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1/2)

点击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http://www.doupo7.com全新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但只有一个人不吃王莽这一套,这就是司隶校尉鲍宣。鲍宣素来刚直,见王莽把许多大臣逼走,就当堂质问王莽:“你大司马想干什么?这些大臣都是朝廷元老,国家栋梁,以前勤勤恳恳,现在也兢兢业业。而你却鸡蛋里面挑骨头,一个个将他们逼走,你大司马究竟要干什么?你莫非夹带着自己的什么私货?!”王莽不觉恼羞成怒,鼓爆着两个大眼吼道:“我夹带什么私货?我王莽对大汉的忠贞,全天下谁不知道?岂是你诋毁得了的?那些人的离去,都是自动告退,太皇太后也批准了的,怎么是我逼他们?你信口乱说,任意诋毁,怎配做朝廷重臣?!”散朝后就去见太皇太后,心想我正想抓一个出头鸟呢,没想到你鲍宣先跳出来了,看我怎么治你!见了太后,就说鲍宣如此无礼,在朝堂上咆哮诋毁,全无大臣气度。还说,有这样的二百五倔驴在朝堂,臣今后还真的不好干事了。太后知道鲍宣是个好人,就是xing子太直了点。但为了王莽以后能顺利管理朝政,还是下诏将鲍宣策免罢官。

鲍宣被罢去官职,心想看王莽那个凶样,将来肯定饶不了自己,趁早躲他远点吧。于是带着老婆孩子,远徙到上党山中,到那儿开荒种地去了。

但王莽不光是打压,更多的是拉拢。除了提拔几个最亲近的人如王舜、甄丰、甄邯等填补孔光、彭宣、龚胜等人走后留下的空缺外,他还不忘多少年前的“旧恩”。如当初的长乐少府戴崇、侍中金涉、中郎陈汤、胡骑校尉箕闳、上谷都尉阳并等,这都是曾经在成帝和太后面前给自己说过好话的。现在自己有权势了,就要对他们“报恩”。于是王莽乃奏明太后,对这些人加官晋爵,厚加酬赏。但戴涉已经去世,那就封给他儿子。王莽这样做,就是要给大家看——你们看,我王莽是个重情义的人,谁对我好,我不会忘记他,多少年都记着他的好处。但此前他对一部分人的罢免惩处也使大家不寒而栗——谁要是得罪忤逆了他,也绝没好果子吃。

大家不由想起了那句话: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于是满朝文武,包括各州郡的牧守令长、藩国王侯,争相巴结依附王莽,朝野称颂之声不绝。而王莽则把他认为对自己最忠心的一干人安排到最重要的位置上——王舜王邑为腹心,甄丰甄邯主击断,平晏领机事,刘歆典文章,孙建为爪牙。另外甄丰的儿子甄寻,刘歆的儿子刘棻,涿郡人崔发,南阳人陈崇等等,也都为王莽重用;朝廷上下,几乎都成了王莽的党羽。

有必要介绍一下王邑。因为在多年以后的昆阳大战中,王邑和刘秀是敌对双方中两个最主要的角se,他们两个决定了新汉两个政权的生死存亡。当然那个时候王邑都四十好几了,而刘秀才二十七八岁。

王邑是王莽四叔成都侯王商的儿子,此时也就是二十多岁。王莽重用他,一是当年四叔要将他的封地分给自己一部分,他现在想表示感谢;二来王邑这年轻人的确也是个人才——虽然自己的那些从兄从弟大都是些纨绔子弟,但这个王邑是个例外,又聪明又能干事,尤其对自己忠心耿耿,死心塌地,所以就把他和王舜当成自己的左膀右臂。

王莽威权并重,名震天下,但王莽远不满足。因为与千百年前几个著名的辅政大臣如周公、伊尹、霍光相比,他的名誉还差得远。他的目标,就是赶上或超过他们。

可要超过周公、伊尹、霍光,谈何容易?不过这对心机无限的王莽来说,简直是小事一桩。

元始元年正月,益州牧派人护送着几个越裳蛮夷人捧着一只白毛雉鸡来献,长安轰动;王莽更是建议太后将白雉祭献高庙,向最高祖宗报告这一特大喜讯。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