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无文字的宫廷饮食文献(2/2)

点击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http://www.doupo7.com全新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在河南省密县打虎亭一号汉墓出土的《饮宴图》上,宴会大厅上帷幔高垂,富丽堂皇。主人端坐在方形大帐内,其前设一长方形大案,案上有一大托盘,托盘内放满杯盘。主人席位的两侧各有一列宾客席,已有三位客人就坐,画面的右侧有四位侍者。这幅图表现的仅是宴会之一角,整个宴会规模之大可以想见。

1967年,山东诸城前凉台西村出土的一座东汉贵族的大型墓葬,其中有一块为《庖厨图》的画像石。此石以阴线刻画出的庖厨场面,可称为迄今所见反映汉代贵族饮食生活的最直接最生动的作品。

这幅画像石高一点五二米,宽零点七六米。描绘了一套前后连贯的烹饪制作过程的庞大场面,图中刻绘人物四十三个,个个忙碌,各有所事。从上到下有六七个层次,概括了原料储备,猪、羊、牛的宰杀,鸡、鱼、鹅、鸭的加工处理,包括汲井水、洗涤、蒸煮、酿造、烤炙等等,分工明确,动作熟练,栩栩如生,是烹饪操作的真实写照。如表现进行烹饪活动的烤肉串,有四人都跪在长方形炭烤炉旁,一人串肉,一人右手翻动肉串,左手搧动扇子,炉上架着正在烤炙的五串肉,二人等待将烤好的肉取走送往宴席上去。在图的最上方是在厨房檐下设铁钩,悬挂着各种肉类原料,自左至右有:牛腱、牛胁肉、猪肘子、猪胁肉、猪头、牛百叶、兔、小鱼串、大鱼、雀、鳖。这些原料,大多是干腊制品,是置阴凉处风干而成的半成品食物。从这幅内容丰富的画像石上,可以看出汉代皇室贵族们大宴宾客的情形,这种绘画比文字记录,更形象、更有价值。

画像砖是汉墓里出土的一种珍贵艺术品,它的位置往往嵌在墓室的壁上,一方面是墓室结构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是一种艺术装饰品。由于画像砖大多是从皇室富豪的墓穴里出土的,所以内容也多半是记录墓主人的生活情况,它真实地反映了汉代皇室贵族的奢侈生活。

现藏于成都博物馆的一幅名为《宴乐》的画像砖上,一人长袖起舞,其左一头上戴冠的人,正击鼓为之伴奏。左上方坐二人,其中一人正操琴弹弦。左上方一男一女,席地而坐,正在观察。中间有两几、一奁、一盂。奁、盂上都有勺,这是一幅贵族饮食宴乐生活的写照。左太冲《蜀都赋》云:“金罍中坐,肴鬲四陈。觞以清醴……巴姬弹弦,汉女击节。纤长袖而屡舞,翩跹跹衣裔裔。”正是这幅图的生动反映。

由上可见,汉代的画像砖石,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是我们了解汉代皇室饮食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料。

古代绘画作品

中国画有悠久的历史,根据史书的记载,中国在春秋时期已有绘画艺术,中国画不仅有鲜明的艺术特色,而且也有着丰富的表现内容,许多绘画,都直接而生动地反映了皇室和贵族们的饮食生活。

例如《韩熙载夜宴图》,是南唐画家顾阂中创作的,代表着中国古代人物画杰出成就的重要作品。它描绘了南唐朝廷重臣韩熙载尽情声色的夜宴生活,韩熙载坐在床上,案桌上置满了酒菜。饮食器具均为青瓷,为当时有名的越窑生产,越窑专门烧造供奉宫廷之器,庶民不得使用,故称“秘色”瓷。清人对此评论说:“其色似越器,而清亮过之。”该图中所绘的执壶和带托的酒杯,都是五代宫廷使用的典型器具,它的釉色以黄为主,滋润有光,呈半透明状,但青釉也占有一定的比重。该图使我们了解到唐宋时期宫廷饮食器具发展的水平。

现在可以见到的反映帝王饮食生活的绘画作品中,以反映清代皇室的饮食生活的最多。如雍正帝《行乐图》。

此图为清宫廷画家绘。画面色彩鲜艳,布局和谐。描绘在春暖花开之际,雍正帝及众皇子等人游乐于花园,正准备摆膳的情景。右边山石上放着盛食品用的提盒、捧盒、果盒、执壶、酒杯、茶壶及碗等。

又如《太和殿筵宴图》。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在故宫的中心部位,现存建筑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建在高约两米的汉白玉石台基上。殿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高约三十五米、宽约六十三米、面积二千三百七十七平方米。殿内有沥沥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富丽堂皇。明清两代皇帝的重大典礼和宴会都在此举行。殿中的金漆雕龙“宝座”是封建皇权的象征。此图就是清代皇帝宴请群臣的一个盛大国宴的场景。

《乾清宫家宴》(局部),内容是乾隆帝为其母亲崇庆太后做寿的全部活动。图中宝座上坐的是崇庆太后,前面捧杯的是乾隆帝,筵桌上摆满各色点心,殿外帐内桌上还摆着酒水。

再如光绪帝《大婚宴》中的纳采宴。

此图画的是在皇后家四合院内搭起的彩棚下,宴请皇后之父的场面,摆了近百席,席上佳肴陈列,反映了清代皇家成婚时宴客的习俗。

以上几幅图,可以说是清代皇帝饮膳生活的真实记录,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

上一章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