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的那天终于到来,胡家人为张楼轩细心打包行囊,就连考试期间的饮食也考虑周全。
张四娃更是别出心裁,制作了一种“即食面”,只需热水稍煮,加入特制调料,即便是烹饪新手也能轻松享用。
这创新之举不仅方便了张楼轩,也让张四娃的小吃摊在城关县声名鹊起,吸引了众多食客慕名而来。
天色未明,商队便已启程,胡家人匆匆整理行装,一路护送张老二与张楼轩至城门,目送他们乘坐的马车渐渐远去。
小幼娘依偎在母亲怀里,向着渐行渐远的商队挥手告别,稚嫩的声音穿透清晨的薄雾:“爹爹和哥哥要照顾好自己哦,幼娘和大家都会在这里等着你们平安归来!”
车队渐行渐远,直至成为天边一抹模糊的轮廓,忽然,一只手臂从车窗探出,朝着小幼娘的方向用力挥舞了两下,小幼娘一眼便认出了,那是哥哥的手,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
张老二与张楼轩离家后,胡家人起初颇感不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慢慢习惯了这种生活节奏。
小幼娘凭借其乖巧可爱的模样,很快便在巷弄间赢得了众人的喜爱,尤其是老一辈,每次相遇总不忘从口袋中掏出糖果或点心递给她。
这份宠爱也使得小幼娘成为了巷子里孩子们的中心,同龄的伙伴们常常为了能与她同坐而争执不休。
在张老二他们还未归来之际,小幼娘已然在文人巷中树立了自己的“孩子王”地位。
与此同时,张老二父子在胡斌的协助下,在府城顺利安顿下来。
胡家父子在青州府城多年的经营,让他们对这里的情况了如指掌,早已为张家预订了一处既经济又便利的住所,紧邻考场,虽然租金因地理位置优越而略高于市价,但张家对此并无异议。
这所小院虽然不大,却异常宁静,专为备考学子设计,平日里除了朗朗读书声,再无其他杂音,为张楼轩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复习环境。
张家父子在府城为功名奋斗,而小幼娘与张四娃则在镇上全心全意地经营着小吃摊。
这个摊位是张四娃用自己积攒了大半年的零花钱开设的,起初主打的是他在张家村小有名气的“四娃卤味”。
决定摆摊之前,他还特意回到村里,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乡亲们,那份自豪与期待溢于言表。
村里的人们对张老二一家心存感激,尤其是张四娃的手艺,那卤味让人一尝难忘。
春节一过,张四娃不再村里做卤味,大伙儿正馋着呢,自然都乐意去光顾他的小吃摊。张四娃的小摊刚开张,就迎来了一批忠实顾客。
手艺虽好,但他毕竟年轻,一个人照看摊位实在忙不过来。
小幼娘常拉上萧廷帮忙,徐莉云一有空也去支援小儿子。
小幼娘长得好看,嘴又甜,见人就亲热地喊“爷爷、奶奶”,遇到同龄人就笑眯眯地叫“哥哥、姐姐”。
就算是对卤味不感冒的,也被她的热情所打动,愿意买些试试。
卤味的确美味,慢慢地,回头客络绎不绝,虽说不上发财,但成本很快回来了。
后来,张四娃为大哥考试发明的即食面,一开始并不吃香,毕竟这面条看起来平平无奇,价格却比白面还贵,节俭的乡亲们哪能轻易接受?
关键时刻,小幼娘再次助了张四娃一臂之力。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