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七名孝庄文皇后(清太宗皇太极皇后)(2/2)

点击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http://www.doupo7.com全新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世人传说孝庄为了自己的儿子福临能够顺利继位,曾下嫁多尔滚。此事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二人之间的感情也并非完全空穴来风。

孝庄和多尔衮的福晋原来是堂姐妹关系,在她出嫁后就离开了娘家,因此两人之间的走动非常频繁。而多尔滚只比孝庄年长一岁,这三个年纪相仿的年轻人时常喜欢一起玩耍。此外,孝庄的丈夫皇太极比她大二十岁,并且长期宠爱着辰妃,导致孝庄逐渐感到冷落。天长日久,孝庄和多尔衮之间产生火花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情。

然而,如果说福临的上位仅仅依靠多尔衮的帮助,那还是有些夸张了。实际上,在八旗制度下,即使满人地位再高,他们也必须听从旗主的命令。而多尔衮则属于镶白旗,所以最终的决定权掌握在两黄旗主手中。而当时的两黄旗主正是孝庄的姑姑、丈夫刚去世不久的孝端皇后。

孝端皇后没有儿子,她的亲侄女庄妃所生的六岁的儿子福临自然就成了最佳的人选。庄妃也顺理成章地进入了紫禁城,成为了皇太后。如果说庄妃对多尔滚郎有情妾有意的话,那么孝庄皇后和摄政王之间,则再无感情可言。多尔衮摄政期间,在经过皇帝继位的较量之后,原属皇太极的两皇子也落到了他的手中。此时的摄政王已经可以代行皇权了,所以他根本不会允许一个小皇帝的身边,还存在一个明事理的母后。于是多尔衮摄政的七年间,孝庄和福临一直都分工而居。小福林常常几个月才能见到母亲一面,而此时的孝庄也只能忍辱负重,悄悄积蓄力量。孝庄从小就天性好学,和儿子分居期间,便潜下心来阅读各种汉人的时政书籍。不久,机会来了……

公元一千六百五十年,这一年对大清朝来说绝对算得上一个多事之秋。睿亲王多尔衮在塞北狩猎时坠马身亡,终年三十九岁。这位摄政王虽然在生前留下了无数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为大清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就在多尔衮去世后不久,顺治帝福临却迅速展开了一系列动作。

当时,年仅十三岁的福临已经在位七年之久,但由于多尔衮摄政,他一直未能亲政。如今,多尔衮一死,福临终于有机会一展身手。在多尔衮死后,顺治帝先是下旨为其举行国葬,并追封多尔衮为“义皇帝”,庙号成宗。但仅仅过了几天,他就下令将多尔衮的印玺收缴回宫,并开始清算多尔衮的党羽。紧接着,顺治帝宣布清正,废除了多尔衮制定的一些政策。

与此同时,福临还积极推行新政,试图削弱贵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在新政实施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为自己的生母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举行了一场极为盛大、隆重的上尊号典礼。至此,人们才意识到,孝庄已不再是那个在后宫沉默不语的布木布泰庄妃,而是成为了大清国皇帝的皇太后。

少年福临亲政之后,孝庄太后过了几年相对舒畅的日子。在此期间,她始终保持低调,从不轻易干涉朝政。不过,尽管孝庄太后深居简出,但她的影响力依然不容小觑。

孝庄太后不仅没有奢靡享乐,反而多次拿出自己宫中节省的银两赈济灾民,但有一件事显示出了她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当时正值大清初期,政权根基还不稳固,为了调动和牵制吴三桂等手握重兵的汉族异姓王,她多次使用缔结婚盟的手段,将这些藩王的子孙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身边。这些安排在若干年后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公元1659年,郑成功北伐南京,清军节节败退,福临皇帝的信心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在这关键时刻,孝庄太后展现出了她的果断与坚毅。当福临皇帝心生恐惧并打算退回关外时,孝庄太后毫不犹豫地对其进行了斥责。正是她的严厉言辞让福临皇帝恢复了清醒,并重新找回了信心。这场因皇权动摇而引发的危机最终得以化解。

公元一千六百六十一年,年仅二十四岁的福林突然患上了天花,病情迅速恶化,最终仓促离世。面对这样的变故,朝廷上下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新皇帝的人选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孝庄太后也面临着艰难的抉择。经过深思熟虑,她最终选择了和顺治有着相似经历的皇子玄烨作为继承人。

由于福临后期对董鄂妃的宠爱有加,玄烨母子备受冷落。此外,玄烨小时候曾经得过天花,因此被送到宫外抚养,未能在父母身边享受一日天伦之乐。这一切与孝庄当年抚养福林时的遭遇惊人地相似,仿佛历史在重演。或许正是这种共鸣,让孝庄将自己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了这位皇孙身上。

为了确保玄烨能够顺利继承皇位,孝庄精心挑选了四位辅政大臣:索尼、鳌拜、遏必隆和苏克萨哈。他们都是皇太极去世后,用武力帮助福临登上皇位的两黄旗忠诚老臣。然而,其中只有苏克萨哈并非出自两黄旗。孝庄希望通过这些人的辅佐,能让玄烨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引导。

他们都是孝庄政治主张的坚定支持者,但当年受过皇太极所授“巴图鲁”称号的鳌拜,却鞠躬自傲、专横跋扈,对于年少的康熙皇帝,一点也不放在眼里。经常在皇帝面前大呼小叫,甚至还敢对皇帝动手动脚,仿佛自己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鳌拜的行为简直就是第二个多尔衮,这让孝庄十分恼火。然而,此时的鳌拜已经在上三旗中独大,势力庞大到无人能及。而孝庄身边也没有亲王贝勒,可以与之抗衡。面对这样的局面,孝庄并没有退缩,而是再次打出了她的联姻牌。

首先,她将索尼的孙女册封为皇后,同时将鄂比龙的女儿册封为皇妃。通过这次联姻,玄烨成功地获得了新的力量支持。而当鳌拜得知此事时,他愤怒不已,认为孝庄是在故意针对他。但是,孝庄并未停止她的计划,她又将玄烨的二姐嫁给了鳌拜的侄子,以此来麻痹鳌拜。

终于,在公元1669年,玄烨决定采取行动。他以侍卫训练满洲传统布库戏(摔跤)的形式,召集了一批年轻力壮的少年,并在宫中秘密训练。这些少年们最终成为了玄烨的得力助手,帮助他成功地清除了鳌拜及其党羽。至此,玄烨重新夺回了皇权,结束了鳌拜的专权统治。

公元一千六百七十三年,三藩之乱爆发,一时之间战火迅速蔓延至大清半壁江山。此时距离清军入关已然过去三十年之久,曾经那些能征善战的老将们早已离世,满朝文武陷入了一片低沉士气之中,畏战情绪愈发严重起来。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身处漠南的察哈尔蒙古竟然也高举反旗,公然反叛朝廷!

此刻的玄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八旗精兵尽数被派往前线平定三藩之乱,他手中已无兵可遣、无将可调。面对如此险峻局势,孝庄太皇太后果断向玄烨举荐了一位名叫图海的老臣。这位老臣曾参与剿灭李自成之战,战功赫赫。

图海果然不负众望,成功化解了清廷腹背受敌的巨大危机。紧接着,孝庄太皇太后再次提醒玄烨要鼓舞士气,并多次从自己的后宫银库中拨出银两犒赏前方作战的将士们,以维持他们与叛军决战到底的坚定信念。此外,孝庄还建议康熙下令处决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以及其孙子吴世霖,因为当初正是通过婚姻关系才达成了政治联盟。

这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大剧,充分展现了孝庄太皇太后的英明睿智和果敢决断,她的智慧和谋略成为了稳定朝局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凸显了玄烨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和果断决策能力。

吴三桂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大惊失色。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位少年皇帝竟然如此果敢决然,手段凌厉。这让吴三桂的军队士气大挫,人心惶惶。而玄叶则趁机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最终将吴三桂击败。这场平叛之战持续了整整八年,孝庄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朝臣们对孝庄赞不绝口,称她为“宫中尧舜”。然而,岁月无情,公元1687年,孝庄病情突然恶化,生命垂危。玄烨心急如焚,亲自侍奉汤药,日夜守护在孝庄身旁,不离不弃。他甚至向上苍祈祷,如果能够延长祖母的寿命,宁愿牺牲自己的寿命。只可惜,玄烨的一片赤诚之心,并未能留住孝庄。几天后,75岁的孝庄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玄烨悲痛欲绝,但仍然尊重了祖母的遗愿,没有将她与皇太极合葬,而是选择将她独自安葬在昭西陵。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

上一章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