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和韩遂的发展方式已经证明了一点,要想将一群羌人团簇在自己的身边,并不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
但这种有利可图的拉拢方式可以得到一时的拥护,却绝不利于长治久安。
所以乔琰必须在对方为环境所迫前来的第一时间,就拿出自己治下凉州的现状造成震撼,又拿出自己的一套逻辑,将羌人给束缚在其中,以防再出现大汉治理凉州之中,羌人降而后叛、叛而又降的反复。
这百年羌乱造成了一个后果。
或许在最开始的时候,羌人的反叛是因为外地人主政西北,又防备西北豪族,导致一直没能出现州府和地方之间的互惠互利。
作为内附弱势群体的羌人不但要承载着劳役兵役,还要被作为当地豪族的出气筒,所以他们不得不反。
但局面发展到了现在,谁要是天真地觉得给他们尊重待遇,就可以让他们回到百年前的状态,以为“羌人本善”,那才真是个蠢货。
起码也得等到他们的开化程度变高,等到他们和治理凉州的乔琰之间形成足够的羁绊,再来讨论这种问题。
先让他们握着五铢钱吧,塞进正经交易的套路里。
再让他们之中的一部分人学会汉话,加入到凉州建设更关键、待遇更优渥的岗位中,自然而然就能引发学习汉话的风潮。
乔琰并没有苛待于只会说羌语的羌人。
但这种肉眼可见的差异待遇,让这一批抵达湟中的参狼羌人,暂时先忽略掉了去哪儿吃的纠结,而是先去外语办申请七日的学习。
当然了,乔琰不是做慈善的。
这七日的尝试期间所需的吃住开销,都需要由这些羌人自己承担。
好在,因为在出征凉州之前就已经形成的军粮制作体系,和提早在秋季准备好的棚屋,让这笔开销被压在一个很低的范围内。
起码对这些羌人来说,这不是一笔咬一咬牙拿不出来的钱。
这便导致当迷唐和她的同伴来到外语办的时候,眼见此地同样前来报名的人在外头排成了长队。
但迷唐很快发现,这条队伍流动的速度并不慢。
等她从这条队伍中出来后,她的手中就多了另外的一块牌子,在牌子上刻着她可以进入此地学习汉话的时间。
也另有一人已将她的名字记录在了登记的册子上,确保人与牌子之间能相互对应。
而在轮到的时间之前,她们可以先参与外语办的扩建工程。
这工作虽然没有工钱但是可以包吃住。
“五天……”迷唐盘算了一下时间又看了看依然不短的排队队伍,不由觉得,那位接引人让她们一定要尽快做出选择,定下自己的去处,还真不是一句随便瞎说的话。
但凡她们再迟疑上一阵子,这个时间都可能会被延长到七八日去。
得到了这个安排,她也相当果断地先领取了扩建的工作。
冬日里的建造盖房其实不算是个舒坦差事,也是个实打实的体力活,好在外语办与乔琰在凉州兴建的藏书楼只有一步之遥,周遭高墙高屋林立,圈出的这片范围内尚算遮风。
迷唐在工作的闲暇间,以目光权衡着扩建后的范围,总觉得这外语办中最后扩展出的接纳人数,会到一个相当可观的数量。
那么这位并州牧,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她并不知道的是,乔琰本人此时正手持着一卷书籍,从高处望向这片兴建土木的景象。
程昱站在她的身边,听她开口吩咐道:“再过上一阵子,就将其中一处专门开辟出来,用来教导三四岁的羌人孩童。”
这些孩子会说羌话但词汇量有限,将他们投放到一个说汉话的环境中令其发生转变,比起等到年岁渐长,再来搞这一出训练,效果显然要更好。
从本质定位上来说,这并不是在让他们学大汉官话这门外语,而是在让他们“移民”,不过这种区别就不需要对外明言了。
“还有一件事让他们监督着。”乔琰伸手朝着已投入使用的部分指去,说道:“令其中七日试读的读大声些,以便让那些干扩建工作的都能听到。”
随着来投羌人的增多,这个等候就读的时间势必会被延长。
这会不会引发前后到来羌人之间的矛盾,乔琰暂时无从做出一个精准的判断,但防患于未然,还是该做的。
程昱琢磨着她话中的意思,问道:“君侯是想让尚在做工的羌人也能多听两句,自觉更有把握轮到自己的时候过关?”
这听起来像是给了他们更多的准备时间,可最后结果如何,还得看他们的本事。
乔琰笑了笑,“也是让正在学的人多开口,总是有好处的,不是吗?”
关于如何教导羌人学汉话,其他的事情她就不多操心了。
随同刘虞一并来到此地的士人为了上这藏书阁来抄书,哪怕是让他们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只怕都能做,何况只是教授些羌人而已。
群策群力,总是能拿出好法子来的。
若是连这种事情都需要乔琰亲自过问,两州之地的琐事早就已经将她给压垮了。
她合上了手中的书卷,将其搁置在了一旁,对着程昱说道:“先不说此事了,说来,自抵凉州至今半年有余,我是否还未曾正式将这些凉州豪族召集一叙?”
她未攻破韩遂的时候,不适合做这样的事情,以防对这些西北豪强的依赖过重,后续处理起来麻烦。
在她刚完成了陇西与金城平定的时候,也不适合做此事,否则有些人情关系牵制,她便动不得刀子。
在她还未手握这个数目的归化羌人之前,还是不适合做这件事。谁让她还只展现了武力进攻的手段,而未曾表现出文治的能力。
可现在,随着光熹三年的即将到来,时机却已经成熟了。
程昱没回答是否可行,只是问道:“君侯打算选在何时?”
乔琰回道:“正月初三。”
-------
永初年间西凉混战,大将军邓骘也和几年前的崔烈一样,甚至在朝堂上提出要放弃凉州,当时还只是个郎中官职的虞诩曾经提出过一条应对凉州豪族的策略。
乔琰在对待南匈奴人和并州世家的时候也是这么做的。
叫做——外以劝厉,答其功勤,内以拘致,防其邪计①。
也就是从表面上看起来,是给了凉州子弟授以散官的奖励,以回报其父兄的功勋,实际上是将他们作为人质,分化打乱,以防其提出谋逆的邪计。
能不能起到这个作为人质的效果不好说,毕竟西北豪族内部也惯例就是人情淡薄,但起码有一点是没问题的——
要将豪强的两辈人塞到不同的升迁体系
也如贾诩在前去当卧底之前和她提议的那样,还要从豪强之中拉出个标杆领头人来聚拢势力。
在对西平麴氏的安排中,乔琰就是这么做的,现在时机成熟,便可以对凉州地界上的其他豪族这么做了。
也恰好在此时,有一个很恰当的联系各家的时间。
要过年了。
乔琰进军凉州,是去年的四月。
对于这些凉州豪强来说,这是乔琰在凉州度过的第一个新年。
可也正是在这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已经陆续完成了镇压马腾韩遂、开辟军屯民屯、收容内附羌人的种种举动。
这些当地豪强清楚地意识到,她已不是一道为了攻伐董卓、借道而过的旋风,而是一棵扎根在凉州地界上快速站稳生发的参天大树。
别说是曾经响应过韩遂兴兵,只侥幸没在他求援名单上的,那些一度和董卓有过联系的,也都仓皇着烧掉了自己手中的董卓书信,生怕被乔琰给逮到什么把柄。
以她如今手握的兵员和羌民数量,要想将他们从凉州地界上抹消,简直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
好在乔琰似乎已经将自己奋斗的重心放在了归附羌人上,在这隆冬时节依然反复过问于五处“工厂”的情况,明摆着是对他们没有多余的想法。
比起他们送上的田地,乔琰也好像更倾向于自己开垦出一片新地盘来。
这种倾向让人更松了一口气。
只是在十二月底,他们忽然接到了州府的邀请,说是与他们既同在凉州地界上,不如一道庆贺新年,用上一顿晚膳,就定在正月初三。
这让他们才放下来不久的心又提了起来。
为此,有人将在乔琰麾下办事的姜冏给当做了打探消息的渠道。
从理论上来说,姜冏先前是护送盖勋前去并州的,和盖勋之间有交情;按照官员的从属,他又是汉阳张太守的属官;但乔琰以金城、武威两地的建设缺人为由发起征召,要将姜冏给弄到手底下做事不难。
尚有几分年少的姜冏彼时能出于对盖勋的敬佩欣赏而跟随其前往并州,如今他也自然可以因为乔琰的种种行事而欣然接下这差事。
自秋入冬他都在金城郡协助程昱做事,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为何他和盖勋来到并州的时候,看到的会是这样的一副民生安泰、和乐富足的景象。
忽然被人从公文中抓出来,需要他回答这样的问题,他还不免懵了一瞬,有种被逮回原本世界的错觉。
那作为代表前来找他的汉阳四姓之一的任氏子弟,还当姜冏的这个表现,是先前没有听到这个消息,又开口问道:“你说这大过年的,她应该不会干这种拿我们开刀的事情吧?”
哪怕如今还没有杯酒释兵权的说法,但鸿门宴这种事情,他们还是听说过的。
荆州牧刘表把荆州本地的宗贼骗去杀,也是这么干的。
这消息早从南方传到了北方。
就乔琰那行事作风,别人或许可以说什么过年流血不吉利,但她估计是不会在乎这个的。
“你在想什么?”姜冏无奈地朝着他看了过来。
哪怕易位而处,他说不定也会有这样的猜测,可在亲眼见证了金城郡易主,又在乔琰的手中发展起来后,姜冏听到这样的话不免觉得有些滑稽。
他继续说道:“你知道并州在几日前发生了什么事吗?大儒郑康成被君侯着人给请到了并州,与他同来的还有他的学生崔季珪,以及同在青州的北海管幼安,这些人一并抵达了乐平书院,君侯向我问询,凉州地界上有无进学的好苗子,正好送去一道聆听讲学。”
“你以为谁能有这个殊荣?难道是那些羌人吗?还是那些大字都不识得一个的人?”
被他这一串消息砸了下来,对方直接傻了眼。
在这段话中出现了三个名字。
郑玄、崔琰以及管宁。
在做学问的当代名士中,他们都应当被归并入隐士的派别,因此能被人请动是很不容易的。
就像对郑玄来说,袁绍对他发出的那道在邺城重建太学的邀请,其中的诱惑力并不大。
反而是乔琰让郭嘉与他说的,在乐平这个群山拥抱之地能安静地著书立说,且纸张管够,对他来说更有诱惑力。
唯独麻烦的只是,要如何避开袁绍等人的耳目,将郑玄连带着崔琰、管宁这些人都送到并州。
在跟乔琰的立场已几乎注定敌对的情况下,袁绍不可能让郑玄这么轻易地往并州去,就算郑玄直接对外传达出这样的信号,他都得想办法将人绑在邺城。
这才是为何乔琰要将郭嘉给派出去。
好在袁绍显然也没想到,乔琰在被凉州拖住了手脚的情况下,还能分出多余的心力来管朝廷征辟郑玄这件事。
他更没想到,郭嘉会在找上郑玄之前,一面给麋竺送了一封信,希望他派出一支商队协助,一面又找上了刚被袁绍击退的管亥。
其中的种种波折,乔琰在郭嘉送回来的信中知道得清楚,姜冏却只知道个结果而已。
不过这些凉州豪族,其实也只需要知道一个结果就是了。
那任氏子弟已迅速从怔楞的状态中回转过来,目光一亮,“此言当真?”
郑玄蔡邕管宁崔琰这些人的名头,被联合在一起后,可别说是凉州境内的豪强出于想给自己镀金的想法而心动,就算是放眼天下,也是个实打实的诱惑!
再听姜冏话中所说,是要让凉州人去聆听进学,而不是去参与启蒙,这么一想,能得到此等殊荣的人名额就很有限了。
这分明是……在给他们送好处!
换句话说,他们自去年开始送地又送人的行为,终于摸顺了乔琰的脾气,即将得到一项重要回报。
也难怪会选择在开年的时候将此事告知于他们。
姜冏回道:“我骗你有什么好处?若不是君侯说,我不是适合深造学问的人,还不如在庶务之中历练长进,我此时就该辞官往并州去了。”
这还真不是姜冏在乔琰的安排下打广告,而是他自己真实想法的写照。
那可是郑玄和蔡邕呐!
就算是管宁、崔琰,也不是一般的名士可比。
在卢植和荀爽都还被困在长安城里的时候,这几人越发堪称是硕果仅存的学问大家。
这些接到了乔琰邀请的豪族被提前告知了这个消息,别说是担心了,一个个都是摆着笑脸上的州府大门。
他们彼此之间相互一打量,就发觉其他人也没少给乔琰带来年节的贺礼,显然是想要再加深一层关系。
便是一进门就看到了麴义的冷脸,也没让他们有什么打退堂鼓的心态。
这家伙对他们态度不佳又如何?
西平麴氏居于湟中,早年间就是和羌人长期打交道的状态,要论武装力量还成,要说文化水平,差不多就是给人送菜的。
这么说起来,真要选拔送往并州进学之人,麴氏就不用指望了。
在存在利益争夺的情况下,麴义对他们摆不出个好脸色实属寻常。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麴义不是因为这个心情不好的。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