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外妈、去外妈食斋:1谑称死。2糟了。
首义时,第一道机关是用“外妈”的祖母义而变为别处方言的“姥姥”词。第二道机关把“姥”谐音为“老”。第三道机关把“老家”从祖母家别解为指大地即坟墓,所谓生死循环的“归原”。第四道机关,把吃素义的“食斋”歧解为吃祭供。对神佛、先祖的祭供要求清净原料,清净无秽犯的人以清净寡欲之心情做成,这是“斋”的本义。次义时,“妈”谐音“码”。外码指走了样子,出了意外。“食斋”又谐音“折、挤”复说。折即亏损、挫折。福州话“挤”之音有扭转、弯曲、歪斜义,是同音代替字;相当于“事情办拧了”的说法。不同理据、不同词义的两个词由于同一谐音成为同一写法。
白面、白面哥:妓女。
此词在全国方言中似是绝无仅有而奇特。不当从妇女脸白美丽而言,如此会伤众。把“白”换成同义的“粉”,而又谐音“凤”,从而指“鸡”。宋代时,把妓谐音说成“鸡”。民俗把食品的鸡翅、鸡爪誉说为凤翅、凤爪。由此移花接木,把妓女之鸡换说为凤,今香港粵语仍如此。明代谐音说成“粉头”,见《金瓶梅》等。福州话把“粉”换成同义的“粉面”,再换成“白面”。白脸,正是要人成误之趣。“哥”是福州话指人的词尾,也会误以为男性。福州话“食鸡”中也以鸡言妓。
道德镜:贪婪鄙吝的人。
这个词也很奇特、独一无二。是多种谐音的殊途同归。道、倒、掏,同音异调。“德”字两读,一读与“勒”同音异调,一读与“贴”是声母送气与否的差别;又与“逮”音近,“逮”无入声韵尾。镜,与“铿”是声母送气与否的差别。“德”与“勒”音同,又与“利”(无入声尾)是近音。古诗入声可与平上去合韵,所以可以与非入声同音字谐音。
如此,就有八种情况。(1)倒贴铿;(2)掏贴铿;(3)倒逮铿;(4)掏逮铿;(5)倒勒铿;(6)掏勒铿;(7)倒利铿;(8)掏利铿。“倒”指反要他出钱。掏:要他掏钱。贴:他贴钱。逮、勒:别人逮他、逼他出钱。利:对别人有利。即要他出钱利别人,是铿吝的。倒逮、倒掏、倒勒之类,又可另指其人反倒要逮、勒、掏别人的钱成为自己的,这便是贪婪义的由来。“道德镜”字面不成意,当又是从“道德经”的书名(即《老子》)谐音再变。福州人充分利用自己方言语音的相同,在一个词中隐含了如此众多的曲折花样,如八宝饭的多味。
食大草:食欲好、食量大。
“草”谐音“凑”,指口粗,什么都能吃。“食细草:食欲不好,食量小”便是仿词。
夹纱挂:1不明事理,纠缠不休。2男女之间有暧昧关系(一般是一方或双方有配偶)。
首义是比喻说法。次义却是“恰少挂”的谐音避讳说法。少,福州话义为交媾。
压桶囝:妇女改嫁带来的子女。
“搭同”的谐音,趣说添加的。
压厝脊:老处女。典出《闽都别记》,老姑娘牛媲因长相又黑又丑,无人聘娶,见来人便躲藏于屋脊之上。
妇女难于上房,也无上屋脊躲人的事理。“压积厝”的谐音而又倒序。厝,指家,脊、积,同音同调。用积压在母家指老处女。《闽都别记》作者从谐音趣编这样的情节,从而成为一个别致的词,流行下来。说明群众对谐音趣难词的欣赏。
拍马屁:诌媚奉迎。
“拍码脾”谐音,与某人脾性所好投合。此词由福州话流行全国,因闽语,尤其是福州话“拍”字的用法十分广泛,如把“打气”说成“拍风”。“拍码”即打成一块。
阳春面:质量好的面条儿。
“纯样面”的谐音而倒序。春、纯,近音。北京、上海方言等同音谐音,另指没有菜肴的纯面条。
羊眩:癫痛。
“眩样”谐音倒序,眩晕是病状。
掌盘婿:旧时称商店的二掌柜。
“二”字单说的读音谐音为“婿”。
电光泡:谑称与情侣同行的第三者。
此第三者成为多余的人,被冷淡,颇感凉意。电灯泡很亮,谐音“很凉”,也是三曲折。
半曰、半十日:相当长一段时间。
“十”由“时”近音谐音。
颂绿鞋:上了年纪的人穿绿鞋,迷信以为长寿。也指长寿。
绿与青可同指,青可指年青。鞋,在通语中谐音“谐”,福州话另谐音“会”。谐青、会青,都指不老。又,如福州话“绿、禄”可谐音,也可指和谐福寿。这就揭明纯是迷信。
去算米数:谑称死。意为死后清闲无事,有时间一粒一粒数米。
这正是虚假的玩笑说法,理据另是“去丧、弥数”的谐音。弥数,寿数满了。福州话“算”“丧”同音异调。
阿弥陀佛:口语中表示脱险之后的感激庆幸,也表示祈盼请求。又表示幸灾乐祸。
不会是世代福州人全虔诚信佛而以呼佛号表示这些感情,词典也未如此解释。“啊,托(天、神、祖、您的)福”意思的节缩的谐音,又粘连上“弥”字。关键是“福”、“佛”要同音。弥勒椅:一种大椅,圆形,有靠背,扶手。要把佛名别解为“弥、勒”,即把身体周围全部逼勒住,与“圈椅”之名同指。
四假眼:俗称戴眼镜的人。
“四”由“使”谐音。把眼镜说成假眼,深层上“假”又是借助义,文言说法。
油炸果:油条。
本地写作“油炸桧”或“油炸鬼”,是憎恨奸臣秦桧。因为福州话,果、锞、鬼,同音同调;桧,便音近。这种趣说传到了一些不谐音的地方而被采用,例如杭州。
霸霸:**。
词典为“霸”标同音代替号,不必。是“把”(把炳)同音同调谐音。
麻九:不三不四、不像样的、破烂的。
“九”是“垢”同音同调谐音。
马卵:糯米浆做的圆形食物,油炸,无馅,表面粘有芝麻。
“马”由“麻”谐音,指芝麻。
锚榄、锚榄船、猫榄船:旧时大帆船,约由十五人操纵。
锚、猫,同音同调,都是同音异调“马”的谐音,义为大,与“马路”中同。
桃花癫:精神病的一种,患者多为青春期男女,犯病及复发多出现于春季,故名。
春花不限于桃花,桃花花期比整个春季短得多。得名之由在于谐音“套”,指女阴与交合。俗语“桃花运”,骂作风不正妇女为“烂桃”,机抒相同。
白蚁:旧称为人居间说合,促成卖买获取佣金的人。传说白蚁能入箱食金银,遗屎仍可成银。借以喻此种人无缝不钻,善赚银钱,故名。
“蚁”是“蚂蚁”的省说,谐音“码易”,指说合成交易。但也有另一民间文学故事的影响。东汉《韩诗外传》佚文,而见于南朝梁人殷芸《小说》卷二:孔子周游在陈国被围,令把线从九曲
珠穿过,才放行。孔子难以做到,有采桑女巧教办法:把丝系蚁,蜜涂珠孔,用烟熏蚁从珠孔进去,蚁便把丝带过珠的九曲孔。敦煌藏经洞文卷及多种古书载此内容。蚂蚁引丝,有如穿针引线的媒人作用一样,生意说合也是媒介作用。宁波以“白蚂蚁”称给寡妇做媒的人。白,是因为把寡妇再婚叫“死人妻”,不是指白蚂蚁。苏州话把说合卖买或租赁房屋的人,只叫“蚂蚁”。可见福州此词也不是专指白蚁。而“白”谐音“百”,指说合本领大。白蚁食银又粪银,又应是“引”与“银”近音谐音的趣说。先有此词指经纪人的用法,迟后补编这个解释,这是语言学理论所说的倒果为因附会性的“民间词源”。
全家福:1全家合影照。2宴会上一种荤的杂烩。
首义是全家共一“幅”或全家“赴”意谐意。次义是“全佳富”意或“全佳糊”意谐音。佳、富,指荤,与素菜的便宜、不好对言。糊,指杂乱烩在一起。
汉马:身佬、个子。
汉,指身体;马,谐音“码”,样子义。
依大、依大头、依厝:鸨母。
词的字面与所指风马牛不相及,必为趣假。“大”字另有音如“驮”(如“大王”中)。“头”谐音同音异调的“透”。各从妓女、缥客言**。“厝”另音如“上”。“依厝”当为“依大厝”的省说,便是“驮上”的谐音。依,鸨母依靠此谋财,谐音机制失传,读音也改变。
大头镜:放大镜。
“透大”的谐音而倒序。物体透过成像大。
猪角:公猪。
福州话“角”用在动物名之后都表雄性,是“脚”近音谐音,指大腿,是古义。由此又隐指雄性生殖器。明清时女性**所用人造男阴名叫“角先生”,与福州话此类词同一曲折。
旧旧:女阴。
“谷”的谐音,带入声尾,谐音后失入声尾。《大戴礼记.易本命》:“丘陵为牡,谿谷为牝。”福州此词与上古说法一脉相承。词典标同音代替号,误。
以上辨析欣赏的谐音造词70多个,都是把表述词义的真实用字用同音或近音虚假字代替,形成理解词义的极大困难,如同古书上多见的通假字。又有很大的不同,即通假字只是形成困难,多无趣味,而福州话这众多的谐音造词却是都有智巧趣意,有艺术欣赏性。通假字属于文人的雅文化,谐音趣词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俗文化,表现了世代福州人的生活和文化情趣,表现了他们的语言生动活泼和创造智慧。
俗文化在民间是世代流传的,它的机制和内涵却会相对失传,需要研究而张扬。《福州方言词典》对众多的谐音趣难词,都不能阐释隐实示虚追求趣难的机制特点,也正是如此。这批趣难词的研究不仅探明了谐音造词以求智巧艺术性的机制即规律,而且涉及词中用字倒序、歧解、粘连等其他智巧手段,也发现了一些词语在历史文化上的古老传承关系,显示了福州方言词在多方面的研究价值。笔者本文首次试作集中的例证,有的词语的具体谐音关系容或不确,敬希指正。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