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刻,钱里正叫大家一起去吃饭了,县城里有官府施的粥棚,有免费的米粥喝,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去排队了。
小槐村比那些别的村来得早一些,大家都兴致勃勃地,期待着晚饭。
只是那个排在第一位的大汉拿到了一碗粥却嘴里喃喃自语,满是抱怨得道:
“怎么来县城了这米汤也是稀稀拉拉的。”
那个舀着粥瓢的官吏却满是不耐烦地催赶道:
“新来的吧,咱县城里预备粮也不多了,但有的吃就不错了,拿了就赶紧走。”
小槐村人听到这个官吏说的话,原本兴高采烈的众人脸都垮了下来。
他们这都是穷苦农民,也不是觉得这稀稀拉拉的粥不好,而是官吏口中说的预备粮也不多,听着就让人担心。
他们这些天的艰苦逃难就是为了能在县城里有口饭吃,但现在听说连饭都没了,那他们该怎么办?
大家心里都担忧着,原本兴高采烈的队伍气氛也一下沉了下来。
虽然这样,饭还是要吃的,粗米粥比野菜的滋味强多了。
盛家都领过了粥后就回到自己安顿的地方,盛卫氏拿出之前准备好的饭团子喝稀饭混在一起吃。
这样的好生活已经是小槐村里过得最好的人家了,隔壁徐家看到了又十分羡慕,没办法,人比人气死人呐!
盛卫氏嘴里一边说着,一边分发饭团子,
“到了县城就是没有柴火,还好准备了饭团子,凉的也能吃。”
她不动声色地给自己拿了一块之前发霉的饭团子,给其他家里三人都是拿的好的,要把这珍贵的粮食扔了,她可舍不得呢。
毕竟现在还不知道以后的情况怎么样,官府还说预备粮不够,更是弄得人心惶惶。
盛开巍吃的这顿饭也是食不滋味的,眉头紧锁。盛芊芊却心里想着,到时候去看看究竟什么情况,去多打听一些信息资源,不能像现在这样太过被动。
——————
一碗粥,吸溜几口就吃完了,盛开巍也坐不住,放下碗,对着众人道:
“我去里正家瞧瞧。”
盛芊芊也主动道:
“爹,我跟着你一起。”
刚走到钱里正家,就看见钱里正才从外面赶回来。
他知道盛开巍和盛芊芊过来是什么意思,叹了口气,颇为无奈地道:
“我知道你们是过来打听县城里预备粮的事,我刚刚也去向隔壁村打听了一下。”
“他们说有人从官府打听到县城里预备仓里预备粮不够,就这个情况,我觉得我们可能要去郡城去。”
“而且,郡城里预备粮肯定多,听说,还有许多大户人家建设的义仓。”
预备仓就是储藏赈济粮所设的粮仓,而义仓是民间组织的公益性的粮仓。
年岁好些的时候,有钱的就多出些粮,没钱的就少出些意思意思。
年岁不好的时候,有钱的从中借贷,没钱的就酌情考虑。
而平仓,就是在灾害来临时,为了避免米价过高而用来调节市场的。
钱里正嘴里还絮絮叨叨地小声说着:
“真是不敢相信这么大的县城粮食不够。”“今年这些逃难的村子明明也不多,和以前那几次严重的逃荒相比,这都差远了,那个时候都没必要去郡城呢!”
“而且之前就官府有旧例去平仓借粮,怎么这次都没听别人说起过?”
盛开巍与盛芊芊两人回家的路上还看到许多人家往钱里正家去问情况的。
他俩刚到家就看到徐父有事过来了。
平民百姓面对官府的决定无能为力,只能上认识的人打听获得情报,以此来安心。
盛芊芊还是不放心,她不想做一只待宰的羔羊,她拉着裴晏清,和自家爹娘说一声就出去了。
——————
盛芊芊和裴晏清走在路上,看着棚户区的人群,也确定了钱里正说的今年逃难的村子不多。
之前严重的逃荒,棚户都住得人满为患,却都没有要闹得去郡城的地步!
她又和裴晏清一起去了刚刚施粥的地方,裴晏清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之前那次严重的逃难,那些官吏都不会顾及百姓,直接光明正大的直接把粗米粥舀上一半来带回家吃。”
毕竟,救民先救官,当官的吃饱了这才好就平头百姓,虽然这施粥的官吏只是官府里最小的一个小吏,但自古以来吏与民从来是不一样。
“但这次那些官吏们对于这些粗米粥好像看不上?”
盛芊芊也一脸沉思,道:
“你是说,这县城的预备粮它……”
裴晏清立刻捂住盛芊芊的嘴,摇了摇头,示意她不要说。
一个官吏看着两人站在那里看着粥,直接呵斥道:
“别挡在这里,一边去!”裴晏清一边陪笑点头哈腰着,一边拉着盛芊芊,疾步离开。
他们看到这种异样的情形,又准备再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别的信息。
——————
盛芊芊和裴晏清一起在路上遇到人就去请问,却一个人都不愿去理会他们。
都是些穷苦人家,哪里有空去搭理一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
还不如自己多留一分钟时间休息,还能省些力气休息。
盛芊芊突然想到他们刚来时的那个把她差点摔一跤的坑,没准儿有机会从此突破。
她与裴晏清一起在这个坑一旁的阴凉处等待着。
没成想,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婆就在那个坑上差点摔了一跤,裴晏清眼疾手快上前扶了一把。
那个老太婆被这个意外吓得都快晕倒了,拍了拍胸,连忙对裴晏清由衷的感谢道:
“小伙子,谢谢你啊,多亏你了!”
她们这种上了年纪的老太婆最怕的就是出门摔跤,骨折不说,还有可能直接中风、偏瘫甚至脑出血,就这么没了。
裴晏清笑着把这位老太婆带到阴凉处坐下来,道: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