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妊娠恶阻
妊娠恶阻是在妊娠2~3个月期间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胸闷,身倦嗜睡,择食厌食等。主要病机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妊娠剧吐。恶阻是妊娠早期常见的病证之一,治疗及时,护理得法,多数患者可迅速康复,预后大多良好。
(一)脾胃不合
临床表现:妊娠早期,恶心呕吐,吐出食物,甚则食入即吐,脘腹胀闷,不思饮食,头晕体倦,怠惰思睡。舌质淡,苔白,脉缓滑无力。
治疗原则:健胃和中,降逆止呕。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木香、砂仁、陈皮、半夏、生姜、大枣)。
(二)痰湿阻滞
临床表现:妊娠早期,呕吐痰涎,胸膈满闷,不思饮食,口中淡腻,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舌淡胖,苔白腻,脉滑。
治疗原则:化痰除湿,降逆止呕。
方药:青竹茹汤(鲜竹茹、橘皮、白茯苓、半夏、生姜)。
(三)火热伤肝
临床表现:妊娠早期,呕吐酸水或苦水,胸胁满闷,嗳气叹息,头晕目眩,口苦咽干,渴喜冷饮,便秘溲赤。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滑数。
治疗原则:清肝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滋水清肝饮(生地黄、山茱萸、茯苓、当归、山药、丹皮、泽泻、白芍、柴胡、山栀、酸枣仁)或者加味温胆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实、竹茹、黄芩、黄连、麦冬、芦根、生姜)。
二、妊娠腹痛
妊娠期间,出现以小腹疼痛为主的病证,称为妊娠腹痛。亦称为胞阻。主要的病因病机为血虚、气郁、虚寒。体质素虚,受孕后血聚养胎,阴血愈加亏虚,以致胞脉失养而腹痛。平素情志不畅,肝郁气滞,孕后血以养胎,肝失血养,气滞血行不畅,以致胞脉受阻而腹痛。孕妇素体阳虚,阴寒内生,阳虚不能温煦胞脉,气血运行无力,胞脉失养而腹痛。
(一)血虚
临床表现:妊娠小腹绵绵作痛,头晕心悸,失眠多梦,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滑。
治疗原则:补血养血,止痛安胎。
方药:当归芍药散(黄芩、芍药、炙甘草、黄连、大黄、槟榔、当归、木香、肉桂)。
(二)虚寒
临床表现:妊娠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形寒肢冷,倦怠无力,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弱。
治疗原则:暖宫止痛,养血安胎。
方药:胶艾汤(阿胶、艾叶、当归、川芎、白芍、干地黄、甘草)。
(三)气郁
临床表现:妊娠小腹胀痛,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伴胸胁胀满,舌红,苔薄,脉弦滑。
治疗原则:舒肝解郁,止痛安脐。
方药:逍遥散(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生姜、薄荷)。
三、胎动不安
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腹痛者,称胎漏。妊娠期出现腰酸腹痛、胎动下坠、阴道少量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又称“胎气不安”。主要病因病机包括肾虚、气血虚弱、血热、跌仆伤胎。先天肾气不足,或孕后房事不节,损伤肾气,肾虚系胎无力,胎元不固而成胎漏,胎动不安。素体气血不足,或脾胃虚弱,气血来源不足,气虚则举胎无力,血虚则胎失所养,以致胎滑,胎动不安。
素体阳盛,或肝郁化火,或热邪内盛,热扰冲任,损伤胎气,而致胎滑,胎动不安。孕后不慎,跌仆闪挫或劳力过度,损伤气血冲任,胎气受损,导致胎漏,胎动不安。本病类似于西医学的先兆流产、先兆早产。
(一)肾阳虚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