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周家自是有船的。
听了四伯的解释,被朱妈妈牵着走在回内院的路上,周曼云脚步飘忽,倒真象提前在船甲板上颠簸开来。
霍城是江南水乡,河道纵横,有船的人家比有高头大马的多,何况周家三伯周杨掌着霍城庶务和生意,手里就现有大船在行商运货。这是四伯方才说的,应当不是作伪。
但前世周家有船的事,曼云没有任何印象。祖父周显在两年后逝去,遵他遗命,周家几子分了家,三伯周杨带着全家南下去了宁州,是否有把船都带走,曼云同样不记得。
依着现今的情形,不是周家困在丰津县走不了,而是只要铁了心地肯走,往南边递个信儿,自有船沿江北上来接。
那么祖母这样一直坚持留在平州,是为了什么?为了显示一家老少齐齐等待周显出狱的坚贞,然后,就这样憋屈着异乡为客,把体弱的孩子一个挨一个的耗死?
父亲六月十五在洛京出事,娘亲七月初五在丰津自刎,前世里曼云确信老辈告诉她的“事实”,可方才从那幅水图估量出的路径,洛京到平州有着几重山岭隔着,赶来报信的人马不停蹄也在二十日之内跑不到。
前世从没怀疑过,是因为泰业年间横贯南北的大运河以及沿河两侧如蛛网密布的驰道已然全面修竣,自个儿用了五年甚至十年后的路程判断了当年事的准确。
如果不是因为收到父亲身死消息自尽,娘亲是为了什么才拔剑的?周曼云立在门口呆呆地看着对窗坐在书桌前的杜氏,一阵儿恍惚,真为隔世。
室明气清,杜氏的脸上微晕晖光,她手中执着细毫,一笔一划在纸上描纂着,嘴角还时不时地露出甜蜜的笑。
在那笑容之下,杜氏颀长的脖颈从霞绯色的衣领中露出一截白嫩,显得分外刺眼。
“我的乖乖,五奶奶尸身上的剑痕有这么长……”,想起前世一个收裹过杜氏的家生婆子在霍城吃醉后的胡乱比划,周曼云痛苦地闭上了双眼。
“俺的奶奶哟!你这是作甚?不在床上安生躺着,抄这些个没用的东西!”,待曼云稍平复了下呼吸,耳朵里已灌满了朱妈妈不满的大呼小叫。
自觉在床上躺着难受,偷起松泛一下却被抓包的杜氏一边低声抱怨一边嫌弃着朱妈妈的粗手粗脚,亲自上前争抢收拾起桌上的笔墨书卷。
“女诫?”,在两个大人抢活儿的热闹中,一只小手偷偷地摸上桌。周曼云不看封面,只瞥一眼,就已知手心之下扣住的细线装裱手抄书是何内容。
当日娘亲一听被罚写时的愁眉苦脸和刚才亲见的笑意,反差鲜明。周曼云的小手犹豫一顿,手中的书卷已被杜氏执住了另一端。
“云姐儿!这书可不是拿来玩儿,这是你爹爹给娘亲布置的功课呢!”,杜氏笑嘻嘻哄着孩子,眉眼舒展。
若夫妻有情,即使领罚也是乐事。想来娘是故意在人前做足了苦相,好一次又一次的让祖母用这样的法子罚她?
周曼云握书的小手不自觉地捏得更紧了些,浓密眼睫垂下如扇阴影。手抄范本上的小楷圆润挺拔,行气贯串之间透出了不类女儿家的神采飞扬,字是父亲周柘的,曼云曾在他遗世不多的画卷书稿中看过。
杜氏弯了弯嘴角,轻俯下身,小心地抽了抽书卷,纹丝不得动。接着,她腆着笑跟女儿做开了交易,道:“云姐儿!把书给娘,娘给你再找了别的好玩的,咱俩个儿换!”
别的?又紧盯了下杜氏的脖颈,周曼云抬起通红的小脸,手一松,问道:“剑!娘亲,您身边有带着剑吗?”
“唉!怎么不随你爹,倒随了我了!”,杜氏直起身拍了拍曼云的的小肩膀,笑脸上露出了几分懊恼,摇了摇头。
“真没有了?长的?短的?”,周曼云一定要弄个明白,手里按着自个儿的印象大约比划了几类剑的长度。
女儿脸涨红,小胸脯不规则地起伏着,眼中带着几分希冀,突然一下子让杜氏不忍心拒绝。她故作恍然大悟地拍拍额头,“倒还有一把,不知是不是你要的!”
还真有剑?周曼云看看杜氏,再看看被她差使着的朱妈妈,还有墙边被朱妈妈打开一通翻找的黑漆箱子,眼中划过了难言的伤痛。
不一会儿,一个不过一尺长的鹿皮卷被朱妈妈递到了杜氏的手上。
“就是这个!”杜氏满脸笑着,为自己总算找出个应付曼云的东西而得意。“这也是你外祖听闻周家要回乡,特地差人远从燕州赶着送来给你的。娘觉得好,就先私留下了。”
杜氏边说着,边解开了卷上的缚绳,将鹿皮卷一点点的在曼云面前摊开。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