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八登基大典,二月十九新帝登基后首次召开大朝会。
那一天大朝会,四品以上官员全部入京朝拜新帝,文武两列官员一直延伸到奉天殿外的广场上,一眼看不见尽头。目之所及是金碧辉煌的琉璃瓦,浩大庄严的宫殿——玄澜一身赤金龙袍,昂首阔步面容沉稳,身后是手持仪仗的宫女内侍。
仿佛宫殿在远去,朝臣在远去,仪仗在远去……一瞬间这个沐浴在日光中的孩子竟也有了几分顶天立地的味道。
祈舜站在所有朝臣的最前列,黑玄蟒袍,紫金玉冠,深吸一口气,跪下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地同歌,威严浩荡的钟声响起,所有朝臣都跪下大喊“吾皇万岁万万岁——”
这是人世间权柄的极致,玄澜一步一步登上九重帝王台阶,最终坐在金銮龙座上,回视下方,抬手道:“众卿平身。”
少年至尊。
随后汪福全站出来宣旨,还是之前隆平帝留下来的那一份:登基大典后由右相及六尚书所组之代中书省解散,新帝亲权,后宫妃嫔亦不得干政,思及新帝年幼,朝政力有不怠,着皇九子翊亲王辅政,是为摄政王。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权柄一定要掌控在姓段的人手里。
至于小皇帝长大后怎么把权柄从他叔叔那里拿回来,那就是他们俩的事了。
代中书省解散,最终的决策权就还是在皇家手里,这几位权臣不可能明着违抗圣旨继续把持朝政。后宫妃嫔亦不得干政,这是从源头上阻断了外戚祸乱朝堂的根源,不论是□□妃安氏还是太后张氏,垂帘听政这种明晃晃的做法是断然行不通的。
明面上,不管是摄政王把持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是叔侄情深摄政王一心一意辅佐小皇帝,总归这皇权还是在姓段的人手里;暗地里朝堂上上下下如何风云诡谲如何波涛暗涌那便各凭本事。
祈舜站出来谢恩,他们已经有了最大的资本,若是这样也能输,那也怪不得别人。
新朝的第一次大朝会,本就是走个礼仪性的过场,昭示这先皇已逝新皇登基,这个皇朝又翻开了新的篇章,要重新投入到美好的生活中去吧啦吧啦吧啦,汪福全又念完一长篇由礼部呈上来的新朝赋文,在心底松了一口气,暗道还好咱家做足了功课,这么长一片赋文没读错一个字。
随后几个小官出列禀报了几件小事,几个大官出列说出对策,摄政王附和,皇帝同意,着相关部门事后呈上详细应对奏本就解决了。
真正棘手的大事没人那么没眼色在今天的朝会上提出来,大家都其乐融融的,眼看着就要无事启奏了,小皇帝一个眼色,汪福全又掏出一卷圣旨开始念: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朕新登大宝,当开新元御新极…………特改年号为承庆,今年当为承庆元年,钦此——
圣旨传遍天下,民间都将小皇帝称为承庆帝,也明显的期待着,能够在其治下,享受到真正的盛世繁华,福庆安年。
新朝初立,有很多事都需要定下来或者说……有很多利益可以瓜分。最大的一块肉自然是摄政王或者说顾命大臣,但既然先帝定了九王爷为摄政王,这便罢了。除了顾命大臣之外,还有一个位置,也是让很多人眼红趋之若鹜的。
不要忘了小皇帝也不过才十一岁,这个年纪的皇子皇孙们大多都要在经世轩内完成自己的课业,为了以后小皇帝能够更好的治理国政,必然也需要请老师教导小皇帝的课业。但身为皇帝需要的老师水平和身为皇子需要的老师水平肯定不一样,以前经世轩的老师肯定资历不够了,那么帝师这个位置,也是值得争一争的。
每日都能够和小皇帝见面,还负责教导小皇帝课业,这都是夜歌尊崇至极的位置。
两月后,当新朝的一切都步上正规,终于有人提出来,为江山计,为皇室计,当为皇上请帝师了。
帝师要请哪三个人祈舜心中早有计较。毕竟玄澜现在这个年纪,正是形成是非观念的时候,搁他上辈子,这个年纪的孩子最容易瞎折腾,俗称青春期。帝师在某种程度上简直比他还和玄澜亲近,要是教他一些了不得的东西,这个孩子就能被毁了,甚至严重的说,这个皇朝未来几十年也能被毁了。
他怎么能够容许这样的可能。
但帝师也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定下来的,他如果要一言独断,那他请来的这三个人必然要由足够的资历或者威望能够压的下朝中的声音。
第一日,翊亲王府的青帷马车驶向了京城东郊的四立书院,“四立”取自前朝圣人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书院院长是当世鸿儒章鸿元。南陆北章,南方南麓书院的院长陆晓和北方四立书院的院长章鸿元,两人不仅自身学识渊博通晓古今,还开办书院教书育人,乃是是真正的一代国学大师。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