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翻塘,反面(1/2)

点击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http://www.doupo7.com全新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并不是每一口池塘都会“翻”的。“翻塘”的大多是一些门前塘,村庄附近的糖。村民们洗衣、洗菜,再加上下雨天从一些房屋阴沟中冲出的脏水,水质太肥沃。或者像菱角塘这样大部分水面,在夏天都让一层菱叶覆盖的塘,再还有鱼苗数量放养得太多的塘,才会“翻塘”。

在花墩村南,大丁岩山脚下的菱角塘,每当夏日,就总会有那么几次翻塘。

翻塘翻得最厉害的,莫过于在头一天下午或晚上下了一场暴雨,次日一早,您瞧吧,必然“翻塘”。

“翻塘”这天,对于花墩的子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其情其景可与小溪里毒鱼仿佛。人们拿着“捞灰”——一种捕鱼器具,裙篮,畚箕,脸盆,水桶,凡是能捉鱼捉虾用到的器具全用上了。

“翻塘”的时候,菱角塘边最多的还是小鱼,小虾——花墩方言叫“花弓”。木鲪,章高,车料。以上三者都是小鱼名。甚至还有黄鳝。这些虾兵蟹将们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拼命往岸边游弋是在自投罗网,相反,倒是成群结队,舍生忘死,前赴后继,大义凛然。其情其景颇像是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它们高举起“剑、戟、斧、钺”……浩浩荡荡,一波又一波往岸边奔涌。

随便用畚箕一捞,就能捞上好几尾小鱼、小虾,

这样的美事,一次一般只能持续上很短的一段时间。从天刚蒙蒙亮,到一轮红日喷薄欲出之前,前后大抵一个小时光景。随着太阳逐渐升高,这些“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的虾兵蟹将,就会渐渐恢复理智,再也不会贸然往岸边齐集,而一个个向深水区逃遁。

然而,这一个多小时的“狂欢”已足够矣。日出之后,大人们还要外出田间干庄稼活。大人们各自领着自己的小孩,拎着战利品,一个个得胜归来。

中午,几乎家家户户都飘散着鱼的香味。用酒糟。腊肉,里氏——一种野生蒜,来翻炒这些战利品,是最好的下酒菜、饭菜。

乡下的日子,有时就是这样的五光十色。

反面

何谓“反面”?

浙中风俗,某户人家的亲人死了,去向亲戚们报丧时,报丧之人,必须将衣服反过来穿。这就被称之为“反面”。

公元19xx年,百花的祖母去世。那时,文曲与百花刚刚确定恋爱关系。又恰逢百花的母亲鲍三株到婺城的大女儿百合家去作客。家中仅剩下陈腐老头一人。于是,啪电报,到百花的姨夫家去报丧等等差事,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文曲的头上。

文曲去报丧,按照浙中风俗,只好将身上的衣服,脱下来反穿,穿成反面。

他骑了一辆自行车,去了田螺镇,先向百花的姨夫报丧。

正逢那一天,是田螺镇市集。

一个花季少女,少不更事,显然也并不了解当地的风俗。她一见文曲的衣服穿成了反面,立马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立马嬉笑着对她身边的一位同伴说:

“瞧。这人衣服穿成了反面,他自己都不知道。”

她笑文曲。

文曲却在心中反笑她不晓事。文曲心中暗忖:

“你还嫩!”

浙中风俗,报丧之人在报丧时,除了衣服反穿,到了亲戚或者朋友家以后,还必须喝上一口茶——不管你是不是口渴——则不知到底是何道理?

何谓“风头”?

不管你信不信,干任何一样事情,要想把它干好干漂亮,都必须有一股干劲,一股精气神。“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这口气没了,人也就死了。就是活着,也是行尸走肉。一株树皮没了,树也就枯了。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