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臣子当效圣贤勇,前路漫漫誓守义(1/2)

点击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http://www.doupo7.com全新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回禀陛下,商贾之众,实乃芸芸,常言道'法不责众',微臣斗胆进言。"方岳贡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言辞间尽显谨慎。

然而,天子之怒,犹如雷霆乍惊,一句"混账!"脱口而出,其声威严,震得朝堂之上,空气都为之一凝。

此言一出,即便是这庄严之地,也仿佛被一股不羁的狂风掠过,带起了几分不寻常的气息。

方岳贡心中一凛,脊梁骨不由自主地升起一股寒意。

他未曾料到,平日里温文尔雅的朱家天子,竟会在此时此刻,展现出如此震撼人心的愤怒。

"臣...臣有罪。"方岳贡的话语中夹杂着几分慌乱,未尽之言,皆化作了深深的自责与惶恐。

朱由检的目光如炬,穿透了朝堂的每一个角落,他缓缓开口,语气中既有质问也有期待:"难道我大明广袤土地上的牢狱,皆已人满为患,无有容身之所了吗?"

言罢,他语气一转,字字铿锵,直击人心:"尔等身居高位,食君之禄,可曾扪心自问,所作所为,是否对得起这天下苍生,对得起那无数个在黑暗中期盼光明的黎明百姓?"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一片肃穆。朱由检的话语,不仅是对方岳贡一人的质问,更是对满朝文武的一次深刻警醒,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

晨光初破晓,皇城之内,一片庄严而静谧。朝堂之上,龙椅高悬,天子朱由检的声音,如同寒风中穿透云层的响箭,直抵人心最深处:“‘安居乐业’,本乃国之本,然税收之策,却独向农户加诸重压,此非仁政之道,实乃变相之剥削也。

反观江南之地,商贾云集,富甲一方,而朝廷之手,竟畏缩不前,未敢稍加其赋,何其谬也!”

言毕,满朝文武,面面相觑,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压抑。

他们深知,此刻的陛下,已非往昔温文尔雅之态,其言行举止间,透露出前所未有的决断与威严,令人心生敬畏,不敢妄言。

退朝之后,朱由检并未如常步入御书房,召见群臣共商国是。

他深知,此刻的朝堂,人心浮动,意见纷纭,强行召集,亦难有真知灼见,更恐激化矛盾,反而不利于大局。

于是,他选择了一种更为微妙而有力的方式——沉默与存在。

让这无形的压力,如同冬日里缓缓凝结的冰层,逐渐渗透至每位大臣的心田,让他们在这份静谧中,深刻体会到天子之威严,以及那隐藏在背后,对国家未来的深邃思考与坚定决心。

如此,朝堂之上虽无雷霆之怒,却自有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在悄然生长,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变革与重生。而这一切,皆源自于朱由检那看似不经意,实则深谋远虑的一举一动。

方岳贡历经此番波折,心中定是燃起了前所未有的决心之火,誓将此后每一件事都办得尽善尽美,无愧于陛下之托,亦不负自身之志。

此举,不仅彰显了他个人的坚韧与忠诚,更如同一股清流,激荡着朝堂之上诸多臣子的心湖,使之震颤,令他们纷纷自省,力求行事更加勤勉谨慎。

而橡胶之业,在朱由检的精心培育下,犹如春日里破土而出的嫩芽,迅速而茁壮地成长。

他所传授的技艺,仿佛解锁了自然界的另一重奥秘,使得那透明如水晶般的薄膜,得以从繁复的提炼过程中脱颖而出,熠熠生辉。

这薄膜,轻薄而坚韧,不仅为农耕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更仿佛为广袤的田野披上了一层科技的纱衣,预示着农业新时代的曙光。

其效,非但令作物生长之态愈发喜人,更奇迹般地提升了土地之产出,让每一粒种子都蕴含着丰收的希望。

此等壮举,犹如石破天惊,瞬间传遍了四海八荒,引起了举国上下的轰动与赞叹。

周皇后立于御花园中,望着那片因新技术而焕发勃勃生机的田地,眼中闪烁着温柔而欣慰的光芒,轻启朱唇,对朱由检柔声道:“陛下,您看那田间作物,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更兼产量倍增,实乃国家之福,百姓之幸也。”

她的言语间,满是对陛下英明决策的钦佩,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憧憬。

在那幽静深邃的宫廷一隅,周皇后以一己之力,悄然编织着变革的细网,其温婉中不失坚韧,于皇帝面前,渐渐铺展出不容小觑的力量基石。

“皇后之贤,犹如明珠照世,朕心甚慰,得卿如此,夫复何求。”

朱由检轻语,言语间满是赞许,却也透露出几分无奈,“然则,此等大事,若想破浪前行,非一朝一夕之功也。”

周皇后闻言,眸光微闪,智慧与温婉并存,她岂能不解帝王言外之意?于是,她轻启朱唇,温婉而坚定:“陛下之忧,臣妾已悉。此事关乎社稷,臣妾愿举荐家父,周奎大人,以助陛下分忧。”

朱由检闻言,心中微动,却也不免泛起一丝涟漪。

周奎之名,于他而言,是个复杂的存在——那是一位深谙世故、惜财如命的老人。

若将如此重任交托于他,只怕贪墨之风,难以遏制。然而,周皇后之言,又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他不得不重新思量。

或许,在这宫廷的深邃与复杂中,正需这样一位“俗世”之人,以其独特的方式,推动那看似不可撼动之轮,缓缓前行。

于是,朱由检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抹深意:“皇后之意,朕已明了。

周奎大人虽有其弊,却也不乏治世之能。

此事便依你所言,但需谨慎行事,勿使贪念污了清白。”

言罢,二人相视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对彼此的信任,也藏着对未来不确定的期许。

在这权力与情感的交织中,他们共同踏上了那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道路,只为那心中的理想国,缓缓前行。

朱由检轻启朱唇,终是应允了周皇后那温婉中透着智慧的提议,声音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决断:“此事,便全权交由国丈大人操持吧。”

周奎闻言,心中暗自思量一番,随即躬身领命,面容间难掩一丝振奋与责任感。他深知,这不仅是皇恩浩荡的体现,更是肩上沉甸甸的使命。

于是,一场关于良田寻觅与农耕技术革新的风潮,悄然在民间铺展开来。

周奎亲力亲为,精挑细选肥沃之地,同时,一项项旨在提升作物产量的新技术如同春雨般滋润着广袤的田野,激起了农人心中久违的希望之波。

不久,喜讯频传,田野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庄稼的穗头沉甸甸的,仿佛是大自然对辛勤耕耘者最直接的奖赏,产量之巨,前所未有。

然而,这份沉甸甸的收获,却似乎并未如预期般温暖到每一位耕者的心房。

佃户们依旧在既定的框架内辛勤劳作,他们望着那金黄满地的景象,眼中虽有光,却也难掩一丝无奈。

那增加的产量,大多成了地主与贵族案头的数字游戏,而真正落入他们手中的实惠,却寥寥无几,仿佛这一切的繁荣,与他们不过是隔岸观火。

此情此景,让人不禁深思:真正的富足与安康,何时能穿越那层层的壁垒,真正惠及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灵?

而在这变革的洪流中,谁又能成为那引领风向的舵手,让这丰收的果实,不再只是少数人的盛宴?

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虽是“四海无闲田”,一片生机勃勃之景,然农夫之命运却如风中残烛,饥寒交迫,乃至有饿殍之虞,此情此景,实乃世间一大讽刺。那些肥沃的土地之下,似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真正坐享其成的,乃是那些地主豪绅,他们的面容因富足而显得圆润,眼眸中闪烁着对财富无尽贪婪的光芒。

在这群地主之中,周奎之名尤为显眼,他亦是那些从土地与民脂民膏中汲取养分,滋养得肥头大耳的一员。

他的每一次笑容背后,都似乎隐藏着对农民苦难的无视与剥削的得意。

消息如同春风中无形的柳絮,悄无声息却又迅速地飘进了紫禁城的深宫之中,落入了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耳畔。

这位勤勉却略显无奈的君主,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涟漪。

他深知,若不及时拨乱反正,任由这贫富差距的鸿沟继续扩大,必将引发更为剧烈的动荡,乃至颠覆整个王朝的根基。

这,是一个横亘在历史长河中的难题,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试图改变,却往往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

而今,面对同样的困境,朱由检心中既有千钧重担,也有破釜沉舟的决心。

他明白,要在这片古老而又沉重的土地上刻下变革的印记,绝非易事,每一步都需小心翼翼,却又必须坚定不移。

于是,在夜深人静之时,朱由检独自立于御书房的窗前,凝视着外面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天地,心中暗自思量:如何才能在这历史的转折点上,找到那条通往公平与繁荣的道路,让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子民,都能共享阳光雨露,而非仅仅是少数人的盛宴?这,将是他接下来要面对的最大挑战,也是他对这片土地最深情的告白。

夜幕几度低垂,星辰见证了朱由检的辗转反侧,几番夜不能寐,他的心海翻腾着变革的巨浪。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