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记者这个行业诞生,报纸这个东西面世,再往后,人们忽然发现就算是一件在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只要上了报纸,就一定小不了,而就算是一件影响很多人的大事只要没人报道,那就只会更早的被人遗忘,甚至除了当时影响到的那个小圈子之外,在这个世界上就连一个水瓢都打不起来。
杨彦昌之前答应了莉莉会让她得到独家新闻用来为报社做贡献,但是,莉莉显然并不想这么做,“适当的放出一些信息,适时的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对你才是最好的选择!”不过,大家也不要把这个小女人想的太过简单,在此之后,她还说了一句话,“要是在引起足够的轰动之后,人们忽然发现我们的报纸中记载了更多别人所未有的材料,这样岂不是更能扩大我们的影响力?”
就这段话却让杨彦昌羞愧欲死,如此简单的道理自己却是被一百多年前的“古董”同行来点醒,委实太过尴尬,某人不得不装模作样的安慰自己,天才原来就在我身边。
俗话说,打铁要趁热,出名要趁早,就连鸟儿都知道早起才有虫儿吃!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时机总是个关键。
宣传这件事最好的时机是什么?不用说,自然就是事情刚刚发生之后,尽可能早的宣传出去!须知,新闻,新闻,只有最新发生,且让人们在之前闻所未闻的事情才能称之为“新闻”。
如果说在三个小时之前,在斯塔克公司驻扎的记者大部分都是莉莉过去在纽约新闻业所认识的同行的话,那么三个小时之后,宴会已经举行了一半的时候,之前的那波记者占据的人数却已经不足总量的四分之一了。
得益于杨彦昌当时为公司选址时挑选的繁华路段,也得益于资本主义制度下各个公司,报社,或者政府机构在纽约城建立的四通八达的电报络,更得益于托尼·斯塔克对各大报社老板的私人邀请,和莉莉·布什在轰动之后广发英雄帖,总之,也不知有多少已经下班的无冕之王被自己的老板从酒吧,从家里,从所有可以找到他们的地方给扔到了这个刚刚引起轰动的地方!据说,甚至有几家找不到员工的报社完全是印刷工人和老板亲自操刀上阵,如此情况,大家比的就是一个速度!
杨彦昌坐在斯塔克公司一楼的临时招待处,双手撑着下巴,着面前这一群眼睛放光的记者和围绕着房间一直延伸到门外的客人们,在感叹没有手机时代同行们对有价值新闻的超速度追求的同时,也不得不感慨无论哪个人们的八卦之心总是恒定永存。
“我们和杨彦昌先生的独立电气实验室已经达成合作意向,用不了多久,斯塔克公司设计生产的电车就能够走向纽约的大街小巷,为此,我们已经决定成立一家新的子公司,斯塔克&杨公共交通电车公司,相信大家以后的市内出行一定会很方便。”
托尼站直身子,挺起胸膛完全一副成功人士的派头,他的这个形象对于这些正在奋笔疾书记者朋友们来说绝对很熟悉,因为在过去的两年间,这位先生总是这样的自信而有力量!
没有人知道,这个时候的斯塔克先生才算真正的努力工作。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