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同样出色的男女,穿着同款同色的华服,自马车旁款款而来。身后还有两只白虎亦步亦趋,紧紧跟随。
先前还寂静无声的百姓沸腾起来,不知谁带头喊了一声:“是世子和郡主!”
于是呼啦啦的一阵跪拜,百姓们都齐刷刷跪下,齐齐磕头:“见过世子郡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也有喊万岁的,只是夹杂在“千岁”里便显得弱了。
从“万岁”又变回“千岁”,慕扶疏也感到好笑,这些人真是可爱呢!
三郎微笑着平举双手,让跪地的人都起身,慕扶疏眼角撇过蜀王,他的脸色已经出奇难看了。
在蜀王身后,慕扶疏看见了一个不可能出现在这里的人,揉了揉眼睛,她没看错,那个和杨翁并辔而行的人是她亲爹崔崇瑜。
这个人怎么会在这里?慕扶疏一向不喜形于色也绷不住,三郎回头担心的看了她一眼,顺着她的目光看去,也看到了崔崇瑜正坐在马上看向这里。
三郎提醒了下慕扶疏,正事要紧,其他的回去再说。两人并肩走到蜀王跟前。
蜀王没有下马,居高临下的看着他们俩。三人相距大约十米左右,中间却仿佛隔了一条鸿沟。
慕扶疏和三郎站定了,无比淡定地向蜀王行礼。
蜀王看着他们身上的服饰,和他们相比,他一身戎装真算不得什么。
隋朝以前的君王、皇帝,对穿什么颜色的袍服,时有规定,时无规定。
西周、东周时期,据专门记载此时典章制度的书籍《礼记?月令》记载,天子“着青衣”。从战国到秦汉魏晋之际盛行“五行”终始说,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按水、火、木、金、土(五行)与黑、白、青、赤、黄(五色)分别相配的“五德”说,穿黑色袍服。
晋代实行金德制度,以赤色为贵,故晋代皇帝着红袍。后来,“五德”说受到挑战,一些皇帝也不再以“五德”说为惟一行事准则。
到了隋朝,穿越前辈解放军同志木有使用他喜欢的绿色,而是按照他所理解的皇帝要穿明黄,规定皇帝、太子已经有封号的王爷才能用黄色,且按照颜色来分等级,明黄金黄只有帝后太子太子妃能穿,其余的按照封号由深至浅。
此刻三郎和慕扶疏身上所着的黄色,基本已经可以向帝后或者太子太子妃靠拢了,他们的心思在明眼人心里已经昭然若揭。
蜀王眼中似乎要喷出火来。他设想过几十种初到洛阳城会遇到的情况,没有一种是有眼前这一幕的。
三郎和大娘,是在向他宣战么?
他抬眼看向两人身后的洛阳城百姓和各大家族的人,他们的眼神已经让他明白,洛阳城,他永不可能收复了。
早知今日,他必会不惜一切代价攻入江宁!
三郎早知道蜀王在想些什么。可惜机会稍纵即逝,蜀王是个难得的清醒人,只希望他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他们与他关系还算和谐,尤其是他的尴尬身份,他们是不愿意和他为敌的。
龙椅上只能坐得下一个人,自古以来都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现在的情况是蜀王有兵马,三郎和慕扶疏有秘密武器和好名声。
几十年来,突厥和大隋大齐时有摩擦,但是从来没有败的这样凄惨,用全军覆没来形容也不为过。
三郎和慕扶疏做到了。虽然现在没有**微博,但是消息的传播还是很快的,相信用不了多久整个大齐都会知道这件事。百姓们都会知道三郎姓杨,是前朝皇室淮王世子唯一的骨血,而淮王是曾经被哀帝下旨要立为太子的人。
来自现代的慕扶疏很会利用社会舆论,接下来她会将红薯也是他们拿出来的消息放出,并且会陆续将土豆玉米等高产耐寒耐旱粮食和棉花等作物拿出教百姓栽种,继续为三郎造势。
百姓的要求很简单,吃饱穿暖就好,慕扶疏相信只要他们能满足百姓这个要求,那么不用他们去争,百姓们自然会将他们捧上皇帝的宝座。
兵不刃血便能达成目的是最好的,慕扶疏也不希望再来场内战。蜀王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是三郎的亲爹,弑父的事情三郎也做不出来。希望蜀王能想清楚,不要与他们争才好。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