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以上这些故事都经不住推敲,它是把严肃复杂的历史问题简单化了。倒是清朝初年计六奇的《明季南略》等史籍的记述也许更能接近历史的事实和真相。
《明季南略》中说:张献忠的恐怖统治激起四川人民的激烈反抗,“远近州县无不起义兵杀贼,献忠乃大肆屠戮,稍有犯者即全邑尽屠”。
彭遵泗在《蜀碧》的序言中也说:“献逆称帝,蜀人不与,诛斩所置守令,蓄然号怒,积而成凶。”
确实,从大西国大顺二年(1645)开始,形势的发展对张献忠越来越不利,四川各地军民的反抗此起彼伏,“执伪官投之水火,或生磔于庭”,“献忠所选府州县官有到任两三日即被杀害,甚至有一县三四月内连杀十数县官者”,这才招致了张献忠的疯狂报复:“献忠忿恨,命将分剿”。
第三,能力说。
很多人都奇怪,张献忠千辛万苦占据了四川,建国称帝,就应该东边扼守瞿塘峡,北边严守剑阁道,收买人心,休养士卒,处心积虑成就一番霸业,可他却举起屠刀,大肆杀害儒士,百姓,部属和士兵,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其实这是个素质能力问题。
张献忠根本不懂得“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的道理。建国两年来,毫无安邦定国,恢复生产的举措,只是一味的高压和恫吓,官绅人人自危,百姓惴惴不服,因此“据城邑,保村落,驻山谷,拒险塞者,不可胜数”。
各地官民的反抗,反过来又加深了张献忠的恼怒和仇恨,下一轮镇压就来得更加残酷暴虐,而变本加厉的屠杀,必然刺激四川官民更激烈的反抗,张献忠就这样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中而不能自拔。
《蜀难纪实》的作者杨鸿基说,张献忠不从自身找原因,反而认定蜀人刁蛮,难以感化,“惟欲以杀戮为威,而剿洗之兵四出矣”。
张献忠企图通过屠杀来使四川安定,以暴制暴,其实是犯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这种只知道用杀戮和剿洗示威,去平息人民反抗的办法,恰恰暴露出张献忠的“无帝王之器,无绥靖之能”。
“无帝王之器,无绥靖之能”,杨鸿基先生的评价可谓一语中的,确乎抓住了大顺皇帝张献忠的根本弱点。
张献忠,不是一个具备雄才大略的人物,他缺乏处理错综复杂局势的能力。他的素质和能力,决定了他只是一个旧世界的破坏者,而不是一个新世界的建设者。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