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母赴黄泉子孝泣,哭染悲风乡亲泪(2/2)

点击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http://www.doupo7.com全新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大门前又扎一个\"彩门\",三门高悬,挂着彩丝,花环,花圈,还是五彩呈瑞,意味仙逝者功德,两边对联寓意深刻,刻化亡灵之故事,追思死者之平生。虽然不是高贵达人,却是乡村之典范。

在走进一步,便是\"祭祖文\",文章一开始就追求牛母的生活历程,牛母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兵荒马乱,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为和家兴。相夫教子,质朴诚恳,教子有方,是千百万劳苦大众中较特殊的一员。

解放战争中,她从来愿意将自己的存储捐给党,捐给了人民,在那个年代,她认定了党,\"审视\"了祖国的一片前途和光明。用她的话,可以这样写:

现在,我终于看到了光明,认识了党,他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他有坚强领导,无畏的战士,他们消除剥削,造福人民,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这是劳苦大众的选择,是工农阶级的主心骨,所以我愿永远相信,只有党是我们中国人的希望,也是我一生的追求…她,是中国最普通的一位女性,虽然出身旧社会的豪门富户,但是,她却思想先进,品德高尚,她愿意下嫁平民家庭,她教育她的儿子,要诚恳,善良,并积极进取…

她从多方面开拓子女的思想,始终把大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解放前,他们家养着一百多只羊,但是,她响应党的号召,第一位将羊\"入社\",后来“羊款\"下来,她又愿意将\"款\"拨给其他\"欠社\"的兄弟,因此兄弟,妯娌都非常敬重这位无私的大嫂。

她身体高大结实,膀大腰圆,在合作社里,她总是积极劳动,从不偷懒,她虽然是小脚,却能背能扛,能种能收,她一早晨能够很轻松的打一道大埂,她一早晨能够很轻松的挖四分亩,她一早晨能够很轻松的拔两来回的麦子,她一早晨能够很轻松的挖一块子洋芋…

她热爱土地,热爱生活,因为她说:\"土地是养活人的第一要素。所以我们珍惜土地就要像珍惜我们的生命一样。热爱生活,首先我们要有热情,当然,人是生活的第一要素。我们经历了苦难的旧社会,那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削剥阶级没有把我们把人一样看待,穷人任凭他们宰割,而今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当然我们更愿意把人的平等提升到道德方向,我们才会感触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德层面,因此,她的内心是充实的,她的人生是多彩的,她的道德是高尚的。

今天,大家都站在她的灵前,话说着她的故事,用最活泼的文笔,难以叙述她的生平,因为她给予大家的太多太多,而她要求于大家的又太少太少…

\"包产到户\"后,大家总算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她总是不敢浪费一点点粮食,因为\"饿怕\"的她深知劳作之辛苦,粮食来之不易,她并且教育子孙以《悯农》为启迪,绝对将农业放在第一位,无论身在何处,都要深知:点点之辛苦,粒粒之勤劳…

当两个孙子考上大学的那个时刻,她激动不已,手里的活儿赶忙放下,双手鼓掌,

可是她的手开始颤抖,她的脚步已经不太灵活,但是,她总于怀揣一个热忱的心影响子孙,影响他人,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努力地做着自己思忖的事,她虽不伟大,却也不平凡。

呐唢响着,锣鼓响着,而\"阴阳\"的一卷卷经里正记载着对她的记述,可当棺材现身时,在“线\"的乡亲们一个个流泪了,嘴里喊着\"好人!\"

两个儿子一直在哭,哭着\"母亲给于他们这片土地上以善良″

两个孙子在一直沉默,因为奶奶给于他们以美好,让他们沿着她的道路走下去…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

上一章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