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粗心-细心——明智之人,取之有道(1/2)

点击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http://www.doupo7.com全新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精心和细心是一组显易而见的人格特质要素。出于对人们习惯思维的尊重,我们仍然以“粗心是个坏毛病,需要改正”这种观点开始对粗心细心的探讨。

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的童年。童年时代,父母经常这样教导我们,不要粗心大意,做事的时候细心点。尤其是当我们由于粗心而犯了错误,这种教导便更加肆无忌惮的萦绕耳旁。

如果我们将犯的错误成功改正,父母多数时候会给予我们一点赞扬,以口头表扬为主,不过总是不忘对我们再次叮咛:以后别再粗心,细心一点。

我们父母的父母就是这样教育他们的,所以他们认为自己这样教育我们也是理所当然。父母是我们的抚养着,也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我们对父母永远心存感激并满怀尊重。但是,父母所采取的解决粗心的方法是得当的么?

我们暂且把粗心当成一个彻头彻尾的需要改正的毛病,认知心理学家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听听这些认知心理学家的声音,或许我们会得到一些启发。

粗心的产生以及解决

多数的认知心理学家认为,粗心是由于感知不全面、注意分配能力差或定势错觉这三个方面所引起的,相应的也存在着有效的解决方法。

感觉知觉都是人脑对事物的直接反应,感觉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主要取决于事物的物理属性,知觉是人脑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应,受到人已经具备的知识、经验的制约。所以感觉是知觉产生的基础,感觉到的事物个别属性越丰富,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充实、完整,人已经具备的知识、经验使得知觉更丰富、准确和富有理解性。

由于感知不全面,人感觉到的事物的个别属性乏善可陈,也就增大了粗心的几率。感知不全面可以通过重视首次感知和反复感知来克服——重视对事物的第一次感知,对感知不明确的事物进行反复多次的感知。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