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华夏人是条龙,一群华夏人是条虫。这句话虽然说得有失偏颇,但翻华夏的历史,确实不难出从古至今,华夏人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内斗。无论是肉食者所处的庙堂,还是平民百姓所在的江湖;无论是内忧外患时期,还是歌舞升平之时,为了获得独赢的机会,人们总在相互算计。没办法,谁叫华夏不存在长期双赢的环境的呢!
以一个普通人为例,小时候为了获得好的求学环境,就不得不去少数几个集中了当地优秀师资力量的学校,这是有能力的父母在帮孩子争,所以孩子在踏入校园第一步就要知道机会的来之不易。而在整个学习生涯期间,由于班级人多,老师jing力有限,为了获得老师的更多关注,想上进的孩子就必须力压班级其他人,从而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这时候的竞争因为学生们的单纯还算得上良xing,但种子却已经埋下。反正江河活了这么多年,还没见过多少一公一母之外的尖子生能成为好友的,反而是他这样的中等生,对上对下都能混得开。
离开校园走向社会后,面临着生存的压力或动力,大家彼此之间就由校园时期还算良xing的竞争转变成了不择手段。没办法,在华夏从小到大的教育模式培养之下,只有处于第一位置的人才能获得最好最多的资源,就算是排第二都与第一天差地别。
比如广大的上班族,普通职工与领导之间光是一个薪酬就是天上地下的区别,更不用说福利待遇这类比较一下就让人愤世嫉俗的。
作为全世界少数几个上下级薪酬鸿沟化的政局稳定国家,在华夏当领导并不是以工作能力为主导,所以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当见与自己工作能力差不多的人靠着其他方法能过得更好时,谁会不想着去争一争呢!当然,作为面子工程,华夏吃公家饭的收入水平不高,差别也不大,但手中掌握的权力才是这些肉食者们真正经济收入和特权享受的来源。所以江河以前在与一些朋友聊天时,都常常听他们感叹,当初错以为公家饭好吃,但真正进去后才知道没能力没关系往上爬的,一旦自以为是的进入了热门单位,那才真是钱少事多遭气受。但等他们真正的醒悟时,又因为好不容易累积起来的资历舍不得走,因为他们也幻想着有一天能成为手握实权的领导,过上全世界第一等的生活。
或许是迫于整个社会的压力而为了上位不择手段,所以在内心明知这样做不好的情况下,编造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催眠自己,是许多斗士常用的方法。
江河也不是什么圣人,受了气,且也窥觑着内陆第一导演宝座的他,自然也要把记忆中的头衔获得者拉落,使自己能享受到宝座上的特权。
很多时候拍电影都需要实景拍摄,这就牵扯到一个向zhengfu部门审批的问题。在国外,基本上只要有钱,那么就算是想在白宫里取景也是可以的。但在华夏内陆,取景就变成了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那些无关紧要的场景自然是递个申请交点钱就行,但涉及到重要的历史或者地标类建筑,就不是有钱就可以的,还得要面子。
比如拍摄《特别行动》时,江河本想去掉首都,拍个飞机撞三峡大坝的场面,但实地取景的申请才递上去,马上就被驳了下来,而且江河还收到相关部门的谈话邀请,让他谈一谈创作想法是怎么来的,是不是受到了某些人的教唆。要不是江河好歹算个名人,平时间也经常做些浦桥修路资助贫困地区的好事,也许……
再加上独党统治的内陆zhengfu内部也是山头林立,不是谁都要卖王董事长背后之人面子,相反还有不少敌对派系的,江河迫切的渴望有更方面申请到外景地的方式。而成为内陆第一导演,成为这个行业的第一人,江河相信这样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优待权。
身处国外,本应携手为国争光,现在为了一己之利要去对同胞出黑手,江河自然也要有一个能说服自己的理由。
为了让国内电影不走弯路,不一味的追求大场面大制作,而回到以故事取胜的正规。如此有使命感的口号,足以让江河在坐马桶时心里默念几遍,而后抽上裤子去为华夏的电影事业而奋斗。
由于走的是文艺范路线,柏林电影节与威尼斯电影节一样注定了前来参加的巨星不多,但不管再怎么少,依然会有不少大腕与自己参演或导演的电影前来柏林,获取文艺片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正因为有了这些巨星的参与,才为柏林电影节增光添彩。
巨星能为整个电影节都带来光彩,自然也能为电影节中的首映电影关注度锦上添花。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