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机”被创造的初衷其实是——搭载人工智能。不同型号的“终端”自然也搭载了主要功能不同的智能程序。
例如“家务型终端”其中内置的程序主要从事家庭服务、家务劳动和照顾、接待,其工作内容需要内载程序具备灵活性高、交流性强等特点。型号缩写绝大部分都为“HT”。
“劳务型终端LT”,虽然同样是与服务相关,但需要智能程序拥有足够强的技术性、某一方面的专业性。
“人文型终端CT”,它们存在的主要目标就是进行“创作”,音乐、画作、雕塑甚至文学作品。这一类型总是莫名遭受仇珩的吐槽,按学者的话说:“且不论那些作品的质量如何,单论这种‘创造性’,就已经很接近具备自我意识了。”
“竟然拿这种特质去画画……简直是暴殄天物。”
“医疗型终端ET”顾名思义,它们在医疗领域发光发热。
其特质很符合“LT”的要求,但医疗领域需要其具备高度精确的操作技能和医学知识,并且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需要拥有等同甚至超越“HT”的灵活性及交流能力,所以自设计起便“自立门户”了。
细分之下,“终端机”的种类还有很多,不过绝大部分内置的智能程序都无法脱离“终端机”而存在,所以统称为“终端”。
显而易见,仇珩手中现在用的这一型号与“大繁荣时代”市面上常见的那些型号都有所不同——就机器本身而言,属于“军用型终端DAS”。此类终端不在民间流通,只应用于军事、科研领域,是集多种“民用型终端”优点于一身的综合体。
智能程序“一号”的前身就是“DAS”,但后来经过格洛丽亚、付天极和仇珩三人改进,使其产生了一些“微弱”的变化。
他们设法使内置的智能程序与“终端机”分离,程序装载于“第一温室”的数据库服务器中——这只是最小的改动。
不过对于“第一温室”数据库服务器内的那个“一号”而言,其它改动并不能充分发挥出作用——定语太长了,仇珩决定用“IDAS”简称它。“一号”其实是它作为第一台“IDAS”终端而拥有的编号。
“IDAS”并不归属于“第一温室”,但仇珩在故土二十年离开时,只是复制了一份它的源数据备份,也就是现在的一号,并带走了“IDAS”原本配套的终端机。
至于“IDAS”——它几乎已成为了服务器的一部分,支撑其运转。牵一发则动全身,他带不走。
而目前,一号看似被装载到“仓库”内,实际上它的程序本体并不存在于这里。
自故土五十年、“土壤”稳定性首次大幅度提高开始,更加适应“故土”的通讯设备及网络在逐渐回归众人视野,人类社会重新相互沟通起来——虽然目前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接触到它们。
此时,一号的最大优势才得以体现出来。
在信息世界——它无处不在。
因此,虽然故土三十七年他进入冷冻仓时并未带上“附生设备”,但它很自觉地通过一直随身携带的“DAS终端机”找到了自己——那台一直被仇珩当成备忘录的机器突然传出机械音,坐在一旁的暨景凑巧听到,发出了“见鬼”的声音。
这一部分工作是由天极主导、洛瑞从旁辅助,耗费十余年才达成的。
也是一份礼物。
那两个家伙当时是怎么说的来着?
哦,我想起来了——
“祝你未来的每个百年,不必再孤独。”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