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玄素的一本《谏东都之行不可取》震惊朝野,言辞之犀利,比之贞观四年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谏议大夫褚遂良这样评价张玄素:陛下礼重玄素,频年任使,擢授三品,翼赞皇储,自不可更对群臣,穷其门户,弃昔日之殊恩,成一朝之愧耻。
这一本惊世骇俗,震慑朝野,但陛下的态度却是模棱两可,留中不发了!这不由得让人们揣测,此事是不是由太子在幕后主导,目的自然遏制魏王向陛下谄媚。
而面对汹汹的舆论,东宫却是保持了沉默。这也让局面,陷入了僵持之势。
张玄素府,长孙顺德坐在茶几前,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从张玄素手中接过茶盏。
此时张玄素脸上尽是陪笑之意,若是让熟识的人看到了,一定会大跌眼镜,甚至会怀疑他们自己的眼睛是不是出了问题。
但,这,的确就是现实。
对长孙顺德,他的确要用敬畏的态度。
当年被俘时,被长孙顺德整的太狠了;还有就是讨刘武周时,张玄素得了伤寒,还是长孙顺德寻得偏方救了他一命。
哪怕是张玄素的态度足够诚恳,但长孙顺德却依然义正辞严的说教。
“我告诉你,就算你是仆射,是中书令,你也没有种权力,知道吗?陛下和太子,就没有赋予我们这样的权力。”
“天子富有四海,巡幸一下自己的土地怎么了,又不是什么大事,为什么要做的如此难堪。”
“张玄素不是普通的谏官,是太子的老师,一言一行都代表东宫,如此轻言行事,置太子于何地?想过没有?”
张玄素被说的哑口无言,只是低头长叹。
“公爷,我错了!”
哼,可长孙顺德对这个态度并不满意,重重的把茶盏摔茶几上。
“胡作非为!”
.........黄昏,东宫-显德殿
长孙顺德向李承乾禀明,张玄素已经认识到了错误,他正在府中写请罪疏,并辞去东宫少詹事、右庶子之职。
陛下看过之后,必然会清楚,其中并无太子的授意,也会清楚殿下的无辜和难处。
是吗?
李承乾太了自己的老子了,陛下一旦起了疑心,那就不会轻易消弭。
但他不能在长孙顺德面前表现出来,只能好言谢过薛国公的仗义之举。
“父皇常说萧时文板荡识诚臣,今日见薛公如何仗义,方体其中之意啊!”
这世上最难办的事是人的事,最难还的也是人情,李承乾不喜欢欠人情,他更喜欢利益互换。
这些年,长孙顺德一直在坐冷板凳,也的确是坐的够久了,他可以帮着在东宫过渡一下,就不知道是不是委屈了长孙顺德。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