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宁端坐在洞府中盘膝打坐,将《玄天守山阵图》和《符篆经册》摆在面前研究。
阵图和符篆的形式差别太大,只好先研究阵法,发现其中大部分的内容也是在石头上刻下符纹,其中有些为聚灵之法,有些则是引雷之法。
书上对于聚灵法的花纹和所需朱砂的量,以及纹路的位置大小以及深浅,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是它需要画符的人非常精细,达到毫厘不差的地步,即使是元气的注入,也需要精确的量来计算。
按照这种练习方法方式,修士们即使制作阵法的手艺再高超,也不可能做出最完美的阵法,他们只能无限接近完美。
符篆也一样,修士们无法画出最完美的符篆,它只能无限接近完美。
在无限接近完美的过程中,他们将作品区分出上品,中品和下品。
但是这阵法和符篆为什么要这样画,为什么要如此精确,以及它为什么会聚灵,全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甘宁决定从最基本的炁开始琢磨,从炁的两种状态中寻求组合变化,什么与门,非门,与非门,与或门,逻辑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当他再看到阵法的雕刻花纹如何变化时,再结合炁的激活次序,再将自己研究的逻辑变化代入进来,头脑中顿时清晰了起来。
所谓的符文不过是阴阳激活的逻辑变化,也就是阴阳运算的底层逻辑,至于在阴阳之上识别的更高逻辑,它就不再涉及了。
聚灵纹路就是利用炁在阳的状态会吸引灵气的特性来运转,引雷纹路则是有二阳一阴可生雷的固定规则。
既然知道所以然了,甘宁就不被这复杂的纹路所限。知道内在逻辑之后,里面所有的符篆纹路也都被他看懂了。
“原来如此!二进制万岁!数学万岁!”
原来数学才是打通现实和玄学之间的不二法门,搞清楚二进制,再搞清楚十六进制,最后再搞清门逻辑,符篆和阵法就大功告成了。
他开始拿起羊毫笔在符纸上缓慢画下聚灵符纹,每一笔一画都不再靠感觉,而是靠精确的计算,笔尖的运转也算是有的放矢。
他画出的第一个符篆摆在面前,稍稍注入元气便有光华流转,这竟然是一张中品的聚灵符。
甘宁一鼓作气,连续画出了五六张,并且找出并修改了书中纹路不合理的地方。
这两本《玄天守山阵图》和《符篆经册》本来就是从别处拓印而来,经过复制拓印之后自然便失去了精确。他拿着在砚台上调好的朱砂,沿着山路向太岁山的各个阵点走去。
在一处大石前用手拂去那些脱落的朱砂符纹,然后提起笔沾上朱砂,将灵气灌注在笔尖上,在石头上重新修复画下了聚灵纹路。
整个太岁山总共有二十三个聚灵阵石,和三十六面引雷阵旗,他画了不足十分之一便感觉体力空虚,元气耗尽,只好等明天来画。
正当他端着砚台准备上山时,道人黄朗突然在山脚下出现,脸上显得很是疲惫。
他远远地朝着甘宁拱了拱手说道:“甘宁师侄,请恕我无能为力了。”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