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太尉策(2/2)

点击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http://www.doupo7.com全新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桓冲这话说得讨巧,听得他大哥心中甚为舒坦,不过,桓温一笑便罢,随后正容交代道:“我这次来豫州,不仅仅为听五弟这些奉承之言,为兄要提醒你的是,今你既为一州刺史,万事开头难,凡事不可太过优柔寡断,非雷霆手段,不可决大事”。

其实这些,做兄长的桓温以前也曾多次对他说过,以桓冲之聪慧,自然知道兄长所指。

“为弟明白兄长一片苦心”,桓冲道。

只是,桓温看了他一眼,仍意犹未尽说道:“治,首重用人,可偏生人这东西最不可靠,如何驾驭可是一门大学问”。

桓冲听兄长这么一说,闷头思忖片刻,似乎有些不甚明了问道:“此言天下至理,眼下豫州的情况,大兄自然一目了然,可我不明白的是,此前郗参军已随我征战来到豫州,为何此次大兄同意他前往建康任职?正在用人之时却失其膀臂,如今我在豫州,所能倚靠者还有谁人?”。

“问得好!”,桓温当即赞道,“五弟能当面相问,足见你我兄弟之间无阋墙之虞”。

“兄长言重了”,桓冲忙道,“虽我不解,但不至于心存隔阂,况且,兄长做事向来不无道理,这点,我还是信得过的”。

桓温颇为欣慰地点了点头,随后再道:“你眼下的难处我是知道的,要不,也不会亲至与此。之所以首肯郗超转任中枢,实为我桓家将来能更进一步的大计”。

“愿闻其详”,桓冲心中一动,想要听个仔细。

“羽林中郎将,可是个不错的位子”,桓温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桓冲,悠悠然说道。

单说羽林中郎将这一职位,熟读史籍的桓冲不可谓不了解,乃大汉孝武皇帝所设,天子亲军——羽林军的主官。

朝廷会把如此重任赋予郗超,这才是超出桓冲意料的地方。天下谁人不知,一个郗超一个王珣,并称为太尉桓温的左膀右臂,有如此深厚的桓家烙印,朝廷安敢将“信任”二字用在郗超身上?

对此疑问,桓冲尝试着找出了好几条理由,但这些理由连他自己都不能说服。

能够给出答案的只有桓温。尽管只是一家之言,未必完全吻合于事情真相,但桓温以为,他的推测和判断即便不是全部真相,也与真相相去不远。

王彪之领衔闹出了宫变,此事不久便传到桓温耳中,也是时运不济,闹了这么一出戏,最终得益的反倒是褚、谢两家。尤其谢家,蹿升之快堪称让人瞠目结舌,以尚书右仆射领中护军,军政大权悉数在握。

可是朝廷,就是那么好掌控的么?

明堂中高坐的天子桓温可以不放在眼里,但崇德殿中的皇太后他不能不有所顾忌。

这个女人不简单。

听闻郗超这次得以迁任羽林中郎将还是那谢家小子的主意,而褚太后点了头,在桓温看来,冠冕堂皇的说辞之下,谁都在背后心怀鬼胎,就看谁笑到最后。

说起来,起初还真把那谢家小子轻看了去。桓温一听说郗超的事情,就猜测谢家小子想来个一箭三雕。首先是博名,郗、谢两家曾于石城县外有过节,举荐郗超,自然会落得个不计前嫌,有容人之量的雅名;其次收买人心,断他桓家羽翼;最后以此为引,渐图徐州。

难道不是吗?随后便传来郗超奉诏前去徐州募兵的消息,朝廷的半只手,开始伸向徐州。

比起谢家小子的小聪明,崇德殿中的褚太后才是大智慧。

桓温这么认为自有他的理由,而且他的理由相当站得住脚。

非褚太后不知道郗超来历,要点头同意他转任羽林中郎将也绝非毫无风险,可桓温站在褚太后的角度仔细一想,此举收获颇丰,利远大于弊。

朝廷防备方镇尾大不掉者,又何尝不畏惧中枢权势熏天者?调郗超赴建康任职,既可弱桓家,又可平衡谢家,还可拉拢郗家,这般一举多得的好事,不力行之的话,才是咄咄怪事!

况且,司马昱之后,朝廷中总算有了聪明人,知道一味制衡绝非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增强中军力量才是最终的治本之策,而徐、兖二州的京口和广陵,向来为出精兵之所在。</dd>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

上一章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