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村汉编纂《柳州方言词典》:“百子:隐语的一种,一般用形象化的代称,带上子字尾。例如‘撑杠子’指戏班中的鼓师,因为鼓师不仅是场上的指挥,而且是教戏师傅,是戏班的顶梁柱。”但是该词典的《柳州方言义类索引》把“撑杠子”归入“梨园隐语”。“百子隐语”仅35个。看来,可能是带上“子”字尾的隐语必定很多,接近百数,而大多数已经不为人知晓。
柳州方言的百子隐语,有的在知道了词义后,也能见字明义,不需要解释。有的理据较难,《柳州方言词典》已经有所解释而确,但也有错误的,对一些百子隐语的较难的理据则没有解释。本文试补这个空白,并对百子隐语做一些历时传承和共地相同性的研究解说。每条隐语前面标出词典的页数。隐语词条之后是词典的解释原文,但都免标引号。
8.石榴子:指牙齿。旧小说常用石榴形容佳人的牙齿。
上引解释中“石榴”后面应脱漏“子”字。清代陈维崧《浣溪沙.咏橘》:“仿佛轻躯十八娘,生憎柑子道家妆,石榴裂齿也寻常。”近代粮食业也以“石榴”作为称玉米的行话。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江苏分会主办的《乡土报》1981年4月25日《行话》辑录江苏东台理发业及粮食业行话:“玉米叫石榴。”
17.踢踏子:指鞋。
17.提流子:指桶。
百子隐语以“流子”指水。
26.稀溜子:指“粥”。
由“吸”就可以“流”入口里意思的谐音。
33.蒲扇子:指“巴掌”。
从形状比喻。
48玉福子:指“腹”、“肚”。
“福”是“府”的谐音,府库的意思。“五”指五谷及各种食物。俗语或说:“人的肚子,杂货铺子。”东北土匪也有此隐语。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曹保明《土匪》:“五福子:肚。”
59.八卦子:指“背”、“背后”、“脊背”。
民间俗说乌龟背壳的纹犹如八卦图。
61.爬灶子:指“猫”。
冬季猫喜卧在灶头暖身,有“偎灶猫”的说法。
61.爬山子:指“虎”。
其他动物也爬山,所以“爬山”本身就有隐曲。常春藤能攀附墙壁而上,民间多趣称为爬山虎。柳州把它与薜荔都如此称名。“山”是“苫”的谐音。“虎”是“护”的谐音。因为吴方言“虎”与“火”谐音,恐怕发生火灾,成为江湖八大忌之一。关于八大忌,详见下文“开花子”条。
98.鸭扒子:指“脚”。
“鸭”是“丫”的谐音,指脚趾犹如树的枝丫。俗语把脚叫:脚丫子。“扒”是“耙”的谐音,趣说脚趾如耙齿。
98.瓜皮子:指帽子。
《汉语大词典》:“瓜皮帽:像半个西瓜形状的旧式便帽,一般用六块黑缎子或绒布连缀而成。顶有小结。鲁迅《华盖集.补白》:‘瓜皮帽,长衫,双梁鞋,大拱作揖,大红名片,水烟筒,或者都要成为爱国的标征。’亦省作‘瓜皮’。沙汀《替身》:‘他头戴金绒瓜皮,足登草鞋。’”《现代汉语词典》:“瓜皮帽:像半个西瓜形状的旧式便帽,一般用六块黑缎子或绒布连缀制成。”《柳州方言词典》:“瓜皮帽:像半个西瓜形状的旧式便帽,一般用六块黑缎子或绒布连缀制成,帽顶有小球。”但是,“瓜皮”不能表示“半个西瓜形状”、“用六块黑缎子或绒布连缀而成”的意思,实际上“皮”是“劈”的谐音。
拖磨子:指“牛”。
如果是从牛的用处来说,应当是或耕地。可见不是从牛推磨来说。拖磨就是推磨,推磨是转圈走,而不是直线走。转圈就是扭曲,由“扭”而谐音“牛”,经过多次曲折的表达。
125.遮阳子:指“伞”。
135.白花子:米,大米。
从“白花花”的颜色形容来说。
144.摆尾子:指“鱼”。
《中国帮会三百年革命史.洪门切口》:“摆尾子:鱼。”
153.开花子:指“伞”。
《全国各界切口大词典.星象.星家》:“开花子,伞也。‘八快’之一。”(按,《全国各界切口大词典》的书名,后文简称为《切口》)《切口.优伶.伶人》:“开花子,伞也。后台不准撑开各伞,以及直呼为伞,当以‘开花子’及‘雨盖’等代之。此与江湖上之犯‘八快’相同,因‘伞’与‘散’同音,伶人最忌‘散班’。”其中所谓的“八快”也是江湖隐语,指八种忌讳。是“快一疾一忌”的三曲折。即把“忌”谐音成“疾”,而又换成同义词的“快”。
《江湖通用切口摘要》:“凡当相者,忌字甚多,不能尽载。其中八疑最忌者,名曰八大快,今录于左。快者,即忌也。梦曰混老。虎曰巴山子(火字同音,亦忌火,曰三光),惶狲曰根斗子。蛇曰柳子(茶字同音,亦忌茶,曰青)。龙曰海柳子。牙曰瑞条。桥曰张飞子,伞曰开花子。塔曰钻天子,伙食曰堂食。”《切口.星象.星家》:“八大快:八种大忌,须用代名词,直呼恐不吉。然禁之于晨餐之前,或未曾营业之先也。”所谓“禁之于晨餐之前”,原因是睡起后口有臭味,民俗便说:此时若说了不吉利的话,也就会实现。
155.矮老子:指“鬼”。湘语称“鬼”为“矮老倌”或“矮路子”,湖北官话称为“矮骡子”,都是通用语,不属隐语。
《切口.医药.祝由科》:“哀六子:鬼也。”曲彦斌主编《中国秘语行话词典》:“六子,《行院声嗽》中指眼。哀,就传说中的鬼哭而言,如清李玉《一棒雪》剧《代戳》:‘看云寒日惨,鬼哭神号。’可参。”这个解释错误。指眼的“六”实际是“dg”字的隐曲,意思是看。《宣和遗事》前集:“徽宗一见之后,瞬星眸为两啦。”《金瓶梅》第二十四回:“经济一壁接酒,一面把眼儿斜廳妇人。”现在用“溜”字来代写。这与指鬼是两码事。
按,许多方言中“鬼”的称名中带有“矮”字,贬称矮人的词语中也有“鬼”字,自然是以鬼矮为比喻。除《柳州方言词典》已经举例的以外,又如《金华方言词典》:“矮子:身材短小的人(含不尊重意)。汤溪叫‘矮子鬼儿’。”《南昌方言词典》:“矮子鬼:身材矮的人(贬义)。”《娄底方言词典》:“眼老子:鬼魂。”而“眼”是“矮”的谐音。《武汉方言词典》:“矮短鬼:矮人。”可见多数都用“矮”字,则“哀”当是记音别写。
民俗文化中说鬼的特点之一就是个子小。
于宝《捜神记》卷五《赵公明参佐》中叙地狱将军赵公明的参佐“其从者数百人,皆长二尺许,乌衣军服,赤油为志。”这些从者就是地狱的鬼兵,也就是鬼。二尺许,言身短。
梁陶弘景《真诰.甄命授》:“吾近承南真命,推缚尽执也,小鬼头不制服,岂足忧。”是说不能制服一个一般的鬼,不是特指鬼中间的小的。又元剧《张天师》第三折:“小鬼头,我有何公私过犯”是质问来勾魂的鬼卒。按理,鬼兵也应选身高体壮的,不会专选最小的鬼。常语“阎王爷好见,小鬼难见”,正是说守卫鬼卒及各级鬼官难见。小鬼,都是从鬼身矮而言的。
有趣的是,民间把人死叫“无常”,意思是生命不延续。但也可以故意别解成死后躯体变短。人死之后,尸体会收缩,是人们易见到的。埋后的死尸,因故再次掘出开棺时,尸体也短小了。由此便说鬼矮。相反,民俗说淹死鬼身长于活着的时候。尸体在水中浸泡的时间越长,变成的鬼越高。这自然是指尸体吸收水分,体积增大。
“无常”可以指鬼。于是又区分出“黑无常”、“白无常”两种。福建建瓯把黑无常叫“矮身”、“矮老爹”,而把白无常鬼另叫“高身”、“高老爹”。福州把黑无常叫“矮八”,民俗说它身长三尺,把白无常鬼叫“悬哥”。鬼是低矮的,也是黑色的(戏曲中鬼魂角色一般穿青衣)。对鬼,本要形容“黑而不长”,变说成“黑无常”,从而又趣意的搭配出一个“白无常”,于是特殊的说它身高。
162.卯点子:指冤大头,笨蛋。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