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带下病(2/2)

点击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http://www.doupo7.com全新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治疗原则:滋阴益肾,清热祛湿。

方药:知柏地黄丸(茯苓、猪苓、泽泻、赤芍、丹皮、茵陈、黄柏、栀子、牛膝、车前子)。

(四)湿热下注

临床表现:带下量多,色黄,黏稠,有臭气,或伴阴部瘙痒,胸闷心烦,口苦咽干,纳食较差,小腹或少腹作痛,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止带。

方药:止带方(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黄柏、知母)。

(五)湿毒蕴结

临床表现:带下量多,黄绿如脓,或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状如米泔,臭秽难闻,小腹疼痛,腰骶酸痛,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除湿。

方药:五味消毒饮(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

知识拓展

带下病与妇科炎症

带下病分为两类:1炎症性带下,与细菌、病毒、微生物、原虫等感染有关;2非炎症性带下,主要是雌激素偏高,或者孕激素相对升高。使黏膜中腺体细胞分泌增多,或者是盆腔充血引起盆腔静脉血液回流受阻,组织渗出液较多。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

上一章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