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风高杀人夜,而且还是一个微微飘了几点霰雪的杀人夜,对于出兵攻战之类的事情来说,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柴克宏带着数千刚刚饱餐了一顿肉食、还用这个时代来说度数最高的白酒(虽然也才二三十度)痛饮一番、驱寒壮胆之后的士卒,在微微积起雪被的荒原上行进。无锡附近一带,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形,连一个起伏的丘陵都不太容易找到。每到冬日,就只有一望无际植被凋零的田亩。
虽然已经顿兵河沿两日了,对面的吴越军肯定已经日夜加强防备,夜袭起不到任何偷袭的突然性,但是柴克宏仍然选择了夜战。
原因无他,哪怕对方知道你会去,有防备;但是夜幕的掩护,好歹可以让南唐军在渡河的时候,不易被吴越军埋伏在夹城之后的弓弩手提前太久侦测到;在河面上抢渡的时候,遭到箭雨集中洗礼的概率也会小得多。只这一点的好处,就足够支持柴克宏做出夜袭的决定了。
东圩河须臾就进入了南唐军选锋的视线,虽然天色比较黑沉,但是毕竟薄薄的积雪可以让地面的反射率充分提高、让光线的利用率比没有下雪的日子增强数倍,二三十米开外有流水淙淙的河流还是可以感知到的。
扛木筏、撞木的力夫们,浑身只着了薄薄的棉甲,也没有带什么武器装备。毕竟他们的任务,是把尽可能多的负重体力节省出来,好扛起更重的木筏和攻城撞木用的。一艘艘木筏被丢到东圩河里,很快就堆积起一些可以前进的浮桥——
毕竟这只是六七丈宽的河流,比一般城池的护城河也宽不了多少,而且作为运河,水流落差还是很缓的,否则水流太急的话不仅不利于行船稳定,还会导致太湖水被长江水倒灌泛滥。故而,木筏等大件的浮物入水,竟也不易被冲走;有些原本就有六七丈长以上的大木、由十来条汉子合力才能扛起,丢进河中的时候更是有可能直接横跨运河两岸卡在淤泥里。
“全部冲过去!正面六个营的人马直接架飞梯登城、撞木撞门!两翼偏厢指挥使的人散开,在刺木桩后面隐蔽,分批把木桩拔掉!”柴克宏见架桥的力夫已经干完活往后推了、身着铠甲手持利刃的先登选锋则接替了架桥队的位置、块要踏着浮桥、木筏冲到河对岸了。于是立刻开始低声而又沉着地喝令。
当然,另一个导致柴克宏出声喝令的原因是,到了这一步,再隐蔽行踪也没有必要了——河对岸的夹城城墙上,已经有吴越军的弓弩手开始放箭了,很显然,他们已经被发现。
“嘣~嘣~”的弓弦声一阵阵一*地连环回响,密密匝匝的箭雨几乎如山岚漫卷一般吹拂而至,当先一条由三根合抱粗细、八丈长短巨木构成的壕桥上,整整二十多个南唐军士卒被正面飙射而来的密集火力全部扫倒。不是中箭后惨叫落水,就是被连续七八根箭矢射中后硬挺挺地直接钉死在巨木上。
偶有几个悍不畏死、又身披重盔铁甲、手持巨盾的大力勇士。看上去也都是都头、军使一类的中低级军官。在吴越人箭雨射过来的时候,靠在一起顶着铁皮包面的巨盾猛冲,堪堪冲过了木桥,却听一声如闷雷余音的回响响起,随后三四重铁甲、数面巨盾竟然连同着几具*被一并串成了羊肉串一般的形态。
几具尸体余力未消,竟然被射飞起来往后腾腾地飞出数丈之远,钉在了河西的堤岸上。这时,有几个侥幸刚好经过尸体旁边的南唐士卒,才看清楚那是一根长约九尺、通体浑铁的巨箭。
“不好!是三弓床子弩!”一箭之威,居然令尸体旁边十几步内的南唐军士卒气势顿时为之一挫。虽然床子弩的射击频率很慢,上弦绞动折算到后世的话,约摸半分钟才能射一箭,消耗的上弦人力又多。但是这种武器射击对偷袭敌军的心理挫动则是非常明显地——因为这意味着,敌人早有准备,不然不可能仓促接战就使用床子弩。
南唐人的攻势略微顿挫了数息,随后硬着头皮的先登选锋继续举盾冲杀。吴越人的箭矢也依然如同循环播放一样瓢泼挥洒,数台床子弩自然也捞到了几次表现得机会,渐渐找到了合适的纵向封锁浮桥的射击尺度,每次开火,都可以钉上一串人肉串。
当然,在先登选锋全部展开冲锋之后,柴克宏少不得让跟在后面的南唐军弓弩手也在黑暗中排开阵型、布好大面积的藤牌木牌遮蔽,随后对着对岸的吴越军夹城阵地进行盲目的抛射压制——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