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妮急了,摆着小手道:“不成,不成。白爷爷只教我如何写字,讲的也是历史知识,和学校里学的东西可不一样。我想去学校学习,将来考上了大学,做个有出息的人。”
香芬愣住了半天没说出话来,关德倒挺高兴,吐出一口烟圈道:“好,好,我闺女有志气!”
香芬狠狠瞪了丈夫一眼,继续劝着闺女:“妮儿乖。你想学习在哪不能学,除了去白爷爷那学写字,娘平时再教你剪花儿怎么样?”
原来香芬以为女儿只是在家闷的慌,听见哥哥回来说学校多么有意思才动了心,所以答应了春妮一直嚷嚷着要学的剪纸。
另一个原因则是上学的学费,家里承担两个孩子的学费有些困难。虽然拿不出钱可以用粮食代替,可家里现在只有关德夫妇两个劳力,时不时还要拿回许多去孝敬关老爷子两口子,若再多一人上学,实在是入不敷出了。
春妮也想到了这回事,略带懊丧的垂下了头。香芬自觉有些对不住闺女,忙拨亮了油灯,取出篮筐里的剪子和彩纸,张罗着要教春妮剪纸。
春妮这才多少打起了精神,听香芬和她讲解着剪纸的真谛。灯影下,额娘的眼神儿,走剪的手法,深深地刻在了春妮的心间。
小小的剪刀,薄薄的纸张,在灵巧的五指下,展现着一幅又一幅美妙的画面,月辉撒进屋中,静谧的陪伴着主人度过这美好的夜晚。
香芬先把自己从春妮姥姥那儿学来的满族嬷嬷人儿的剪法和运剪法交给了春妮。
满族嬷嬷人儿是满族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族人生活中的各种心态和情绪的代表,在他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相应的嬷嬷人神灵。据说满族嬷嬷人儿有上百种,而且相貌和剪法更不相同。
剪嬷嬷人是一门复杂的手艺,这要先会叠纸,叠好了纸,才可以下剪子。
怎样下剪子,这就更讲究了。
香芬告诉春妮,道:“剪嬷嬷人时要会运剪。运剪时,要凭心和手来掌控剪的厚薄度,不能硬走、随意走或凭空想象走,要一口气剪下来。”
春妮点头问道:“为啥要一口气剪下来?”
香芬答道:“这一口气是练人走剪时的底气。剪纸需要下力气的,也是一股子精神劲儿。你要是一换气,那手劲儿就折不上去了,纸口就会发生变化,剪出来的嬷嬷人也就没了灵性。”
春妮颔首,在香芬的指导下开始学习怎样叠纸。粗糙的草纸很快把春妮的小手磨的通红,香芬有些心疼,替春妮呼呼着:“疼了吧?还想学么?”
春妮笑的甜甜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份伟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得好好继承下来不可。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