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西医称泄泻为腹泻,发于婴幼儿者称婴幼儿腹泻。本病以2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多见。小儿脾常不足,感受外邪,内伤乳食,或脾肾阳虚,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
(一)常证
1.风寒泻
临床表现:大便清稀夹泡沫,色淡,臭气不甚,肠鸣腹痛,腹部喜温喜按,常伴发热,恶寒,鼻塞流涕,轻咳咽痒,唇舌色淡,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疗原则:疏风散寒,理气化湿。
方药:藿香正气散(藿香、紫苏、白蓝、桔梗、白术、厚朴、半夏、大胶皮、茯苓、橘皮、甘草、大枣、生姜)。
2.伤食泻
临床表现:粪便酸臭如败卵,夹食物残渣、奶瓣,脘腹胀满疼痛拒按,痛则欲泻,泻后痛减,纳呆恶食,嗳气酸腐或呕吐乳食,夜卧不宁,手足心热,舌苔厚腻,脉滑实有力。
治疗原则:消食导滞,行气化湿。
方药:保和丸加减(神曲、山楂、茯苓、半夏、陈皮、连翘、莱菔子)。
3.湿热泻
临床表现:泻下急迫,水样或蛋花汤样,夹有黏液,色黄褐,味臭秽,腹痛阵作,肛门灼红,伴发热,烦躁,口渴,呕吐,食欲缺乏,尿短赤,身倦,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化湿和中。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甘草、黄芩、黄连)加减。
4.脾虚泻
临床表现:大便稀薄,色淡不臭,夹有不消化的乳食,多于食后作泻,面色萎黄,神倦乏力消瘦纳呆,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无力,病程迁延,时轻时重。
治疗原则: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