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是“冒”的谐音,“冒失”的“冒”,指不精明。陈刚《北京方言词典》:“老冒儿:不懂行的人,外行人。”“傻冒儿:傻子。”《萍乡方言词典》:“猫儿头:疯傻的人。”《贵阳方言词典》:“猫:外行。”其实“猫”都是“冒”的谐音。
170.照明子:指“灯”。
180.跳山子:指“猴子”。
明代陈士元《俚言解》卷二《山儿》:“释氏《传灯录》呼猕猴为‘山儿’。俗呼‘三儿’,音讹也。”因为“猴”与“后”谐音,恐怕营业落在人后面,成为江湖八大忌之一。
187.摇风子:指“扇子”。
196.对影子:指镜子。
226.流子:水。
237.漫水子:油。
明代隐语汇集《行院声嗽.饮食》:“油:瞒老。”按,“瞒”是“哄”的意思,而“哄”是“荤”的谐音,本来指荤油,泛指油。《中国语文》1988年第2期侯精一《山西理发社群行话的研究报告》:“漫水儿:油的总称。按,山西牙行,也称‘油’为‘漫水’,这大概是因为油飘于水面而得名的。”解释错误。
248.散坨子:饭,米饭
坨,犹如说“疙瘩”。《柳州方言词典》:“坨:量词,用于小团的东西:饭|糖|棉花——钱。”米饭,一般颗粒散开,不黏结成块状。
橄揽子:头。
柳州话把苤蓝菜叫芥蓝头,也叫嘎喇头。此“橄榄头”似乎是从近音的“嘎喇头”而来的。实际只取“头”字来表示词义。
257.穿心子:铜钱,钱。铜钱中间有方孔。
257.穿条子:蛇。
“穿”是“窜”的谐音,指蛇爬行得极快。因为“蛇”与“折”谐音,恐怕有损失,成为江湖八大忌之一。
宽张子:被子。
“张”是“长”的谐音,又宽又长。
262.扁嘴子:指鸭。鸭嘴是扁的。“扁嘴”已经流通,不再属于隐语。
269.尖嘴子:指鸡。“尖嘴”已在社会上流通。
《江湖行话谱.行意行话》:“鸡为尖嘴。”《柳州方言词典》:“尖嘴(婆):娼妓,妓女。”即“妓一鸡—尖嘴”的三曲折。
莲花子:碗。
《江湖行话谱.行意行话》:“碗为莲花。”《近代秘密社会史料》卷六:“饭碗叫莲花。”《切口.党会.三点会》:“莲花缸:茶碗也。”按,《上海方言词典》:“莲子羹碗:一种小碗,比盅稍大,吃莲子羹用。”《宁波方言词典》:“莲子饭碗:一种口径八至九厘米的小碗。旧时新女婿上门,常用这种碗盛莲子汤招待。现在这种小碗大多用来盛醋、酱油等。”应是从这种碗而泛指的。
尖胡子:羊。
《柳州方言词典》:“山羊胡:下巴上的窄而长的胡子。”可见,本是说有胡子的山羊,再泛化成羊。
278.鸳鸯子:枕头。来自“鸳鸯枕”。
283.灯笼子:眼睛。
“灯”比喻眼睛广笼”是“窿”的谐音,犹如说眼孔。可以比较“照明子:指灯”。
295.顺风子:耳,耳朵。
《中国帮会三百年革命史.洪门切口》:“顺风子:耳。”《切口.党会.三点会》:“顺风耳也。”《切口.杂业.猪肉业》:“顺风:耳也。”
295.顺条子:筷子。
“顺”指用筷子时必须两个小头都朝下,即一顺顺。
顶风子:雨帽,斗笠。
“风”是“封”的谐音,指把雨封闭在外。
樱桃子:口,嘴。来自旧小说上的“樱桃小口”。
鹰勾子:鼻子。来自“鹰勾鼻”。
棒头子:狗。
“棒”是“帮”的谐音。头子,做主的人,即主人。狗是帮助主人的。
330.象牙子:床。
349.龙口子:衣兜儿。
“龙”是“窿”的谐音。窿口子,即开口的可以装东西的衣兜。
(原载《柳州师专学报》2006年第3期)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