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击壤歌》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也只有理解为起床义,才能充分流露出初民自由幸福,从容不迫的情状,完成“帝力于我何有哉”的反衬主题。日出始劳作的理解仅是粗通旬意。
“作”的本义是起床,这从它的引申义也可得到反证。起床后开始劳作,所以“作”有“始”义。人夜睡而起,有如婴儿降生,所以“作”有“生”义。如果不承认起床的本义,“作”的始义,生义就成无源之水了。“站立”义也是从起床义引申的。
知道了“作”的起床义,就可以准确理解“作息”本初就是指早上起床夜里休息,并由此统寓一整天的生活和工作。所谓《作息时间表》正是就此而言,如果仅单指八小时之内的工作,为什么还有八小时之外的起床,早操等项目呢?旧时表中也正有“盥洗”一项。我们对彻夜作乐日上三竿始起的人会劝言他“按时作息”,就是要他按时睡觉按时休息。对于有些不上班的病人也会叮咛“作息有常”,其实他们并未“工作”。可见“作”的起床义仍活在口语,只是许多人没有深刻地理解它而已。
康文举《辞源》释义:“工作和休息。唐白居易《长庆集》五三(按,经查核,诗实在卷五二。《辞源》误)《偶作》诗之二:‘一日分五时,作息率有常。”’其实《辞源》也讲错了,白居易此处仍是言起床和休息。诗中反意写消闲自得。拜佛或吟诗,诗人并不认为是“工作”。“作息”句言起床、拜佛,早餐、午睡、散步……,都是有定时的。
当然,“作息”在有的语言环境中是可以表述工作和作息之义的,这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那篇短文无需涉及。至于《狱中杂记》“作而言曰”句,因为原文未点明说话者在“作”之前是“卧”还是“坐”,理解为“站起来”或“坐起来”都是可以的,此不赘言。
今按《汉语大词典》:“作息:1汉王充《论衡.偶会》:‘做与日相应,息与夜相得。’后因称劳作和休息为‘作息’。唐白居易《偶作》诗之二:‘一日分五时,作息率有常。’……又如:作息时间。2劳作,工作。《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也还没有说到作息时间是指各项活动的时间。也错引了白居易的诗。而引文的“昼夜勤作息”实际是说昼夜勤作。“息”是虚假的陪衬,所谓偏义复词。没有“昼夜勤休息”的说法。
《现代汉语词典》:“作息:工作和休息:按时十制度。”但作息制度实际是指全天的活动。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