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世之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1/2)

点击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http://www.doupo7.com全新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据说,宋仁宗实在是不能够忍受臣僚之间“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的争闹,索性免去了滕子京天章阁待制的官位,再将他贬到岳州这个穷乡僻壤,心想,这下耳根该清净了吧!这就是《岳阳楼记》中提到的“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来龙去脉。不久,范仲淹也被贬到了邓州。

提起《岳阳楼记》就不能不说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范仲淹。范仲淹是怎么写出《岳阳楼记》的呢?原来,宋仁宗把滕子京贬到岳阳后,并没有颓废下去,这小子决定干一件大事,修岳阳楼。他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岳阳楼给修好了,等范仲淹被贬到邓州时,就让范仲淹为岳阳楼写一篇记。于是,一篇千古流传的佳作《岳阳楼记》就诞生了。

那么,《岳阳楼记》到底是一篇怎样的文章呢?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位贬官写给另一位贬官的安慰信。我们不禁要问了,都是被遭贬的官员,要说安慰也应该先安慰自己,怎么范仲淹倒“俨然成为一长者”了呢?我们先来对范仲淹做一个大致的了解。

我们先来看历史上的范氏家族,苏州范家的先祖范隋在唐懿宗时代是一个小小的县令,范仲淹的父亲范墉在吴越王钱俶的幕府里做事。后来又在徐州的武宁军节度衙门担任“掌书记”之职,也是一个当官的,不过官不大。

范仲淹的母亲谢氏怀上范仲淹的时候,据说曾去观音菩萨的塑像前问卜,这就是关于范仲淹“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典故来源。当时的情形大致是这样的,范墉问当时的主持,说我夫人腹中怀的是男孩儿是女孩。主持的回答很有意思,说是一个男孩,并且将来会做大官。范墉又问,那能做到宰相的位置吗?主持说,不能。范墉说那做不了宰相,能成为一个有名的大夫吗?主持说做大夫还不如做官保朝。还别说,后来范仲淹真的是如主持所说。这样说来,这个主持乃神人也,可以未卜先知。其实,这不过是一个传说罢了,谁知道是否真的有此事。不过,也并不奇怪,因为,在古代向来牛叉人物的出生都是非同寻常的。比如陆游,就跟天相扯上了关系。

然而,很不幸的是,范仲淹在他两岁的时候老爸就死了。没有办法,孤儿寡母怎么生活呢?古时候也流行改嫁这玩意,范仲淹的母亲从苏州吴县改嫁到长山朱姓人家。现在母亲改嫁了,那范仲淹就有新爸爸了,不仅如此,范仲淹的名字也改了,叫朱说。

范仲淹到了新爸爸家日子过得很不好,不但吃得不好,穿得也很差。你说物质上穷点没关系,人家吃一顿你也吃一顿,不过是好吃与不好吃罢了,可范仲淹这个“没爸的孩子”还要遭受精神方面的歧视。由于营养不良,范仲淹身体很瘦弱,就跟电线杆似的。这样的身体人家不欺负你欺负谁?现在,范仲淹更要想暴力反抗是不可能的了,唯一改变命运的办法就是发奋读书。所以,范仲淹走的路线跟天下文人是一样的。

好在范仲淹的母亲改嫁的朱家是江南的大户人家,族中就有学堂。都说“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这“没爸的孩子也像一根草”,虽然范仲淹可以跟朱氏子弟一起读书,但他的生活境况更加糟糕。很多时候连喝稀粥都成问题,为了能节省,范仲淹想了一个好招,早上的时候把粥熬好,等粥凉下来后再将它分为若干块,每次取一块来充饥。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范仲淹从没叫过苦,《宋史·范仲淹传》记载,“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范仲淹读书是“昼夜不息”,实在感觉太疲倦的时候,就用冷水洗脸,这样的苦很多人都不能忍受下来,范仲淹却说不苦,只要有书读就行。

欧阳修在《范公神道碑铭并序》中,说范仲淹是“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这说明范仲淹从小就有志于天下,在他10多岁的时候,就跟朱氏族中的一些兄弟中举为学究。

什么是学究呢?这个源于唐代的科举制度,其中有“学究一经”这一科,而应这一科的考试的就称为学究。《宋史·范仲淹传》记载,“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对范仲淹而言,通过这一科的考试那简直是轻而易举了。实际上,通过这样的一科考试,范仲淹不过是获得了“学究一经”的头衔名或者说身份,只有考上了进士才能授官。但是,因为范仲淹有了这么一个头衔,他就有资格去谒见一个当时很有名气的人,此人素有贤名,就是谏议大夫姜遵。

关于范仲淹见到姜遵时的情形,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有记载,“遵素以刚严著名,与人不款曲,众客退,独留仲淹,引入中堂,谓其夫人曰:‘朱学究年虽少,奇士也。他日不惟为显官,当立盛名于世。’遂参酒赐坐,待之如骨肉,人莫测其何以知之也。”

当时跟范仲淹一起去见姜遵的有不少人,这个姜遵好眼力,其他人都看不上,对范仲淹却是赞誉不已,还将他单独留了下来,对自己的夫人说,范仲淹是一个奇才啊!此人定当成名于世。有了姜遵的推崇,范仲淹从此在乡里是声名鹊起,经过范仲淹的不懈努力,在大中祥符五年考上了进士,获得了做官的资格。在这里做点补充说明,大中祥符是宋真宗的第三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总共9年,即1008年~公元1016年。

范仲淹考上进士后,做了广德军司理参军。这个做官虽然不大,但至少能让生活条件改善不少。于是,范仲淹做官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母亲接到自己身边奉养。后来,在改任集庆军节度推官时,范仲淹改姓还宗,名为“范仲淹”。在这里做点补充说明,范仲淹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备受刺激,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自强不息的范仲淹决定脱离朱家,自立门户,等到自己学业有成,再接母亲归养。我们可以想象当时范仲淹内心的那种悲恸的心情,年少的他流着泪离开朱家,独自一人外出求学。后来范仲淹考中功名,实现了他自立门户,再接母亲归养的承诺。

范仲淹一直很崇尚节约,在他为官初期,曾担任过一些肥缺,比如,监泰州西溪盐税、监楚州粮料院等,他没有乘机敛财,反而还用自己的俸禄资助其他人。《宋史·范仲淹传》里有这样一段记载,“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与,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范仲淹在生活上,只要不是接待客人,几乎是不会吃肉的,一家人的消费水平控制在最低。将省下的钱用来置办义庄,这个义庄有点类似于现在的慈善机构,用于救助族里的贫困孤寡。

通过以上的描述,我们对范仲淹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现在,我们回到文中开头说到的那件事上。庆历四年,即公元1044年,范仲淹的哥们滕子京被贬官到了巴陵郡。要说这个滕子京可是相当的了不得,现在不是有很多人经常为讨债而发愁吗?这事要是让滕子京去讨,对他而言绝对是小儿科。

《涑水纪闻》中说滕宗谅向民间欠钱不还者讨债,讨来的钱有一万缗。以前,别人讨不回来的债,现在滕子京给讨回来了,有了这样一笔钱,修岳阳楼就不在话下了。当然,你别以为滕子京就是一个只会“讨债”和“搞建筑”的“不务正业”的官,他到巴陵郡后,将当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仅一年的时间就取得了“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效果。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这样评价道,“庆历史,滕子京谪守巴陵,治最为天下第一”。

在这里,有两个问题便出来了——

1、滕子京为什么会被贬到巴陵郡。

2、范仲淹为什么要写《岳阳楼记》。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按照司马光的说法,是因为滕子京贪污公款。据说,滕子京在任泾州知府期间“费公钱十六万”,如此在任上“用公使钱无度”肯定会惊动朝廷。于是,朝廷便派人来查。滕子京很聪明,一听说朝廷要来查他了,便将所有账单票据全部销毁。根据《涑水记闻》的记载,“使者至,不能案,朝廷落职徙知岳州”。这样一来,便没有证据了,朝廷拿他也没有办法,不能够定罪法办,只好以“调动工作”为名,实为贬谪,将滕子京从繁华的泾州调到偏僻的巴陵郡。

滕子京被贬后为什么要修岳阳楼呢?有人说滕子是为了炫耀政绩,你看,你把我贬到这么个破地方,我滕子京依然能够治理得“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没说的,两个字“我牛”。也有人说滕子明着是修岳阳楼,实际上是变相的贪污。《涑水记闻》中记载,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时,筹资“近万缗”,“置库于厅侧,自掌之,不设主案典籍,楼成,极雄丽,所费甚广”。滕子京为了修岳阳楼,他想了一个法子,由官府出布告,让那些债主拟一份名单,注明有哪些是赖账之人,由官府出面催索,催讨回来的钱用于重修岳阳楼。滕子京拿到这笔钱后,自己掌管这笔钱,既当会计又当出纳,还当包工头。如此一来,他总能从中捞到不少好处。

如果上述观点属实,那滕子京可真的是一位高智商的贪官。但我个人并不赞同这样的观点。首先,司马光的《涑水记闻》只是一部笔记而已,不是正史,可归纳于“野史”。这样的书籍所记载的事情可信度并不高。

另外,书名中的“闻”字,乃见闻,说白了就是司马光从别人那里听说而来的。《涑水记闻》中关于滕子京“以公款馈赠游士故人”和借修岳阳楼“自入”只是由君贶所说,这个君贶就是指王拱辰,王拱辰是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反对派中的人。按照政见不同,难免会有肆意弹劾之嫌。史书记载,“时杜衍、范仲淹为政,多所更张,拱辰之党不便”。王拱辰很讨厌范仲淹,总想着找机会扳倒他,但一时也没法,所以就拿范仲淹的哥们滕子京开刀。

大家可能要问了,那王拱辰跟滕子京又没有仇,干嘛要这样诬陷他,就算要诬陷也应该诬陷范仲淹,范仲淹才是其政敌。这个问题很好回答,范仲淹跟滕子京是同科进士,两人关系一直甚好,交往密切。有这样一层关系,你说,滕子京能逃得过王拱辰的诬陷吗?

其次,根据《宋史·滕宗谅传》记载,对他的评价是“宗谅尚气,倜傥自任,好施与,及卒,无余财。”滕子京是一个做事潇洒,率性而为“好施与”的官员。他在任期间还兴办学堂,这可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的好事,“所莅州喜建学,而湖州最胜,学者倾江、淮间。”更何况,一个死后“无余财”的人,他会是一个贪官吗?

因此,滕子京为什么会被贬到巴陵郡便有了答案,实乃因为范仲淹所进行的“庆历新政”遭到反对派的忌恨,进而牵连到滕子京。换句话说,这是政治斗争中敌我交锋的表现。

我们再看第二个问题。滕子京让范仲淹给岳阳楼写记,曾给他寄去了一封信,名为《求记书》,并绘制了《洞庭秋晚图》随记书一并寄出,以便范仲淹寻找到写记的感觉。范仲淹看到后,灵感如泉,《岳阳楼记》便在邓州诞生了。因此,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并非在岳阳所作。

滕子京到了巴陵郡后,心情很糟糕。对此,范仲淹在《过庭录》中有记载,“自庆历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在岳阳楼建好后,按理说滕子京应该高兴才是,但他却说:“落甚成?只待凭栏大恸数场。”(《岳州府志》)这是什么意思呢?

岳阳楼建成了有什么可喜的?只等着建成后到上面依着栏杆痛哭几回。由此可见,滕子京的心情是伤心到了极点。作为他的哥们,范仲淹怎能不担心?在这种情况下,范仲淹便写下了《岳阳楼记》。

我说《岳阳楼记》是一位贬官写给另一位贬官的安慰信,其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借《岳阳楼记》对滕子京劝勉,告诉他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实,说白了还是心态问题,只要做到“波澜不惊”,就有“春和景明”之象来到。现在,岳阳楼在你的努力下修好了,你就想着登上岳阳楼,好好领略一下四周的风景,你一定会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兄弟,记着一定要做一个“喜洋洋”的人啊!

第二,范仲淹算定《岳阳楼记》一完成,过不了太久,滕子京就会被重新重用。据说,《岳阳楼记》完成后,宋神宗看了《岳阳楼记》非常的高兴,皇帝一高兴,好事就要来到。过了两年,宋仁宗就把滕子京调到徽州任知府。

你看,这范仲淹真是有“一世之师”的风范,一篇文章竟然改变了滕子京的命运,实在是让人佩服。如果我们遇到什么烦心事,不妨去读读范仲淹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相信一定会让你的心结打开,成为一个“喜洋洋”的人。

前面提到庆历新政,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知道,在北宋王朝建立初期,宋太祖赵匡胤深知唐朝“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以及朋党之争”对朝廷的危害。因此,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当时的丞相赵普就为此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他说,“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若君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涑水纪闻》)。

什么意思呢?简而言之,就是要将天下的兵权、财政大权、全部掌控在皇帝手中,强化中央集权。宋太祖听取了这个建议,并将之作为北宋的基本国策,长达150多年。这样一来,中央集权倒是加强了,但问题也慢慢显现出来了,这就是 “三冗两积”。

那么,何为“三冗两积”呢?即冗兵、冗官、冗费、积贫、积弱。赵匡胤即位后,第一件大事就是“杯酒释兵权”,将兵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同时,为了抵御来自北方政权的侵入,北宋建立了强大的“雇佣军”。根据《宋史·兵志》的记载,北宋的“雇佣军”每年成递增趋势。如此一来,那军费支付就相当庞大了,北宋这种“重武轻文”的策略,无疑造成了“冗兵”之弊。

在“冗兵”的同时“冗官”又出来了,由于害怕武将的势力过大,北宋采取重文官而轻武将的策略。因此,文官的势力相当庞大,他们不但掌握着财政大权,还掌握着兵权。那么,如何培养更多的文官呢?我们知道,古代读书人是靠科举制度而进入仕途的,这样一来,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增加科举考试制度下的录取人数。在这里做一个比较,我们就非常清楚这个录取比例的变化,在唐朝一年中最多录取的进士人数也不过才三四十人,而宋朝在一年中最多录取的人数达到三四百人,几乎提高了10倍,这是一点。

另外一点,在唐朝考中进士后并不能立即授官。关于这一点,我在“古代知识精英心灵探秘”系列第一部里有介绍,这里不在累述。我们看看宋朝的情况,在宋朝,只要考上进士就可以立即授官。在大约300年的时间里,宋朝通过科举制度广揽人才,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官群体。为了维护这个群体的稳定,朝廷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实际上就是高薪养官。

庞大的军费开支,官俸开支给朝廷的财政造成了非常沉重的负担,长此以往,如何不冗费、积贫、积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刚刚亲政不久的宋仁宗决定厉行改革。那么,问题就出来了,由谁来积极推动这次改革呢?宋仁宗眼光独到,他看中了心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志的范仲淹。

宋仁宗任命范仲淹和贾昌朝为参知政事,杜衍为枢密使,韩琦和富弼为枢密副使。负责改革。当然,负责庆历新政的并非只有这几个人,另外还有蔡襄、余靖等人。庆历三年,即公元1043年,范仲淹不负众望,拟出了著名的《答手诏条陈十事》奏章。这份奏章就是庆历新政采取的具体措施,其内容如下:

1、明黜陟。比如,制定出新的官员考核政绩的制度,不看资历,看实际能力,并破格提拔有大功劳和明显政绩的官员,撤换有罪和不称职的官员。

2、抑侥幸。比如,限制官员的恩荫特权,防止他们的子弟充任馆阁要职。

3、精贡举。比如,改革原来科举考试的死板形式及内容,把诗赋改为重策论,把明经科考试内容改为阐述经书的意义和道理。

4、择官长。比如,朝廷派出专门的人到地方去检查官员的政绩,奖励有用之才,罢免无用之才。总之,在选派地方官时,要做到认真地推荐和审查,以防止冗滥。

5、均公田。比如,均衡官员的职田收入,没有职田的官员,就按等级发给他们,使他们有足够的收入养活自己。对于职田多的官员,则减少他们的职田,防止和减少贪污。

6、厚农桑。比如,朝廷降下诏令,要求各级政府大力兴修水利,大兴农利。

7、修武备。比如,在京城附近召募强壮男丁,充作京畿卫士,用来辅助正规军。这些卫士闲余时就回家务农。这样一来,就可以节省给养之费。

8、重命令。比如,删去一些繁杂冗赘的条款,裁定为皇帝制命和国家法令,然后再颁布下去,这样,朝廷的命令便不至于经常变更了。

9、减徭役。比如,针对户口减少,而老百姓对官府的供给却更加繁重的情况,将户口少的县裁减为镇。如此,徭役便减轻了。

10、推恩信。比如,朝廷不定期向民间施予恩惠,并派主管部门进行监督,查看执行情况。

范仲淹提出的这十条改革内容,宋仁宗看后非常高兴,同意实行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因此,到了十月的时候,宋仁宗根据范仲淹的《答手诏条陈十事》中的“择官长”以及欧阳修的建议,颁布了新政的第一道诏命,选任了一批按察使,派往各路视察官吏状况。然后,范仲淹根据按察使提供的报告,亲自审核各级官员,见到不合格的,立即以笔勾去。当时,富弼就说,这一笔下去恐怕这一家人都要哭了。范仲淹回答说,一家哭总比一路哭要好。足见范仲淹对新政严格执行的决心。之后,亲历新政的其他内容陆续得到实施。

庆历新政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打乱了原有的行政秩序,触动了许多官僚的利益。因此,必然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特别是以夏竦为首的反对派,更是千方百计地欲置革新派于死地。更有甚者,以罢朝相威胁。在这种强大的压力下,宋仁宗下令解除范仲淹参知政事的职务,将他贬到了邓州,并下令废止新政大部分内容。当然,那些参与了亲历新政的革新派中的人也一一被便到了地方上。这样一来,庆历新政仅维持了一年零四个月就宣告失败了。

现在,我们来看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王夫之的观点是,认为宋仁宗在性格上有毛病,耳根子太软,既从善如流,也从恶也如流。一开始的后时候,他对范仲淹的确很信任,但是他改革过程中会遇到的阻碍认识不够充分。一旦遇到强烈的反对声就退缩了。一句话,宋仁宗就是那种首鼠两端之人。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导致了宋仁宗在位期间无所建树。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