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三郎(1/2)

点击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http://www.doupo7.com全新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徐怀瑾眉心一蹙,正色道:“衡甫兄慎言,程大人被钦定为会试的考官,此乃圣意,与我等有何干系,这些话切莫再提。”

唐胤臻看着徐怀瑾,面露无奈:“子瑜也太谨慎了,这是在家里…”

看着徐怀瑾越发严肃的神情,连忙讨饶道:“好好好,是愚兄知错了,再不胡言乱语了。”

徐怀瑾看唐胤臻喜形于色,沉声劝道:“唐兄切莫为此得意忘形,平白招惹是非,马上就要下场,要更加勤奋用功才是。”

唐胤臻敷衍的说道:“是是是,你放心,愚兄晓得轻重。”

徐怀瑾看着唐胤臻满不在意的样子,再加上他性情本就是放荡不羁,徐怀瑾便知道他并未放在心上,暗暗叹息,日后要多留意他些才是。

话说程铭正做了考官,唐胤臻为何如此高兴?原来程铭正本是江苏无锡人,与唐胤臻算是同乡。程家乃无锡望族,出了程铭正这个当朝正三品大员,更是如鲜花着锦、烈火焚油。

唐家在江阴一带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唐胤臻年纪轻轻就中了举人,这让唐家上下欣喜之余,也开始着手为唐胤臻往后铺路。于是想方设法搭上了程家的线,在唐胤臻入京之时,求得了程家族人写给程铭正的一封家书,以便唐胤臻到京城后去拜访程铭正。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待他日唐胤臻入仕,也能得些助益。

唐胤臻进京后也,听从家里的安排往程府递了拜帖,等他正式登门拜访时,出于好心还带上了徐怀瑾。

一番交谈下来,程铭正见二人均是出类拔萃,才华横溢之辈,内心对他们十分欣赏。认为以他们的才学,将来必定能榜上有名,于是起了拉拢之意。凭借着自己的科举经验,帮二人分析起此次会试,甚至还大胆的帮着压题。

程铭正是正经科举出生,才华自不必说,而且浸淫官场十来年,阅历远非他二人可比。有时随意点拨几句,就让两人醍醐灌顶,获益匪浅。

而唐胤臻趁着程铭正兴致正浓之时,夸赞程铭正的行书别具一格,盛名在外,自己仰慕已久,想求一副程铭正的墨宝收藏。程铭正也不推辞,当场的题了副字给他,唐胤臻奉上两百两银票作为润笔费。来之前唐胤臻与徐怀瑾说到此事,徐怀瑾本不大情愿,可现如今见唐胤臻如此,觉得自己再扭捏倒显得故作姿态了,于是也奉上一百两银票求了一副字。

这也算是现今官场上的潜规则,文人墨客哪能直接奉上黄白之物呢,那多俗气,得蒙上一层遮羞布才行。于是就打着仰慕已久的幌子,向对方乞文,可对方乃朝中要员,地位尊崇,他们的墨宝那是千金难求,不奉上一笔润笔费实难心安呐。由此这般两相得宜,实则不过是又当又立罢了。

宾尽主欢,直到黄昏,二人才意犹未尽的离开程府。其实科举的试题一般是由皇帝亲自决定,或者皇帝为表信重,会让主考官主持出题,程铭正只是考官,顶多给一些方向性的建议。可即便如此,唐胤臻在知道程铭正做了考官内心也难掩激动。

再有半个月就是会试了,徐怀瑾正在书房温书,徐太夫人身边的大丫鬟珍珠,说老太太来叫他过去。

徐怀瑾到徐太夫人荣安堂时,徐府众人齐聚一堂。徐太夫人端坐在上首,其余人按辈分落座,徐怀瑾朝众人依次问安。

徐太夫人一见到徐怀瑾,脸上每条褶子都透着高兴,看着徐怀瑾眼下有些青色,心疼的说道“瑾哥儿这脸色,昨晚又熬夜看书了?祖母知道你马上就要下场,现在正是用功的时候,可你也要顾着自己的身体,听说你如今每晚都点灯熬油到后半夜,这样下去身子可怎么吃得消啊,往后可不许再这样了,不然祖母可就要生气了”说着故作生气的板起脸。

徐怀瑾温声道:“子瑜知错了,往后定当注意。”徐太夫人这才转忧为喜,看着徐怀瑾满眼的慈爱。

这时徐大夫人笑着说:“母亲,子瑜如此用功,也是为了考功名好光宗耀祖,怀炜怀信要是读书能有子瑜一半用功,儿媳就阿弥陀佛了。”说着作双手合十状,引得众人发笑,在坐的徐怀炜和徐怀信略为尴尬的咳嗽了几声。

徐大夫人对徐怀瑾笑道:“子瑜马上就要下场了,我这做伯母的也帮不上什么忙,就去城外的三清观求了个文昌符,是清虚道长开了光的,保佑子瑜金榜题名。”说完拿过身旁的丫鬟捧着的一个锦盒打开,里面放着一个红色的锦囊。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