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的心理和生活实践
潘先生关于人的心理和生活实践的关系的观点,据我理解,主要是以下几点:
1. 生活实践的观点对心理学是首要的观点。因为人的心理活动和他的生活实践是本然地密切结合在一起而不可分的,是他的生活实践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脱离开人的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活动就难于取得如实的科学理解,就会看不到人的心理活动和客观现实世界本然的密切关系。
2. 人和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他们的行动。人的生活实践都是由一定的行动所构成,人的行动在较复杂或高度复杂而具有较高或高度的组织性、目的性、社会性时就构成实践。但人的生活除了实践活动外也包括一些一般的较简单、较少组织性、目的性、社会性因而往往是迅时性的行动,因而在心理学上讲广义的实践(生活、实践)较为适当。
3. 人的心理活动是人们生活实践时的主观活动,它因实践而产生,因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也受实践活动的检验。
4. 人的心理活动又是人们实践活动的枢纽部分,对它起着调节作用。没有心理活动这一主观活动,人的实践活动就不可能贯彻进行。
5. 人的心理活动和实践活动是相互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两者互为前提。但实践活动是更根本的,是包含着心理活动的整体部分。
6. 脱离开人的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活动就难于取得如实的科学理解,就会看不到人的心理活动和客观现实世界本然的密切关系。传统心理学在唯心论或形而上学世界观的支配下,就是从这里走入死胡同的。
7. 贯彻辩证唯物论的理论原则,并把生活实践的观点作为出发点,这不只是一个观点问题,而且是一个方向问题,必须坚持,不能偏离。
五、心理学的方法论
心理学方法论是指心理学研究或对任何心理学问题的考虑所须明确的一些作为前提的基本原则或观点。潘先生非常重视这方面的探讨,认为“我国要发展的辩证唯物论心理学必须有适合它自己的特点的方法论,不能依赖于其他的学科。”概括起来,潘先生关于心理学方法论的主要观点大体如下:
1. 一门科学的方法论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这门科学研究最高的或原则性的指导思想。它要指明这门科学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尤其重要的是怎样去研究。
2. 科学的方法论的共同性和特殊性。不同科学在方法论上应该有共同性,同时又必然有各自的特殊性,但特殊性是更重要的。心理学也是如此。
3. 全部心理学必须以辩证唯物论为指导思想。
4. 生活实践观点。只有在和人们的生活实践的具体关系中,才能对人们的心理活动取得科学了解。
5. 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
6. 心理学研究要明确人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心理学研究应该以人为主,以了解人的实质、人的所以为人之所在为主要任务。
7. 心理学研究要有体系观点、整体观点、全局观点。
8. 正确理解心理活动的主观性和客观性问题。
9. 坚持认识活动的反映论。
10. 坚持辩证唯物的决定论。
11. 正确认识心理学的国际性和国别性问题,立足于我国。
12. 要明确研究什么人和为什么人的问题。这是辩证唯物论心理学所特有的问题。
13. 心理学分支和主干的兼顾和统一。
14. 做好扬弃工作。
15. 关于心理学研究的一些具体方法问题,潘先生从方法论的高度进行了评析。
(1)科学研究要观察也要思考,两者要配合在一起。因此,应该把观察和思考(思维)并列为心理学的两种根本的具体研究方法。
(2)实验室方法的局限性是很明显的,片面强调它就会有害。它在许多方面是有用的,但不能仰仗它甚至迷信它。
(3)心理测验可信,但不能迷信;可用,但不能滥用。
(4)自我观察法不同于内省法,两者有原则性区别。人能了解自己,有些心理活动只有个人自己才能知道得最清楚。所以自我观察法是心理学的最适合的具体研究方法。唯一的条件是自我观察者须有一定的心理学修养,结果又经得起考验。
六、心理学的改造
以上谈的是潘先生对于现代心理学、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作为自然的逻辑延伸,潘先生进一步提出了他对发展和改造心理学的主张。
(一)心理学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 凡是进入成熟阶段、做出突出成就并有公认坚实体系的科学,无一不是从辩证唯物论的道路上走过来并继续走这样的道路的。虽然走这样的道路不一定是有意识的,而可以是完全不自觉的。
2. 现在的心理学却不是这样。现在的传统心理学是在主观经验论即一种唯心论的母体中怀胎生下来的,患有严重的先天不足。生后又一直受到二元论的束缚,无法摆脱,以致东摆西晃、站不稳脚、派别迭出、众说纷纭。
3. 不同学派的人也都曾企图给这个出生不久的孱弱心理学增强科学性,也做出了或多或少的贡献,这是应该肯定的,但它们都还没能克服心理学先天不足的病根。
4. 传统心理学的派别迭起、纷争难解的现象使人产生一种印象,好像心理学是很难成为真实的科学的。康德就曾认为,心理学不可能成为科学。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5. 现在的心理学虽有不少、以至根本的不完善的地方,并且病根依然还在,但不能否认,它至少已初步达到一门科学的童年期了。
6. 科学只不过是对客观事物分门别类的、如实的尽可能不夹杂主观因素的、较全面较系统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辨认和了解。人的心理活动也是一种客观事物,是一种高度组织起来的特殊物质的特殊运动或作用。为什么不能对它进行科学研究而获得科学知识呢?虽然它较为复杂,对它进行科学研究会困难一些,但这并不妨碍对它进行科学研究而形成为一门科学。
7. 心理学的改造是一种必然发展趋势。
(二)着手进行心理学改造的主要途径
1.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即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作为指导思想,把我国的心理学着实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好、最科学、最具有启发性、创造性的思想体系。
旧的心理学从其历史上继承下来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泥沙杂质很是不少,有碍于它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用辩证唯物论的理论来大力克服所有这些杂质。
2. 坚决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一切心理学工作都必须结合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实际,为之有效地服务。
3. 深入研究、分析、了解外国心理学,以求了解它的是非曲直所在,汲取精华,舍弃糟粕。
必须贯彻洋为中用原则,既要向国外学习,又不能一味照搬、追随。现在的心理学,特别在欧美,虽然呈现一片繁荣,内在的问题却很多,渣滓泥沙不少,尤其作为骨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观点显然是薄弱的。并且还有国情不同的问题。
4. 有辨别地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思想家可珍贵的心理学思想,把它作为我国心理学的重要构成部分。
谈起潘先生的心理学基本理论研究,也许会有人说:潘老的文章和实际不沾边,空对空。这是一种误解,甚至是出于轻视基本理论的成见、偏见。其实,潘先生是非常重视心理学研究的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他把理论联系实际列为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之一。他在阐述心理学研究必须坚持这一原则时,分析了心理学研究所要结合的实际是什么实际或怎样的实际问题,并特别指出:“一门科学本身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它过去长期发展中的经过情况,也可以是这门科学研究所要结合的实际的一个方面。心理学也是如此。”所以心理学研究所要结合的实际是多方面、分层次的,这要看所要研究的具体课题而定。潘先生毕生致力于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他探讨的心理学理论问题所联系的正是在这一层面上所应当联系的实际(心理学过去长期发展中的经过情况,心理学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且联系得非常紧密。如他提出的“新三界说”,所联系的就是心理学发展历史上所曾出现而且到目前依然存在的对于人的实质问题的曲解、人兽不分、对心理学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问题上错综纷乱、莫衷一是这样的实际。关于其他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如意识问题、心身关系问题、心理活动和生活实践的关系问题,情况也是如此。
潘先生是我国现代心理学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代表人之一。他坚持心理学发展的辩证唯物论方向,以此为指导剖析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从基本理论的高度提出自己的解决途径,而且已经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理论观点体系。这正是他在心理学研究事业上奋斗终生所达成的主要学术成就和贡献之所在。
我们前面谈到过,潘先生有这样一个看法:心理学要提高科学性,就必须能如实地反映有关的情况。这一观点虽然看起来显得非常素朴,但却是极富真理性的。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科学性归根结底就在于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如实地反映、认识所研究的对象。那么,总观潘先生的心理学基本理论思想,是否会有助于当今的心理学从整体上提高它对所研究对象的如实地认识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在潘先生的心理学理论观点体系中,如新三界说,把整个世界划分为无生物界、生物界、人界;二分法,把人的心理划分为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两个范畴;意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综合的、整体的认识作用,它不是心理的全部,只是其知的一面;人体、脑有两种机能:生理机能、心理机能;客观世界中引起心理活动的或成为心理活动对象的东西是事物,而不是所谓“刺激”;这些都是具有相当创新性的学术观点。
当然,这些观点都是他的一家之言,但这并不影响其所蕴含的真理性因素。其实,心理学发展历史上的各学派理论哪一派又不是一家之言呢?
在潘先生的心理学理论观点体系中,有的问题也还可以进一步讨论,加以明确。如关于人的心理具有空间性问题,还是在潘先生健在时,就有人感到疑惑不解,并在讨论会上提出过质询。当时潘先生回答说:“你们可以不同意,但我仍坚持自己的观点”。
我们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要求与之相应的心理学。这种心理学要以辩证唯物论为指导,要能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很好地服务,要有自己的特点。构建和发展这样的心理学也许要经过漫长的历程,经过多少曲折。但它最终必将成长、形成起来,则是不应有所怀疑的。而在这种有中国自己特色的心理学的形成中,潘先生的心理学基本理论思想必将会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占据其应有的一定地位。
参考文献
〔1〕《近代心理学剖视》,1984年,载《潘菽全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苏联心理科学的发展与现状》中译本前言,1984年,载《潘菽全集》第四卷。
〔3〕《我的心理学历程》,1984年,载《潘菽全集》第一卷。
〔4〕《论人的实质的自然方面——新三界说》,1984年,载《潘菽全集》第七卷。
〔5〕《唯物论心理学试拟提纲》,1979年,载《潘菽全集》第三卷。
〔6〕《试论心理学的矛盾问题》,1979年,载《潘菽全集》第三卷。
〔7〕《略论心理学的科学体系》,1986年,载《潘菽全集》第七卷。
〔8〕《意识问题试解》,1979年,载《潘菽全集》第三卷。
〔9〕《意识的心理学定性研究初步提纲》,1984年,载《潘菽全集》第四卷。
〔10〕《论所谓心身问题》,1982年,载《潘菽全集》第四卷。
〔11〕《论现代认知心理学》序,1985年,载《潘菽全集》第七卷。
〔12〕《关于心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1980年,载《潘菽全集》第四卷。
〔13〕《辩证唯物论心理学的方法论》,1985年,载《潘菽全集》第七卷。
〔14〕《加紧改造心理学,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服务》,1982年,载《潘菽全集》第四卷。
〔15〕《通过改革力求开创我国心理学的新局面》,1985年,载《潘菽全集》第七卷。
〔16〕《心理学简札》书中有关意识问题、心理活动基本范畴分类问题的条文,载《潘菽全集》第五、六卷。
(原载于《潘菽全集》第十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