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期间,给他精神和肉体上都带来了极大的萎靡和困倦,而且有时还要受到禽兽的袭扰,这就使他不得不采取锻炼身体和护身的措施。
于是,达摩根据实际需要初创了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体『操』运动:比如易筋经、心意拳等。
有时遇到禽兽的袭扰,就用方便铲、手杖进行自卫,后来就叫做达摩铲、达摩杖等。
在此基础上,他又逐渐『摸』索总结出了一套系统的基本动作。
此后,经过历代僧众的长期研练,不断的充实和提高,就形成了后世的少林武术。
到了宋朝初年,少林寺和尚福居,邀集天下武林名士汇聚寺内,先后三年研究武术,博取众家武术之长,弥补少林武术之短,订正和充实了不少的少林武术秘籍。
《少林达摩杖》就是这时,流传到了民间。
元末明初时,少林寺内有一个烧火的和尚,名为哑巴僧。
他每天除了烧火做饭外,就是以烧火棍为械演练达摩杖。
并在原达摩杖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所创新,使得这套杖法更加精妙。
在一次护卫少林寺的战斗中,他用烧火棍击退了敌人,护卫了少林寺。
后来,明帝封哑巴僧为“大圣紧那罗王”。
从此,“大圣紧那罗王”永站少林寺。
他演练的烧火棍法,后人又称为少林短棍,其实就是这套《少林达摩杖》,也威名远播。
杏儿哥的七叔,当时之所以选练了这套杖法,除了还有其他原因外,也是受此影响。
这《少林达摩杖》所用的器械,就是一个老人用的拐杖。
没有拐杖,也可以用一根三尺左右的木棍。当然,功夫好的人也可以用一根铁棍。
杏儿哥七叔演练杖法时,所用的就是一根枣木棍,为什么用枣木棍呢?
谚语上有:“枣木硬,杨木软,不软不硬柳木杆”。是说的枣木硬。
一件兵器,当然是选硬的东西制作了,而且枣木除了硬还抗磨,就是平时当拐杖用,也不能用一根不抗磨的软木制作吧?
再加上这里是北方山区,大枣树到处都是,可用材料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杏儿哥演练时,所用的也是七叔精心选出的枣木杖,只是因为杏儿哥手小,这条枣木杖略微细了一些。
这套《少林达摩杖》共八趟,每趟六杖,共计四十八杖。
拳经上说:“达摩杖法四十八,里里外外它看家,子丑谙习人难见,遇到强手显杖法”。
为了教会杏儿哥这套杖法,七叔可以说是费了一番心血的。
这套杖法在技击上,讲究“上打头,下扫根,两边截腕,中扎心。”
不仅有攻防巧妙的特点,更有调气、养血、舒筋、坚骨的作用。
可以说,长期坚持练习,就可以达到内外兼修的效果。
为了使杏儿哥更快地掌握它,从学习第一个动作开始,七叔就通过菊花对三嫂说好,让杏儿哥晚上住进自己家里,爷俩完全按照拳经上的要求:每天半夜子、丑时进行练习。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又要问了:那时也没有钟表,怎么知道什么时候是子时?什么时候是丑时?
说起来古人对时间的认识可比现在人复杂多了。
据《僧只律》记载:"一刹那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这样算来:一昼夜为二十四小时,为四百八十万个“刹那”,或二十四万个“瞬间”,一万两千个“弹指”,三十个“须臾”。
而一昼夜有八点六六万秒,那么一“须臾”等于二千八百八十秒,一弹指等于七点二秒,一“瞬间”等于零点三六秒,一“刹那”就等于零点零一八秒。
古时以十二天干表示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所以,一个时辰为现在的两小时。
子时即现在的二十三点到一点,丑时即现在一点到三点。依此类推。
那么,怎么样把时辰告诉人们呢?白天一般没有问题:大家看太阳的影子就可以知道。
而在晚上,为大家报时的,就靠打更人了。
打更,这个职业在古代相当受人尊重,因为到了晚上,打更人一宿都不能睡觉,非常辛苦,眼睛得盯住滴漏。
那滴漏就是当时的计时工具:明朝时的滴漏,它是由四只盛水的铜壶组合,从上而下互相迭放。
上三只底下有小孔,最下一只竖放一个箭形浮标,随滴水而水面升高,壶身上有刻度,以此计时。
一夜分五更:一更:约现在晚上七点;二更:约现在晚上九点;三更:约现在晚上十一点;四更:约现在凌晨一点;五更:约现在凌晨三点。
打更人看到滴漏刻度指向几更了,就要到街道上,敲起木梆子,梆子的点数就是更数了,有时还要喊上几声:“平安无事啦!……”
五更后,天还没亮,为什么不打六更(凌晨五时)呢?
因为古人早睡早起,五更一过便开始起床做家务了,“一日之计在于晨”嘛,就连皇帝、大臣也在五更天便开始准备上朝了。
另外,还有种说法就是,五更天鬼在串:晚上来到阳间的鬼,早晨准备寻路回家了。
此时,不宜惊动他们,以免影响他们回不到阴间,而在阳间为祸。
这刘家庄里,自从祖爷爷从皇宫里跑出来之后,带进山庄里两个滴漏,一直就是在庄里守候着。
全庄里的户主轮流打更,这时间,从来就没有错过。
< 】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