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印度舞蹈艺术(1/2)

点击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http://www.doupo7.com全新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印度舞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然而,它真正被人们所发现,是在印度必河堡南方40公里处的必希马比达卡废墟岩洞中的一组精美的年轻女性舞蹈壁画上。经过考证,这些壁画大约绘制于公元前200年左右。

印度舞蹈主要分为两大门类:传统的舞蹈和民间地方舞蹈,它们都具有独特的魅力。

第一类是庙堂宗教舞蹈,其中以婆罗多舞最为着名。这类舞蹈的主要任务是向神灵表达敬意和感激之情,因此它们通常起源于庙堂,并在庙堂中表演,旨在取悦天神,而并非供大众娱乐。

第二类则是民间地方舞蹈。这些舞蹈与宗教节庆、民间婚礼、丧葬仪式、丰收庆典以及各地山区的少数民族活动密切相关。相比之下,它们更为通俗易懂,更富有地方特色。每一种民间地方舞蹈都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文化传承和生活情感,反映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无论是欢快热烈的庆祝舞蹈,还是庄重肃穆的祭祀舞蹈,都展现出了印度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风貌。

舞蹈在印度艺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视为一种神圣的表达方式。其中,毁灭神湿婆更是通过自身精妙绝伦的舞蹈,展现出宇宙的节奏与韵律。舞蹈同样也是印度教和佛教的关键元素之一,而在众多印度舞蹈形式中,最为引人入胜、令人陶醉的当属手姿。

手姿之所以如此重要,不仅在于其姿态的美妙,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深远象征意义。这些手姿在宗教中逐渐演变成富含深意的手印。印度教的手印体系分为八大类系,而佛教则有五种基本手印。此外,婆罗多舞蹈中的单手手姿多达二十四种,双手手姿也有十三种之多。

印度舞蹈对于形体动作有着详尽且具体的规范,并赋予每个动作特定的意义,这种独特的诠释方式构成了印度式的高雅韵味。在印度舞蹈中,面部表情如头部、眼神、眼珠、眼睑、眉毛、鼻子、脸颊、嘴唇、下巴以及颈部的运用都有着精细的要求;肢体部位包括手部、胸部、肋骨、腹部、腰部、大腿、小腿和脚部的动作也都有明确的规定;就连姿势方面,如站姿、步行姿势、坐姿甚至睡姿等,都有着细致入微的标准。这些细节的规定超出了非印度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想象范围:

例如,舞者的眼神需要传达情感和故事,每一次眨眼、凝视或转动眼珠都可能具有特殊的意义。他们的面部表情要与舞蹈的主题和情绪相呼应,展现出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同时,手指的弯曲、伸展和交叉等动作可以象征着不同的神明、动物或自然元素。

再比如,肢体的运动必须精准而协调,手臂的挥舞、身体的扭转以及脚步的移动都需要与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完美契合。舞者通过控制呼吸来增强动作的流畅性和力量感,使得整个表演充满活力和感染力。

此外,印度舞蹈中的姿势也非常讲究,无论是站立、行走还是坐下,都要保持特定的体态和风度。舞者的身姿要挺拔优雅,步伐轻盈且稳定,坐姿端庄而自信。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传递出一种内在的美感和尊严。

总而言之,印度舞蹈以其对手姿、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姿势的严格规定,展现出了高度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这些精确的要求不仅体现了舞者对技艺的精湛掌握,更折射出印度文化对美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通过欣赏和学习印度舞蹈,我们能够领略到这个古老文明的博大精深之处。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印度舞蹈头部的动作竟然高达十二种之多!而眼光更是有三十六种不同的变化方式,眉毛也有七种独特的表现形式,鼻子则有六种,脸颊同样有六种,嘴唇亦有六种,下巴颏子也有七种,颈部动作更是达到了九种之多!而且,这些动作每一种都蕴含着特定且固定的意义。

由婆罗多仙人撰写的印度首部舞蹈艺术理论文集《舞论》(NatyaShatra),对古代印度舞蹈进行了全面、详细且系统化的总结归纳,对于后来的舞蹈以及戏剧理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根据《舞论》中的相关记载,舞蹈手势严格遵循着“世间法”和“戏剧法”这两项准则。其中,“世间法”的手势简单朴实、直观明了,主要通过模仿自然界的各种形态来展现,非常贴近现实生活;而“戏剧法”的手势则包含了大量充满情感的语言表达以及优美的舞蹈特色,极富趣味和意境,它其实是对日常生活的一种提炼、变形、夸张化和抽象化处理。这种独特的艺术加工手法,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舞蹈本身的内涵,同时也使得其原本就神圣庄严的宗教意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和传承。据说,其中单手手印又24种,双手手印又28种,单手印之间相互配合而产生的变体多达108种。

手印在舞蹈中不仅具有宗教意义,同时也兼具艺术美感和文学价值。印度的八大舞蹈派系都以《舞论》的审美观念为基础,各自发展出了丰富多样的手印系统。

其中,婆罗多舞较为完整地延续了《舞论》中的审美体系,并继承了梵剧中成熟而精确的程式化表演叙事传统。其表演内容既展现了舞蹈的神圣属性,又体现了人性中细腻的情感。

接下来让我们将目光转向《舞蹈家本生》这幅壁画。它位于夏鲁寺第一层前殿的转经道上,创作于14世纪上半叶。这幅壁画高米,宽米,呈现的是《佛本生》故事中《舞蹈家本生》的一个片段。

《舞蹈家本生》属于《释迦牟尼佛本生百传》中的一部分。根据相关记载:

释迦牟尼前世往生到一个舞蹈世家成为女子,她被称为众生吉祥女。吉祥女对诸佛充满虔诚,没有贪婪、嗔怒、痴迷或欲望的喜好。她从城市前往乡村,再从乡村走进王宫,在人们聚集之处翩翩起舞,以其优美的舞姿和悦耳动听的歌声而闻名于世。吉祥女从不卖弄自己的容貌,也不以妩媚为荣或者通过取悦大众来博取关注。相反,她常常怀着慈悲怜悯之心,帮助众生断掉贪欲之念。无论她走到哪里,都会用歌舞来现身说法,宣扬人生变幻无常,并倡导大乘佛法。上部和下部作品的核心人物毫无疑问都是吉祥女的歌舞场景,巧妙地展示了吉祥女在不同时间和场合下,如何利用令人心旷神怡的歌舞表演,引导众生向善并向往佛法。

我们甚至可以从佛像的印记中窥探到它与印度舞蹈之间的深厚渊源。

合十印通常代表着尊敬、感恩和祈祷。当舞者做出合十印时,他们可能表达对神明、导师或观众的敬意。这个动作也可以象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以及与宇宙能量的连接。合十印还可以表示和谐与统一,强调人与自然、身体与心灵的融合。在一些宗教仪式或冥想练习中,合十印被用作唤起内在的宁静和平静。它提醒人们放下杂念,专注于当下的美好,并与周围环境产生共鸣。总的来说,合十印在舞蹈中的运用可以传达出多重的意义和情感,给观众带来深刻的体验和思考。这样的表达方式使得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成为了一种传递精神信息和启发灵魂的媒介。

佛教中有许多常见的手势,其中合十印尤为特别,因其广泛应用于各类佛教活动之中而备受瞩目。

合十印本是源自印度文化中的一种日常礼节手势,人们通常会在生活中通过这种方式来传达感激与祝福之意。这个手势最早可追溯至印度古代典籍《梨俱吠陀》的记载。具体做法是将双手合十,并同时口念“Namaste”一词,以此向对方表达诚挚的敬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合十印逐渐融入宗教领域并趋于仪式化后,其所蕴含的意义也变得愈发庄重肃穆:

当合十的双手高举过头顶时,意味着对神灵怀有敬畏之心且无比虔诚;若将手掌举至额头前方,则代表着向年长者致以崇高敬意;而当手部位置处于胸前时,则表明是在向同辈施礼、问候。

不仅如此,在舞蹈表演中,合十印同样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那些充满仪式感的纯粹舞蹈段落里,舞者们会按照特定顺序运用此手印,先敬天、再敬师长,最后向观众致敬。

而在叙事性舞蹈中,合十印更是大放异彩。它与各种不同的姿态相互搭配,针对不同对象采用各异的方式,其所传递出的含义也随之产生微妙变化,或是祈祷,或是表达敬重、祝愿以及行礼等多重情感。

佛教将这一手势融入其中,无论是在日常生活的理解中,还是在宗教仪式活动里,亦或是在见面问候应酬之时,佛教信徒都会用合十印念叨着"阿弥陀佛",以此表达出友善与和平的态度。合十印在造像艺术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常常可见于供养者对佛像的景仰之情。

无畏印,不仅要应对外界的纷扰,更需直面来自内心深处的严峻考验。佛陀凭借其超凡的智慧,为虔诚的信徒驱散内心的恐惧阴霾,引领他们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地踏上正途。因此,佛便施展无畏印,寓意着守护、慈悲以及消除恐惧。

在犍陀罗的造像作品中,无畏印被用于展现说教的行为;而在中国的经典壁画里,当佛陀采用这种姿势时,则象征着一个攻击目标已被他成功征服。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