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玲珑虽然没有从秦承嗣那里,问来“大爷”和“二爷”到底都是谁,但是,在之后她又自己默默思考了半晌后,心里多少也有了个底。
当天下午在秦王因为有事短暂的离开了片刻后,池玲珑找来了正在致远斋外边的香樟树上,晒太阳的阿壬。就有关询“大爷”和“二爷”这两个代名词,究竟指代的是谁这个问题,好生询问了他一番。
结果自然不出池玲珑所料,因为阿壬告诉他的结果,和她自己默默猜到的事实,竟一般无二。
墨乙口中的大爷,实际上指的便是秦承继;而二爷,便是指的秦承业。
至于这两个人,如何会被墨乙“亲昵”的称之为“大爷”和“二爷”,这其中却也是有一段故事的。
举凡大魏朝民众,都知道秦王府子嗣单薄,自第一代秦王秦湛被封为大魏唯一一个异姓王后,秦王府几乎都是一脉单传,其中更是几次三番差点断了香火。
远的就不说了,就说上一代秦王秦琼,因为瘟疫惨死在了西域的时候,虽然当时的秦王妃拼死为秦王府生下了一个儿子,但是,因为秦承嗣当时是早产,出生之后身体又极尽病弱,随时有可能夭折。他是老秦王的遗腹子,又是唯一一个儿子,一出生便手握了秦家五十万军队,可以说是大魏举足轻重的人物。
若是他能好好的活下去。不仅陇西五州十八府无忧,秦王府又有香火可以延续,但若是他真的命不大。早早死去了,不仅秦王府完全有可能因为没有子嗣传承,被皇帝夺爵,连边境都会再起烽烟。
因为秦王府血脉传承这件事件,确实干系重大,而当时的小秦王秦承嗣的身体,又实在太不争气。当时的弘远帝便从秦家宗族中,挑选了两个年龄和秦承嗣大小差不多的男孩儿。下旨将他们赐给了秦承嗣,当“亲兄弟”。
这个亲兄弟其实是有讲究的,几乎当时大魏朝堂上所有人,都明白皇帝此举是什么深意。
不外乎早一步做打算。为了以防秦承嗣早夭,秦王府断了香火,就多为秦王府添两个子嗣。
这样,若是秦承嗣侥幸活下来,他便依旧是这一代的秦王,不过是多两个“族”兄弟帮衬他,这样对秦王府来说有利无弊。
而若是他命不大,早早的就去了,这两个“亲兄弟”也是记在了他母妃名下的。按礼说,也算是秦王府的嫡子,也可以光明正大的拥有继承秦王府家业的权利。
其实。这和过继子嗣是一个道理。只不过,以往人家过继子嗣的时候,要不就是夫妻一方做主,或是父母做主,而秦王府的子嗣过继问题,却是被弘远帝全权做主了。
在当时的民众看来。弘远帝此举其实无可厚非,不仅不算有违礼制。甚至还可以称得上是“大仁大义”。
一来,秦王府的血脉可以继续延续下去,第一代秦王秦湛的心血不至于因为没有子嗣传承,打了水漂。
二来,秦王和亲王妃百年之后,也有子嗣供奉,不至于成为孤魂野鬼。也不至于因为没有为秦王府留下血脉,无颜面见祖宗。
按说,弘远帝当时的做法,当真算是妙极也对极,不仅仁义,也烘托了他宅心仁厚的明君形象。
而当时被弘远帝赐来给秦王做兄弟的两人,便是年纪比他大三岁的“大爷”秦承继,以及,年纪只比他大一岁的“二爷”秦承业。
三兄弟从小一同被老太妃放在膝下教养,即便进宫和皇子们一同受教育,也从没落下过任何一个人。
放在平常,朝夕相处十几年,即便再是没有血缘关系人,也合该亲如一家了。但是,因为利益关系相悖,“亲兄弟”三人,到底做不到真正亲如兄弟。
这其中不仅是因为秦承嗣安安稳稳的活下来了,另外两人因为无缘秦王这个亲王爵位,心生忿恨,同时还因为,“大爷”和“二爷”各自的家人,也极尽挑拨离间之能事。
说起秦承继和秦承业的家人,就不得不再说一说秦家宗族。
秦家宗族也是个有意思的。
他的有意思不仅是在于,这一帮子人,在第一代秦王秦湛封王后,主动贴上了秦王府,以秦湛出了五服的堂哥自称,更因为,在经过十几代人的传承后,他们还异想天开的做着,将秦王取而代之的美梦。
都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话说的可一点都不假,就因为秦湛一飞冲天,和秦家有关系的五大爷四姨妈,你祖奶奶的五姨婆家的小姑奶奶,全都找上了门。
人多了事儿也多,当时的秦王秦湛,也是看在大家都好不容易在乱世中存活下来了,想着能帮就多帮一点。倒不想,他是出于善心,却被人当成了冤大头。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