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统五年(569年)十月十七。
邺都。
几近日暮,那自齐皇太后胡氏寝殿之内传出的艳声方才渐渐停息下来。
此刻,齐尚书左仆射、中领军和士开,正在太后卧榻的幕幔之外整理着身上的衣冠。
“和郎,阿兄既已受贬齐州,早先那事,你便勿要追究了。”
幕幔之内,胡太后那媚得叫人骨酥的声音再度传来。
闻听此声,和士开的心旌不由得又是一荡。
不过,太后那话中之话,亦叫他忆起许多事来。
年前,上皇高湛崩逝后,齐国宗室的头面人物赵郡王高睿出面请求要他外任,欲要将他扳倒。
幸而他说动女侍中陆令萱联手,成功将其在太后与皇帝面前诬为叛逆,方才度过此劫。
可叹今岁三月中,将其诛杀之后,原本与他相好的尚书令胡长仁又因柄掌大政,为麾下煽动,起了杀他之心。
所幸他和士开交游甚广,早早知其密谋,这才以其为人骄横为由,说动太后,将之调离中枢外任。
只可惜,那胡长仁毕竟是太后的兄长。
未能斩草除根,他虽心中不悦,亦只得点到为止。
毕竟,如今这大齐的至高权柄,世人虽皆以为掌在他们朝中“八贵”的手里。
可他却很清醒,那至高的权柄,实则仍在眼前这位百媚横生的太后手中。
今时,皇帝高纬年只十四,朝中大事,仍旧须由这个将他榨得精疲力竭的妖媚女子点头。
盯着那幔中倩影,和士开面上自然地浮出一抹笑容,他道。“臣得秉政,全赖太后青眼,胡刺史,太后之兄也,士开岂生怨心。”
闻言,胡太后揭幔而出,随即一只白玉似的手掌已搭在了和士开的肩头,她道。
“有和郎如此言语,妾便心安些了。”
“仁纲年幼,今岁诛杀博陵、赵郡二王,唯恐宗室不服,素闻兰陵王忠义,妾欲用为尚书令,和郎以为如何?”
和士开心头一怔,明白定是有人背后离间他与太后的关系,方才有了今时太后用兰陵王为制衡的举措。
心中虽急,口中却未乱,他道。
“兰陵王若为尚书令,赵尚书宜往晋阳佐段丞相。”
“可。”
如此一应之后。
胡太后理了理衣襟,便越过和士开向外间行去。
“今日弘德夫人新诊得孕,琅琊王又恰在宫中,仁纲置了酒宴,和郎且同去。”
“前番和郎所言禁民间酿酒与陈人易民之议,乃大事,当付天子决之。”
言语间,胡太后已穿过外间,推开大门,立身在了殿外。
她回身看向和士开,道。
“和郎,陆媪亦在彼处。”
和士开脚步一顿,他明白是何人向太后进言令兰陵王为尚书令了。
八贵之中,岂可无女侍中陆令萱之子穆提婆?他可是那,已怀了龙种的弘德夫人穆舍利名义上的兄长啊。
和士开不由为这疏失,于心头暗骂了自己一声。
追出殿外,却见胡太后正倚着栏杆同几个正在院中洒扫的女尼叙话,他便问道。
“太后院中何时多了这许多比丘尼?”
胡太后只是一笑,答道。
“深宫寂寞,是故备些比丘为药,和郎勿怪。”
和士开这才注意到,那些“比丘尼”竟俱是生了喉结的少年。
呼吸一沉,一股失宠的危机感,涌上了他的心头。
————
入夜,邺宫,天子居处。
年只十四的齐帝高纬,正同年方十二的琅玡王高俨,于宴上比斗酒力。
数樽佳酿入腹,红彻了脸颊的高纬,终于又一次在这个自出生起,便隐隐压他一头的同胞弟弟面前落了败绩。
“尊兄输了,当依臣弟之言,允那陈人以粮易民之议。”
高俨与高纬同为胡太后所生,只是性子却与雅好文艺的兄长大为不同,是个颇为强势的莽撞少年。
说来也是古怪,齐国高氏之中,似乎总能出些稚童年纪便能势压成人的奇人。
高俨便是此类奇人之一。
他七八岁时便被高湛委了御史中丞的职差,以冷面清道之举,在邺都王公之中立下了不小声名。
高湛生前,喜其刚强聪慧,常有废立高纬之意,最终虽未成行,可对于高俨他却一直极为骄纵。是以,今时,与高纬对饮,高俨丝毫不执臣子谦退之礼,骨子里,他对这位皇兄,是轻蔑极了的。
下处落座的和士开有意为皇帝解围,见状,便道。
“琅琊王,若允陈人之言,朝廷恐失民望。”
“家国大事,不可决于饮酒戏言。”
高俨只冷冷看他一眼,道。
“和仆射,尚书左仆射官居何品?”
“与琅琊王比,谁为大?”
他早知这位和仆射与阿母之间的烂事,心中不满已久。
可笑自己对面那位兄长对于此事竟全然不信,实是蠢笨之极。
这齐国天子,真该由自己来做。
对面,和士开被这稚子声威所慑,竟是软了声音,道。
“王大,小臣言有不当。”
“然军国大事,固当由太后及天子裁之。”
和士开语调虽软,言语之中,却未真就服软。
见二人有气,坐于上首的胡太后便来解围。
她看向立身于高纬、高俨之间,正执着银酒壶的弘德夫人穆舍利,唤着她的小字,道。
“黄花,且为琅玡王再斟一盏。”言罢,她又看向高俨,道。
“仁威,若此杯饮罢,汝还未醉,便叫仁纲允了汝的心意,如何?”
高俨一喜,心道阿母果然爱他多些。
得意地看了眼摇晃着身子,醉态毕现的皇兄高纬,他抢过穆黄花手里的银壶,将面前的酒盏倒满。
他端起那酒杯,看向胡太后,道。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