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一大早起来,正准备去九城统制衙门的贾琏,再次被薅到皇帝跟前。
“内阁那边收到朕的行文了,想必正在讨论预算制度,朕担心内阁用拖字诀,你再想个法子施压。”承辉帝心情不错,也想到了内阁肯定要反抗的。但他一时半会的没啥好法子,值此逆案余波未平之际,内阁诸位大臣拿集体辞职施压,皇帝也扛不住的。
“陛下,臣在想啊,怎么甄家还能好好的。”贾琏有点答非所问,情绪正好的承辉帝没计较,反倒耐心的解释:“朕去西山的时候,那位亲口说的,甄家不能动,至少现在不能动,否则他绝食。”
贾琏听了忍不住微微的歪嘴,尽管没见过太上皇,但已经能从一个失败者的嘴里说出的话看出这个人的好面子。
或者说,这是他最后的尊严了。如果甄家都护不住,他真是颜面无存了。还不如自寻了断,真的这样,承辉帝要在史书上留下骂名了。
亲爹了不起啊!
“内阁肯定不会轻易就范的,微臣接下来有两手准备。其一,现在的内阁只有五位阁臣,酌情增加两个人,勋贵一人,文官一人,增加两人为试行,看看效果再决定是否固定下来。其二,给官员加薪吧。现在的官员,薪水太低了。也不要加太多,加两成即可。”
承辉帝听了贾琏的话,先是面露喜色,随即一脸肉疼,他真不是小气。而是觉得吧,官员拿的够多了,但干活却很少。
贾琏随后又来一句:“这个加薪可不是随便加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与绩效挂钩的。这可是针对全体官员的类似考成法。”
承辉帝听着愣住了,贾琏却还在继续:“治国最最关键的就是吏治,再好的政策,最终执行也是要靠官员。陛下有励精图治之心,不妨先从整顿吏治开始。在考成法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增补,形成一个新的制度,先解决官员的懒政怠政之风。本朝科举做官,科举本身并不培养优秀的官员,只是在一个比较低的基础上筛选人才。赵普说半部论语知天下,我说放T娘的屁。”
如果换个皇帝,一定会喷贾琏大放厥词的,承辉帝却觉得深得我心。官老爷们又不给国家纳税,底层百姓能懂什么是论语?
人都是看眼前的,以后的事情,当下的人哪里顾的上。盯着眼前的利益,牢牢的抓在手里才是人的行为常态。
承辉帝不是文官忽悠下长大的皇帝,知道这个国家的出问题了。出了问题不可怕,解决就是了。可怕的是发现了问题无法解决或者不敢解决。
无论如何,贾琏出的主意效果还不错,都一一见效了。承辉帝现在有点路径依赖了。
“那就这样,三月先解决户部尚书的人选,朕先让一步,看他们还怎么拖延。”该说不说,承辉帝很擅长这一类斗争。
即便是大周朝,皇帝的权力法理上无限大,也无法做到为所欲为。皇帝也是人,不是神。治国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臣子们配合执行。
承辉帝深知不能逼的太紧,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嘛。有时候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