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条约”作废,军备煮赛再度开始,世界就不那么平静了。
一九三八年,发生了两件影响深远的事情。
十月底“华盛顿条约“作废后不到一个月,法国就宣布,二十万陆军不足以为法国提供基本安全,如果不准许法国扩充陆军,法国将别无选择的废除柏林和会强加到法国头上的不平等条款。
这下,整个欧洲都沸腾了。
要知道,限制法国军备是柏林和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大战之后,欧陆形成了以德意志第二帝国为核心的新秩序,而英国为了获得海权上的地位,承认了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欧陆的主导地位。为此,就得防止出现一个能够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构成直接威胁、破坏欧陆秩序的强国出现。也正是如此,柏林和会才把限制法国军备放在首位,而且是对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基本安全承诺。
如果法固扩军,欧陆秩序肯定会被打破,新的大战将不可避免。
问题是,有什么办法限制法国扩军?
此时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不是大战结束时的那个样子了。到一九三六年,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陆军总兵力就缩减到了一百万以内,而且常备作战部队只有六十万,整个国家都在为应对经济危机而努力,削减军备是降低财政开支的主要手段,而降低财政开支又是恢复经济秩序的主要手段。
可以说,在法国提出扩军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军备规模处于历史最低位。
面对来自法固的威胁,德意志第二帝国别无选择,只能扩充军备,也就得在经济上付出代价。
此事还没扯清楚,欧洲大陆上就爆发了一场战争,即红俄入侵芬兰的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芬兰是俄国的一部分,即俄国在战胜瑞典王国之后,从瑞典夺取的领土。俄国在一战中战败后,按照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签署的条约,芬兰获得独立,成为斯看的那维亚半岛上的第三个国家。问题是,芬兰独立的时候,有一部分领土的归属权并没有搞清楚,即卡累利阿地峡。
这块地区的面积并不大,战略价值却真关重要。
只需要说明一点,就能明白卡累利阿地峡的重要性。红俄在北方只有两座港口,一是阿尔汉格尔斯克,二是摩尔曼斯克。前者在白海深处,而后者直接面向北冰洋。此外,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摩尔曼斯克是非常难得的夏季不冻港,而这座港口离卡累利阿地峡还不到两百公里。
也就是说,如果芬兰控制了卡累利阿地峡,就能威胁摩尔曼斯克。
更重要的是,芬兰在独立之后,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关系非常亲密。这也可以理解,因为芬兰能够独立,主要就靠德意志第二帝国。
此外,芬兰在经济上也严重依赖德意志第二帝国,其主要产品都出口到德意志第二帝国。显然,在红俄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威胁。
要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已经表明,俄国在战争期间很容易遭到封锁。比如波罗的海就完全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掌控之中,黑海的大门又被土耳其控制,远东离俄国的心脏地区太远、而且受到〖中〗国与〖日〗本威胁。对俄国来说,真正有价值的出海口在北方,而能够为其所用的就只有两座港口。
为了确保摩尔曼斯克不受到威胁,就得控制卡累利阿地峡。
正是如此,红俄在一九三八年底,发动了侵芬战争。
这下,欧洲更热闹了。
法国在西边要求加强军备,红俄则在东边发动战争,摆明了不把德意志第二帝国放在眼里,甚至可以说在公然挑衅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欧陆的霸主地位,让德意志第二帝国不得不有所舍弃。
要知道,这个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根本没有做好与任何一个强国开战的准备。
一九三九年春,在俄芬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不得不向法国做出让步,承认二十万陆军对法国来说远远不够,准许法国把陆军总兵力增加到五十万,并且拥有坦克与重炮。
这个时候,法国已经正式组建了空军。
事实上,法国的所作所为,等同于撕废了柏林和约,也就等同于破坏了大战后形成的欧洲秩序。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