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
见赵都安答应的爽快,徐贞观素白的脸庞上,灵动的眸中,也带上了期许。
“陛下,既如此,臣这便告辞。”
赵都安一副摩拳擦掌,恨不得为女帝赴汤蹈火的姿态。
双脚却没动弹。
徐贞观瞥了他一眼,打趣道:
“没听到对朕那位姑姑的处置,你甘心离开?”
赵都安憨厚一笑:
“臣只是不想陛下与大长公主伤了亲情。”
可笑夏江侯已下了大牢,半只脚踏上了秋斩刑场,云阳公主却半点未曾卷入泥潭。
徐贞观沉默了下,说道:
“马阎已审了夏江侯,针对你布置的局,乃是他一人所为,并非朕那位姑姑的手笔,不过归根溯源,的确是她撺掇夏江侯与你为敌。”
女人一旦懂得合理利用自身优势,杀人往往无需亲自动刀。
赵都安想起轿舆内,短暂与他对视的淡漠的双眸,心想这个女人不简单。
徐贞观忽而叹息道:
“其实长公主她……当初并不是这样的……不提也罢。”
听起来有故事啊……你倒是说呀,断章什么的最可恶了……赵都安好奇心爆炸。
但皇帝不说,身为臣子的再追问,就太不懂事了。默默在心中合计,之后查一查云阳的底细,赵都安正色道:
“陛下切莫为难,想来长公主经过此事,明白陛下心意,也不会再……”
所谓拿人手软。
女帝刚赐下重宝,云阳公主又偷鸡不成蚀把米,赵都安大度表示,不再追究。
徐贞观却摇了摇头,打断他道:
“朕已有决断,经此一事,让她反省下也好。云阳公主稍后会送入寂照庵,修身养性,也正好断了她与那些不三不四的人联系。
届时,她也没法再寻你麻烦。”
“寂照庵?神龙寺旁那座?”赵都安愣了下。
他知道这个地方。
乃是建造在佛门总坛,神龙寺附近的一座不大的尼姑庵。
庵中尽是闭门清修的女尼。
按惯例,若皇帝驾崩,无法继续留在皇宫里的嫔妃,便会被送入寂照庵。
也有一些皇家女子,若做了错事,便会被责令去庵中居住一阵。
短则数月,长则数年,乃至终生不许外出,与青灯古佛相伴。
女帝竟要把亲姑姑丢去尼姑庵里禁足……
嘶,这算不算“改造教育”?
唔,关键是断了其与诸多姘头的联系。恩,“强制戒色所”?
赵都安脑子里转着乱七八糟的念头。
觉得这个处罚倒也合理,毕竟是亲姑姑,总要留些情面。
徐贞观隔空一抓,掌心竟凭空出现一卷圣旨。
随手丢给赵都安道:
“圣旨已拟好,便由你带人去驸马府传旨吧。”
啊这……赵都安看了女帝一眼,隐隐明白了什么。
没有推拒,手捧圣旨应声,转身离开。
传旨有极严格的流程,受旨者在家中,须提早沐浴焚香……
不过女帝登基后,简化了流程。
赵都安手持盖好了二十四方红色大印的圣旨。
只要带一队太监,便可登门。
外臣本无法承担此任务,但他身为“皇家供奉”,且为“白马监使者”。
礼制上,可行宣读圣旨职责。
赵都安走向午门,隐隐有些期待。
“说起来,我还没见过这位大长公主的真容,不知她看到我当面骑脸,会是什么表情?”
这场闹剧,终于到了收官的时候。
“小婊砸,本官来了!”他急匆匆带人走出午门,并没注意到,远处另外一行人与他错开。
……
另外一边。
徐贞观等自己的忠犬离开,又独自在河畔吹了阵风。
待情绪恢复平稳,这才返回御书房,准备处理政务。
刚坐下没一会,便听有女官禀告:
“陛下,董太师长孙求见,说奉太师之命,来呈送名单。”
徐贞观美眸一亮:“唤进来。”
“是。”
俄顷,御书房外,一個身穿华贵衣袍,约莫二十五六,容貌平凡,气质中庸,神态略有些拘谨的青年行礼:
“学生董大,参见陛下!”
徐贞观端坐桌案后,一派帝王威仪,恩了声,浅笑道:
“无需多礼,太师命伱来传话?”
当朝太师长孙,曾经在“小雅姑娘”开设的“青莲小筑”与赵都安有过一面之缘,容貌普通,才气平平的董书生略显紧张地抬头。
显然并不适应这种场合。
先应了声,才从袖中取出一张折子,一板一眼道:
“回陛下,爷爷命我将学士名单送来,请陛下过目。”旁边侍候的女官上前,将折子转呈给女帝。
徐贞观翻开阅读,折上赫然是一个个名字。
也是女帝意图组建的,只忠诚于她的“新内阁”名单。
只是相比于老皇帝时期,权倾朝野的“内阁”,这个新“新内阁”极为稚嫩。
名单上的名字,大半都是有才学的年轻一代读书人,手握大权的寥寥无几。
然而谁都知道,一旦新内阁成立,且女帝能将皇位坐稳。
那十几年后,名单上这些人必将取代当今这些大臣,成为新贵。
“很好,太师还说什么?”女帝合上名单问道。
董大紧张道:
“爷爷只说交给陛下批示,哦,对了,还要学生与陛下带句话。”
“什么话?”
董大期期艾艾道:
“请陛下亲贤臣,远小人。
爷爷听闻近日那赵都安颇受圣眷,便斗胆劝谏陛下,那赵都安声名极差,虽有些能力,但也只是一酷吏罢了。
陛下可任用其办事,却切不可重用,更不可倚重,否则这等酷吏一旦结党,于陛下而言,隐患极大。”
徐贞观怔了下,有些意外道:
“太师也知道他?”
董大老实道:“爷爷虽早不插手朝局,但门生还算多,翰林院和国子监里,近日也都在声讨赵都安,爷爷便也有所耳闻,才……”
徐贞观无奈一笑,倒不意外了。
董太师德高望重,读了一辈子圣贤书,向来不喜德行有亏之人。
赵都安如今能力虽逐步为人所知,但除了极少数亲近之人,外人对他的印象仍旧极差。
主要的黑点,都局限于他人品之恶劣。
一个“酷吏”的名头,逐步扩散开。
董太师不了解真相,被流言误导,担心女帝倚重酷吏,故而才有此劝谏。
也是一片忠心。
徐贞观笑了笑,想替赵都安解释几句,但也明白,三两句话根本说不清。
捏着名单,又想起大理寺卿与新内阁的矛盾,以及赵都安刚接下的任务,心下一动: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