厦侯旨初见事于宗周。”言旨服务于宗周。《尚书.康浩》:“四方民大和会,侯甸男邦采卫百工播,民和,见士(事)于周。”言五服诸侯百官和殷商遗民等服务于周。“见事”的实际意思仅动词“事”,“见”字非看见义,实即前承“事”而泛义指代。伪孔传不知见字泛义指称用法,以为是看见义,因言“播率其民和悦并见即事于周”,实际是断句为“……播民和见,士于周”,把“和见”误视为联合结构。孔疏对此也照录文句含混而过,扬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正确地以“见事于周”为意,评言:“云见即事于周,文义不明,非胜义也。”王世舜《尚书译注》也断句为“播民和见,士于周”,并把“和见”译为“都来营建洛邑”,显然以为“见”是“会见”之“见”。这一例子充分说明泛义动词易产生严重的误解。

金文及《商书》中前附泛义见字的动词并不多见而有局限性,但此后的文献中就渐次多见,不但有一定的共时性,又有很长的历时性了。下面例句后以“||”隔开的是对例句的解说。

韩非子.五蠢:父兄皆见爱(子弟)而未必治也。||括号中是补出的宾语,下同。

望江亭三折圣药王曲后白:这个是势剑,衙内见爱媳妇,借与我……这个是金牌,衙内见爱媳妇,与我打戒指儿罢。||“见爱”只是“爱”的意思。

西游记六四回:那女子渐有见爱之心。

金钱记三折红绣鞋曲白:今日早间圣人见喜,赐于老夫十瓶御酒。||例言圣人心情高兴,本无宾语,无所指代。

战国策.韩策三:秦大国也,韩甚疏秦。然而见亲秦,计之,非金无以也。

歧路灯六七回:王氏忍不住道:“怎么不叫人见亲哩!”

汉书.黄霸传:吏还谒霸,霸见迎劳之。

大庄严经卷十五:闻有财宝,乃复见迎。

汉书.丙吉传:上亲见问,然后知吉有旧恩,而终不言。

又循吏传:及拜剌史守相,辄亲见问,观其所由,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

魏书.扬椿传:此事须家兄裁之,何为见问?

汉书.赵充国传:武帝亲见视其创,嗟叹之。

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第十二.亲见视》据《太平御览.职官部》引语无见字,因言诸本中见字为衍,实是不知泛义动词见字前附用法。

汉书.匈奴传上:敝邑无罪,宜在见赦。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吏见丁宁:结誓永不离。||见字多附于单音节动词,“见∽”式也反映着双音节词的发展强势。但也有少数是附在双音节动词之前的,此即一例,后尚有例。

抱朴子.内篇.遐览:而已见待余同于先进者。||言老师对待我与对待早来的同学一样。

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有司以格章之故,不复见理。

三国志.魏书.李崇传:比有一人见过寄宿,君脱矜愍,为往报告,见申委曲。||“为往报告”“见申委曲”都是泛义动词前附用法。

董西厢二折花心动曲白:理妆治服,少顷即至,愿不见逼。

史记.屈原列传:何故怀瑾握玉而身令见放为?||《渔父》原句是“自令放为”,“放”与“见放”完全同义。泛义动词前附实际上词义已虚,或者说就是指称后面表意具体的动词,所以也可以说它是徒具形式,构成双音词而已。

陶渊明《与子俨等疏》: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

喻世明言卷一六:鸡黍不足以奉长者……幸勿见嫌。

李白《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何方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杜甫《入衡州》:报主身已老,入朝病见妨。

董西厢卷一尾曲白:几日见归?又卷六:几日见还? ||两例均问何日返归,句中本不应有宾语。

晏子春秋.外篇第八:臣愿有君而见畏,有妻而见归,有子而可遗。

博物志:此人见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言说明来意。此及以下四例均有宾语。

世说.捷悟:碑背见题作“黄绢幼妇女孙齑臼”八字。

喻世明言卷一六:手采黄花泛厄酒,殷勤见订隔年期。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爷爷不要见罪小人。

世说.规箴:此不必见关,但与君门情,相为惜之。||言:我的职责不应涉及此事,宾语“此”已提前,不当再有。这也是“见”字非指称义的一种类型。

刘禹锡《有獭吟》:有獭得嘉鱼,自谓天见怜。

郑谷《巴賨旅寓寄朝中从叔》:未便甘休去,吾宗尽见怜。

西游记六四回:如不见怜,是不知趣了。

望江亭四折:只除非天见怜,奈天,天又远。

南史.梁武帝诸子传:后当见忆。

汉书.汲黯传: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泛义动词“作”和“为”有前附于形容词的,本例“见”字也是如此。这又是指代宾语说不可逾越的障碍。

大庄严论经卷十五:若不见耻,唯垂见顾。||言:你不耻于此事的话,请予顾念。

太平广记卷二五三辛宜(出《朝野金载》):得官者见喜,失官者见疾。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少加孤露,母兄见娇。||娇指娇惯。

董西厢卷二花心动曲白:不以见薄为辞。

世说.方正:此年少非惟围棋见胜。

本节叙述“见”字后缀于具体动词而作回顾性复指的用法,这可称为“∽见”式结构。由于它比“见∽”式更不被学者注意,这里先就“∽打”、“∽作”、“∽为”三种各举二例,以见它们明显的一致性。例如《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只听得押番娘道:‘关得门户好?前面响。’押番道:‘撑打得好。”’言已把门用棒支撑顶好。《红楼梦》第九回:“(金荣)便夺手要抓打宝玉、秦钟。”实言抓住宝玉讲理,他是不敢打的。《朱子语类卷十一.学五.读书法下》:“且如读十句书,上九句有心记得,心不走作,则是心在此九句之内。”此“心不走作”即俗语“心没有跑了”之意。《喻世明言.李秀卿义结黄贞女》:“若还慕他说作高,拌干涎沫七八斗。”言媒婆说媒高妙。曹丕《与昊质书》:“孔璋章表殊健,征为繁富。”言征引繁多。《太子成道经变文》:“必须招取相师,则知委曲。遂乃出敕,招为相师。”后之“招为”即前之“招取”。各例中的“打、作、为”既非本义,也不是什么新义,实都是形式性后附。

西京杂记.卷六:昆明池中,有戈船楼船,各数百艘。楼船上建楼橹,戈船上建戈矛,四角悉垂幅旌,旌葆麾盖,照灼涯挨。余少时犹忆见之。||言少时还记得清楚详细,不是说亲见。

后汉书.祭遵传:既葬,车驾复临其坟,存见夫人家室。||句言皇帝慰问祭遵妻子及家属。

日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一.开成四年四月十四日》:望见四方山岛不见。||远望四方山岛而望不见。“望见”只是“望”的意思。

同上,开成四年四月五日:更恐见和尚楚捉入州。||后文又言:“还恐人称有罪过楚作。”足证“恐见”只是“恐”之义。《韩擒虎话本》:“拟拜韩擒虎为将,恐为阻着贺若弼。”“恐为”与“恐见”都是泛义动词后缀构词。

同上,卷三,开成五年五月十七日:昔者日本国仙灵三藏,于此亭子,奉见一万菩萨。

同卷,开成六年四月四日:入东塔院,委细访见诸曼茶罗。||言访求。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写了他地望、脚色与来人,到临安寻见他住处。问他邻舍,指道:“这一家便是。”||前句言去寻找。后句言找到邻居才能指给住处,可证前句不是寻到义。上例“访见”也只是寻访义。

韩惺《春闺二首》:长吁解罗带,怯见上空床。

隋唐嘉话:帝曰:“(梁公夫人)我尚畏见,何况于玄龄。”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销金》:如今憔悴,风霜鬟鬓,怕见夜间出去。

西厢记三本二折:不思量茶饭,怕见动弹。

黄花峪四折醉花阴:酒不醒,贫僧怕见走,云岩寺权为宿头。

贬夜郎三折上小楼:娇的不肯离怀,懒傭那步,怕见独立,三衙家绕定亲娘扒背。

醒世姻缘传三八回:他只到了关里,就怕见待走,就寻下住处了。又,四五回:狄希陈都都摸摸的怕见去,他娘又催了他两遍。又,四九回:干呕恶心,怕见吃饭。七七回:你怕见等,咱收拾往家去。九四回:头也不敢抬起来,话也怕见与他接谈。||以上例中,恐见、怯见、畏见、怕见,都只是怕之义。

拾得诗:嗟见多知汉,终日枉用心。又:每叹今古事,嗟见世总痴。又:嗟见世间人,永劫在迷津。又:嗟见世间人,个个爱吃肉。||“嗟见”意思只是“嗟”:感叹。

聊斋俚曲集.姑妇曲第一段:满肚冤屈对谁言!心里的苦水变成酸,我的天,叹见人,好叫人叹见!||言让人感叹。

伍子胃变文:遂即画地而卜,占见外甥来赶。又:子永少解阴阳,占见阿舅身上有水,走落河旁。||“占见”即占卜,并非见到。

韩擒虎变文:陈王闻语,念见名将郎大功勤,处分左右,教册起头稍。

宣和遗事亨集:二人既免现了本身之罪,暗暗地提兵巡掉,防护著圣驾。||“免现”是“免见”的别写。

五灯会元卷十二荐福悟本禅师:博山当时若见,十字路口掘个无底深坑,唤来一时埋却,免见退相钝置。

福盖正行所集经卷六:汝观此痛,则能变见,随听欲物,皆从中出。

法显传(四)师子国记游.王城及佛齿供养:王便夹道两边,作菩萨五百身已来种种变现,或作须大挈,或作……

王梵志诗:兢兢信因缘,变见急匆匆。

降魔变文:然我佛神通变现,无有尽期。||“变见”别写成“变现”。又有“化见”,或别写成“化现”,都是变化的意思,例略。

警世通言.一窟鬼癫道人除怪:一程走将来梅家桥下酒店里时,远远地王婆早接见了。又:到了坟头,看坟的张安接见了。||两例均叙卑者迎接尊者,非今语“接见”义。

金瓶梅五二回:这应伯爵……只顾听觑,听见桂姐颤着声儿……

红楼梦一四回:只见凤姐正与来升媳妇分派,众人不敢擅入,只在窗外听觑。||两例“听觑”都只是听义,是把?见”式的“见”换成“觑”。但换汤不换药,仍然是虚义的后附,不是“见”的实际意思。前例的“听见”才是动补式。

金凤钗三折隔尾曲白:妻也,你也休逢着的商量见了的买。||“商量见了的买”:考虑后再买。是双音节动词后缀“见”字,是仿单音节“见”式的而扩大化。下面“可怜见”等几例同。

宋代史浩《点绎唇.我为劳生》:谁信年时,老子情非浅。思量见,画楼天远,花倚夕阳院。

元稹《西归绝句》:今日还乡独憔悴,几人怜见白髭须。

梅香二折:只除小娘子肯怜见,方才救得小生一命。

宣和遗事元集:提点淮东刑狱章绎,可怜见商贾受苦,上奏钞法误民。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望相公可怜见老的女婿身死不明。

董西厢卷五瑞莲儿:恁时节是俺咱可怜见你那里。

又,朝天子:姐姐便不可怜见不肖,更做于人情分薄。

合同文字一折寄生草:员外你则可怜见小冤家少母无爹面。

红楼梦五一回:就只他穿那件旧毯斗蓬,越发显的拱肩缩背,好不可怜见的。

又,五三回:好个鬼头孩子,好不可怜见。

歧路灯三五回:我想咱爹在日,必定爱见他哩。

又,九十回:我内心极爱见你这个小学生。

又,一o二回:休说咱娘不爱见我,我就自己先不爱见我。

霓裳续谱卷五女大思春.寄生草:我的命苦,敢把谁瞒怨?那月老儿心偏,我那世里惹的你不爱见?

今陕甘方言有“忍见”词,如:他死的那个惨相,真叫人不忍见看,又如:我忍见不住,便骂了他两句。 “见”字也有附缀在形容词之后的。上举例(78)(79)的“好不可怜见”中也是如此。

世说.方正:文度因言桓求已女婚。蓝田大怒,排文度下膝日:“恶见!文度已复痴,畏桓温面,兵,那可嫁女与之!”||“恶见”即可恶,讨厌义,后当标感叹号以醒句意。各标点本作“恶,见文度已复痴”或“恶见文度已复痴”,都误。“恶见”是斥桓温,与“大怒”相承,句意甚明。《晋书.王述传》此句无“恶见”,似为不解而删。

五灯会元卷三石浓慧藏禅师:本以弋猎为务,恶见沙门。||是说厌恶僧人,而同终于为僧作对比。

元稹《古社》:良田千万顷,占作天荒田。主人议芟斫,怪见不敢前。||言各种怪异再不敢来。

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怪见终日请他不来,你何轻贱我之甚? ||“怪见”:怪得、奇怪的是。泛义动词见字后附用法。

佛本行集经卷四九:有一商主,智慧深细,聪明利见,即生疑念。||“利见”伶俐。

维摩诘经讲经文:有愿施时须与受,无乖见处定无乖。||言没有差错厄运,“乖见”与“乖”同义复说。

为什么会有“见∽”和“∽见”这种奇特而又经久不衰的语言现象呢?自然应当有一个虽不为人知却实实在在的道理。这就是“见(现)”在看见、显现的常义之外,有一种可指称其他动词的泛义用法,与“打、作、为”完全一致。这种用法的“见”是泛义动词,泛义用法的“见”,是“见”的一个特异性的义项。可以指称其他动词,也就可以前附或后缀于其他动词,形成类似复说的构词,这就是“见∽”和“∽见”式的来由。

现在叙述“见”字独立指称其他动词的情况,为此先对比“打、作、为”各二例。“打毛衣”中指称编或织,“打电报”中指称拍或发,“打水”中指称汲或舀、取之类,“打饭”中指称买或领,“打柴”中指称砍。“作威作福”中指称享有、表现、施行之类,“作花”中指称开、发。“作雷”中指称起、响。“作意”可以是任意、尽意、有意、加意、特意之类意思。“为容”是打扮容颜,“为山”是修山,“为文”是著文。“网大难为(捉)鸟,纶稠始得鱼”,“为(过)冬亦不难”,“彻田为(种)粮”。这些例子中都不是用它们的固定性的常义,而是一种临时的即适合语境的指称义,具有虚泛游移的特点,凡是可同宾语搭配的任何表意具体的动词,都可以是它们的指称意。这种指称义显然不同于常义系统的词义。

一般说,泛义动词有独用、前附、后缀三种用法,但不同的泛义动词的这三种用法是不平衡的。或者,三种用法普遍发育,都属多见,或者只是某一二种兴盛。比较起来,“见∽”式和“∽见”式呈较强势,而独立指称则呈明显的弱势。以下是见字单个使用时指称的例子。

三国志.华佗传:以医见业。||以医疗作职业。

入唐求法礼行记卷二.开成五年四月十七日:寺舍破落,无有僧徒,只有知寺僧一人,见客不殷勤。房舍铺设,总不勾当。又,十九日:师僧心鄙,怕见客人。又,廿一日:有二僧见客嗔慢。又,卷三开成五年八月廿四日:众僧见客周匣。||“见客”言待客。

沼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一引能改斋漫录佚文:乃知唐制许举子见烛三条。而本朝著令,不许见烛,则又甚矣。||“见烛”言点烛,用烛之类。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